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珍珠鸟》教学设计
郭家堡乡中心校南沟学校
前置预习卡:
21、珍珠鸟
四年级(
读与诵 |
1.本课共(
2.默读2遍,朗读3遍,读通、读顺课文。 3.试着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
生字 与 新词 |
1、比一比,再组词。 拨() 拔() 2、在括号时填上合适的量词,不能重复。 两()珍珠鸟 三()吊兰 |
相关 资料 |
1.了解珍珠鸟; 2.搜集珍珠鸟的图片。 |
理解 内容 |
课文填空。 1、它先是离我(),见我不去()它,便上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俯下头来(),再偏过脸()我的反应。 2、白天,它();傍晚,它就在()中,(),()滚圆的身子,()开那绿叶()进去。 |
挑战 难关 |
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 2.思考: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
质疑 问难 |
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1.
2.
|
教 学 设 计
课 |
21.珍珠鸟 |
课 |
第2课时 |
||
主备人 |
刘红梅 |
使用人 |
刘红梅 |
||
第一部分 |
|||||
学习目标 |
1、 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信赖,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2、 学会观察,学习描写,倾注情感,提高感悟和写作的能力 3、 唤醒关爱,联系生活,引发思考,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
||||
学习任务 |
1、任务一:品读词语,悟“喜爱之情” 2、2、任务二:咀嚼文本,品“鸟之信赖” |
||||
|
1、1、品味作品丰富温柔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语言; |
||||
第二部分 |
|||||
教
学
过
程
|
激 情 导 课 |
1、导入课题: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收集带有鸟的诗句,都准备好了吗?现在我想请大家来个背诗和唱歌游戏,背的诗句或唱的歌词里面必须有“鸟”出现,各种鸟都可以,如喜鹊啊,乌鸦啊,黄鹂啊,老鹰啊等等。想到的自己站起来,时间为两分钟,准备好了吗?开始!
领悟文章中展示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待生命的情感。 同学们认真读,用心想,一定能自己完成本课任务。 |
|||
民 主 导 学
|
任务一:品读词语,悟“喜爱之情”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珍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结合文中的描述来回答吗? 3、 任务呈现: 这只珍珠鸟不仅是你们的朋友,还是作家冯骥才的好朋友呢,不信,你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珍珠鸟是怎样从胆小到胆大,一步一步信赖“我”的呢? 自主学习: 1.默读,画出相关的词语,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指导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展示交流: 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1、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谁能用响亮的声音来为我们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1、有一天,出现了这样一幅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出示人鸟相亲图,配上轻音乐《摇篮曲》)在这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展示交流:
1、
这真是一幅至真至纯的画面。瞧,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你能给这幅画取一个动听的名字吗?简单地说说理由。
生齐读格言:信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
||||
检 测 导 结 |
目标检测:(1)、想想,信赖还会是什么?试着写一句。 信赖,(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 信赖,(能创造奇迹。)…… (2)、填写有关“鸟”的成语
鸟()花()
2.结果反馈:我觉得同学们学得都很投入,大家都是用心在读,学完有何收获? 3.反思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达到了预期效果。 |
||||
第三部分 |
|||||
板 书 设 计 |
|
学生“检测反馈卡”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21.珍珠鸟 |
授课时间 |
|
班级 |
|
学生姓名 |
|
总
|
|
一: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 忽然 竟然 居然 1、过不多久,()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2、这可爱的小家伙,()把我当成了它的朋友。 3、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落到我的肩上。 起初 渐渐地 随后 4、()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就在屋里飞来飞去。(),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二:课文填空。 1、它先是离我(),见我不去()它,便上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俯下头来(),再偏过脸()我的反应。 2、白天,它();傍晚,它就在()中,(),()滚圆的身子,()开那绿叶()进去。 3、看着这()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 1)“不由自主”可以换成(),“我不由自主”是因为()。 2)、“美好的境界”是指:()。 3)、珍珠鸟逐步信赖“我”是因为()。 4)、短文中反问句的意思是()。 5)、想想,信赖还会是什么?试着写一句。 信赖,(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 信赖,(能创造奇迹。)…… |
《珍珠鸟》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素质论纲》一书提出,课堂提问的心理功能主要有三:一是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问题、化解教学重点、难点。二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教师设计问题情景,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并维持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课堂提问价值和功能的关键所在。三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感知、注意、理解、推理等与学习有关的基本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有一定组织结构的系列提问可以向学生展示学习新知识的基本思路,为其独立学习提供范例。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要求呢?现在以《珍珠鸟》为例,从两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珍珠鸟》这篇课文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这篇文章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道理。
课文第四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珍珠鸟一步一步亲近我的过程。在教学这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表现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一些词,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时,我按照时间的顺序抓住三个关键词“起先……渐渐地……后来”让学生汇报雏鸟的活动情况。学生不难发现,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从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到后来落到我的小桌上,甚至挨近我,啄我的手指,胆子也随之越来越大了。我便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珍珠鸟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学生能感受到珍珠鸟越来越信赖我了。可是仅有这些感受还是肤浅的,我提示学生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这一段对作者的描述只有廖廖的几个字“见我不去伤害它”,我启发学生想像看着珍珠鸟活动时作者会有哪些反应呢?有的学生说作者会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有的学生说作者会爱抚地摸摸它的羽毛,还有的学生说作者会朝它微笑。于是我便不失时机地总结,正因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才使得珍珠鸟对我产生了信赖。
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语文课不但要引导学生读书上的语言文字,更要读懂文字背后深藏的意蕴。教学设计中对课堂提问要精心考虑,问题要提得巧而精、有质量,这样教师才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习。最终达到最佳课堂实效,打造活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