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挡不住的“沔阳”风情——在“沔街”开街之际

(2012-03-20 10:34:37)
标签:

文化

马佑普

湖北仙桃

沔阳三蒸

沔街

美食街

旅游

挡不住的“沔阳”风情——在“沔街”开街之际

中国仙桃网(仙桃日报) 3月18日,仙桃新地标--沔街,盛妆出镜。
  
  它年轻--从开工到开业仅用了一年时间。
  
  它不失厚重--短短3000米,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从这里起步,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项目已初具雏形。
  
  漫步沔街,步移景换。
  
  品读沔街,回味悠长。
  
     吃美食,触摸“沔阳风情”
 挡不住的“沔阳”风情——在“沔街”开街之际 挡不住的“沔阳”风情——在“沔街”开街之际

  站在刘口高架桥北端向西望去,一栋栋风格古朴,装修别致的建筑映入眼帘。

“除了各大菜系,我们更推出了仙桃特色美味。”刘口村村支书朱腊章一脸自豪地说。
  
  美食一条街将挖掘以著名的“沔阳三蒸”、沔城莲藕、沙湖盐蛋、红庙萝卜、毛嘴卤鸡、郑场豆豉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仙桃传统饮食文化。
  
  仙桃素有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原沔阳一带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
  
  被誉为荆楚美食一绝的“沔阳三蒸”,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清淡咸宜,制作简便而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此外,风味美食应有尽有,如“沔阳三腊”--腊肉、腊鱼、腊鸡鸭;糯米烧梅、碱水面、鳝鱼米粉、锅盔、熏鱼、油礅子、鸡公饺、水浸包子。
  
赏佳作,体悟文化仙桃
  
  在沔街,“活着的文化”随处可见,那是仙桃的城市成长烙印。
  
  精美纤巧的雕花剪纸,生动明快的花鼓戏,妙趣横生的皮影戏……这些内涵丰富、绚丽多姿的文化遗产,用有别于文字的另一种形式记录着历史,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一幅幅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丽画卷。
  
  一张普通的红纸,一把小巧的刻刀,随着灵巧的双手左右转动,红色的纸屑悠扬飘落,顷刻间,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便出现在眼前。
  
  年逾花甲的剪纸艺人马佑普摊开刚完成的一幅剪纸作品,一旁的游客惊叹之余,纷纷拍手称赞。
  
  马佑普是奔着普及文化遗产这个“重要使命”来的。他早上7点不到就从乡下乘车赶到了沔街:“今天开街,人肯定不少,我借这个机会给孩子们普及下剪纸知识,说不定能收个徒弟。”
  
  沔街上专门设立了民俗民风区,集中展示雕花剪纸、贝雕、麦秆画等30余项文化艺术及民间工艺产品,以及近百项民俗民间文化。

      “感谢沔街,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仙桃的历史文化。”欣喜之余,民间艺人在呼吁:让这些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观美宅,品味幸福仙桃
  
  灰色的清水砖墙、精致的砖砌线脚、乌漆大门、铜制门环、石库门头、青砖小道……徜徉沔街,仿佛时光倒流。
  
  流连忘返的游客们也许无法想象沔街从前的模样。
  
  就在12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地处城郊结合部,居住环境差,村级负债重,村民多靠打零工……
  
  时光见证着变迁。2010年夏天,刘口作为仙桃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村之一,率先启动。
  
  当年10月,刘口村与湖北仙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投资2.5亿元展开城乡一体化建设。1.2万平方米的沔街、36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1000多套村民还建房、玉沙北路、玉沙南路等项目同步兴建,依次交付。伴随着城市南移的步伐,新的宜居宜业中心势不可挡,新城一号拔地而起。
  
  于是,村民们“搬”成了百万富翁,洗脚上楼还能享受村里的分红。
  
  于是,沔街首期9栋楼一建成,40多家知名餐饮企业纷纷递交“入驻申请书”。
  
  于是,今日沔街呈现在了我们眼前:精美的建筑、诱人的美食、隽永的文化,时尚与传统在这里完美交汇,踏步便是风景,放眼尽是高楼。
  
  当整洁气派的精品社区取代了低矮破旧的平房旧村,当便利多彩的城市生活替代了贫苦落后的泥土日子。“洗脚上楼”的人们定能品出别样滋味。
  
  这是仙桃人建设幸福仙桃的另一种表达。(记者陈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