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打锣腔

(2011-10-18 14:35:04)
标签:

阳新

东路花鼓戏

天沔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采茶戏

文化

分类: 风土人情

    [打锣腔]属打锣腔系的湖北地方剧种,先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分四路兴起.
    一是鄂东南路.其中以具有200年左右历史(以本志成书时间向前推算)的黄梅采茶戏为代表,以蕲春、黄梅、广济为中心,流传到安徽、江西部分地区和本省阳新富水(兴国同)以南及通山等地,并在流变过程中,于道光,威丰年间同阳新一带的花鼓戏相结合而产生了阳新采茶戏.
    二是鄂东北路.其中早期以具有约200年历史的东路花鼓戏为代表,以蕲水(今浠水)、黄安(今红安)、麻城、罗田为中心,流传到鄂城、大冶、咸宁等地;晚期以具有130余年历史的黄孝花鼓戏(今楚剧)为代表,以黄陂、孝感及武汉周围为中心,流传到省内黄冈、鄂城、大冶、汉阳、武昌、嘉鱼、咸宁及阳新富水以北地区与河南、安徽部分地区;还有云梦、安陆、应山等地的府河派一-应山花鼓戏,后与黄孝花鼓戏台流.
    三是鄂西北路.其中以具有170余年历史的襄阳花鼓戏为代表,以襄阳、枣阳、宜城、光化、谷城为中心,流传于襄阳、郧阳整个地区,并向北流传到河南,向西北流传到陕西部分地区.此路还有远安花鼓戏、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

    四是鄂中南路,即约于嘉庆、道光年间在沔阳、天门一带形成的沔阳花鼓戏(曾称天沔花鼓戏,今称荆州花鼓戏).流传于流传于仙桃、天门、潜江、荆州、荆门和宜昌、咸宁部分地区,并向南流传到湖南岳阳等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