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4-12 11:22:03)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题研究

《珍珠鸟》教学设计

郭家堡乡中心校南沟学校  刘红梅

 

前置预习卡:

21、珍珠鸟

四年级(  )班   姓名:

读与诵

1.本课共(    )个小节(或自然段);

2.默读2遍,朗读3遍,读通、读顺课文。

3.试着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生字

新词

1、比一比,再组词。

    拨() 赖() 贰() 咂()

    拔() 懒() 腻() 砸()

 2、在括号时填上合适的量词,不能重复。

    两()珍珠鸟  一()干草  四()笼子

    三()吊兰    五()球儿  一()呼唤

相关

资料

1.了解珍珠鸟

2.搜集珍珠鸟的图片

理解

内容

课文填空。

  1、它先是离我(),见我不去()它,便上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俯下头来(),再偏过脸()我的反应。

  2、白天,它();傍晚,它就在()中,(),()滚圆的身子,()开那绿叶()进去。

挑战

难关

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

2.思考: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质疑

问难

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1.                                           

2.                                           

《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21.珍珠鸟

 

2课时

主备人

刘红梅

使用人

刘红梅

第一部分  核心设计

学习目标

1、 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信赖,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2、 学会观察,学习描写,倾注情感,提高感悟和写作的能力

3、 唤醒关爱,联系生活,引发思考,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习任务

1、任务一:品读词语,悟“喜爱之情”

2、2、任务二:咀嚼文本,品“鸟之信赖”

   3、任务三:融情入境,感“美好境界”

  教学重难点 

11、品味作品丰富温柔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语言;
  2、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并在描写中倾注喜爱之情的手法法。

第二部分  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收集带有鸟的诗句,都准备好了吗?现在我想请大家来个背诗和唱歌游戏,背的诗句或唱的歌词里面必须有“鸟”出现,各种鸟都可以,如喜鹊啊,乌鸦啊,黄鹂啊,老鹰啊等等。想到的自己站起来,时间为两分钟,准备好了吗?开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孟浩然)/)
  确实,我们的生活和鸟类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人和鸟之间还有很多美丽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著名作家冯骥才和一只珍珠鸟之间的故事。(齐读课题)
2、明确目标:

领悟文章中展示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预期效果:

同学们认真读,用心想,一定能自己完成本课任务。

 

 

 

 

 

 

 

 

 

 

 

 

 

 

 

 

 

 

 

 

 

 

 

 

 

任务一:品读词语,悟“喜爱之情”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珍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结合文中的描述来回答吗?
  2、珍珠鸟淘气、美丽、可爱、娇小还胆小,冯骥才可喜欢它了。在作者的眼里,珍珠鸟就像可爱的孩子。文中,他用了三个带“小”的词儿来写珍珠鸟。
    (出示:“小脑袋”、“小红嘴”、“小家伙”)
    (1)听老师读这三个词儿。(师读出“儿”化音)交流:什么感觉?
    (2)指导读词、品词。

3、      3、课文中还有四处地方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请大家读读。
    (出示)“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1)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2)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珍珠鸟,但是它很害羞,不敢跟大家见面,今              天谁用甜美的朗读把它唤出来?(指名读1——3自然段)
   (3)听了你的朗读,珍珠鸟迫不及待要跟你交朋友了。(出示画面:你好, 啊,我叫珍珠鸟,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二:任务二:咀嚼文本,品“鸟之信赖”

任务呈现:

这只珍珠鸟不仅是你们的朋友,还是作家冯骥才的好朋友呢,不信,你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珍珠鸟是怎样从胆小到胆大,一步一步信赖“我”的呢?

自主学习:

1.默读,画出相关的词语,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指导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自然段。

展示交流:

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1、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谁能用响亮的声音来为我们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出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听了你的朗读,我似乎看到了这只可爱的珍珠鸟。谢谢你!我们能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我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鸟笼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鸟笼里去,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很有见地!读书就是要这样,读出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
  再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我发现小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胆子就大了起来。/小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在哪儿都待不住)
  你们再看看每次都落在哪里?这些地方都很高,为什么?(在高一点的地方玩耍,如果主人来抓它,它可以及时逃走,高处比较安全,我看小珍珠鸟还是有点胆小。)
  2珍珠鸟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想象一下,一会儿它又去干什么了呢?
  (出示)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
  (1)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小家伙的神气、调皮。
  (2)瞧,这小家伙还会说话呢!——整天呆在笼子里真无聊,出去遛遛吧。这么高大的木盒子是什么呀?(落在柜顶上)哈哈,我都成了巨人了,可以创吉尼斯纪录了。哟,这么多书啊,看来这个主人挺有学问的,(站在了书架上)嘿嘿,看我多神气,再给我戴个博士帽就更帅了。咦,那是秋千吗?让我也来玩一玩,哈哈,真是太有趣了。这个主人真好说话,明天我还来玩。
   3、有趣吗?读读下面几段话,你也来当一回配音师,让珍珠鸟开口说话吧!
  出示想象话题: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在想:……(咦,主人整天在写什么呀,让我去看看。)
  出示想象话题: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它仿佛在说:……(主人啊,我玩了这么久,有点口渴了,我喝点你的茶,你应该不会生气吧!主人,你的茶真好喝,冰冰凉凉的。)
  出示想象话题: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仿佛在说:……(朋友,写文章类累了,休息一下吧,把笔给我,我来帮你写。)
  出示想象话题: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会想:……(好温暖,好舒服啊)
  出示想象话题: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它仿佛在说:……(主人,我们交个朋友吧,来,我握握手!)
   4、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想象。我们一起再把这有趣的画面读出来。师引读:起先……随后……渐渐地……先是……后来……
   5、在我无声的关爱和精心的呵护下,小家伙放心大胆地、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信赖我,甚至和我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引读第五自然段)白天——傍晚——
  任务三:融情入境,感“美好境界”
    任务呈现:

1、有一天,出现了这样一幅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出示人鸟相亲图,配上轻音乐《摇篮曲》)在这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2、是啊!小家伙睡熟了!你能小声告诉我吗?它把我的肩头当成了什么?(温暖的巢、妈妈的背、宝宝的摇篮……)
  3、小珍珠鸟玩累了,闹够了。它飞到作者的肩上,呀!这多像妈妈的摇篮,好舒服呀!摇啊摇,摇啊摇,小家伙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它梦见了什么?
    自主学习: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1、 这真是一幅至真至纯的画面。瞧,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你能给这幅画取一个动听的名字吗?简单地说说理由。
 (参考:温馨的境界、知心朋友、甜美的梦境、幸福的一家,温馨的一家,美好的境界,浓厚的友谊,和谐之家,甜美的梦,依赖,宽容,理解,朋友,友情,情,爱,梦!)
 2、同学们给这幅图起了这么多富有生活气息,又融入自己独特感受的名字,真是了不起!的确,此情此景感人至深,谁能用你的朗读赞美这美好的境界?(出示第六段)别忘了,这小家伙就在你的身上。(指名读)
  指导朗读:读了这样一幅图,小家伙可要被你惊醒了,吓飞了,应该怎么读呢?别忘了,小家伙就在你们的肩上睡呢,再读。
 3、好一幅人鸟相亲的美好画卷!好一片温馨和谐的美好境界!
    (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引读:看着这肩头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呼唤:……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呼唤:信赖,一定能……
 4、小结:
  1、“我”是一位作家,珍珠鸟原是一只怕人的鸟,因为“我”付出了爱,所以珍珠鸟信任我,在这一间简陋的书房里,我们共同创造了美好的境界!老师读了这篇文章,深有感触,写下了一点感受:(配轻音乐)
  信赖缘于一份关爱,一份呵护,也缘于彼此间的尊重和宽容。只要我们心中充满了爱,善待身边的每一种生灵,就会看见它们出自天性的自由和欢乐。也许有一天,我们漫步原野,会有飞倦的小鸟在我们肩头歇脚;会有美丽的蝴蝶在我们发上扇动翅膀;会有可爱的梅花鹿,从远方的小山上向我们欢快的奔来……让我们用宽广而细腻的胸襟去拥抱地球上那些可爱的生灵,让爱与我们相伴而行……
  2、同学们和我一样,一定对“信赖”又有了许多新的感受。谁来说说你对“信赖“的一点感觉、一点滋味?
  3、听到同学们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老师非常感动,这儿有三句话,老师想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生齐读格言:信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信赖,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
          信赖,给世界增添一抹温柔的色彩。
   (4)、总结:是啊,只要有信赖,我们相信不仅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我、他都能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境界

目标检测:(1)想想,信赖还会是什么?试着写一句。

      信赖,(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

      信赖,(能创造奇迹。)……

 2)填写有关“鸟”的成语

    鸟()花()   鸟()弓()   鸟()换()

2.结果反馈:我觉得同学们学得都很投入,大家都是用心在读,学完有何收获?
    (可以说内容上的,也可以说写法上的。)

3.反思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三部分  辅助设计


              信赖
       21 珍珠鸟————————我
            创造美好的境界

 

学生“检测反馈卡”

学科

语文

课题

21.珍珠鸟

授课时间

 

班级

 

学生姓名

 

总   

 

一: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

     忽然  竟然  居然

   1、过不多久,()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2、这可爱的小家伙,()把我当成了它的朋友。

   3、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落到我的肩上。

       起初  渐渐地  随后

   4、()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就在屋里飞来飞去。(),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二:课文填空。

   1、它先是离我(),见我不去()它,便上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俯下头来(),再偏过脸()我的反应。

   2、白天,它();傍晚,它就在()中,(),()滚圆的身子,()开那绿叶()进去。

   3、看着这()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

    1)“不由自主”可以换成(),“我不由自主”是因为()。

    2)、“美好的境界”是指:()。

    3)、珍珠鸟逐步信赖“我”是因为()。

    4)、短文中反问句的意思是()。

    5)、想想,信赖还会是什么?试着写一句。

      信赖,(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

      信赖,(能创造奇迹。)……

 

 

《珍珠鸟》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素质论纲》一书提出,课堂提问的心理功能主要有三:一是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问题、化解教学重点、难点。二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教师设计问题情景,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并维持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课堂提问价值和功能的关键所在。三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感知、注意、理解、推理等与学习有关的基本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有一定组织结构的系列提问可以向学生展示学习新知识的基本思路,为其独立学习提供范例。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要求呢?现在以《珍珠鸟》为例,从两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珍珠鸟》这篇课文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这篇文章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道理。

课文第四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珍珠鸟一步一步亲近我的过程。在教学这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表现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一些词,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时,我按照时间的顺序抓住三个关键词“起先……渐渐地……后来”让学生汇报雏鸟的活动情况。学生不难发现,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从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到后来落到我的小桌上,甚至挨近我,啄我的手指,胆子也随之越来越大了。我便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珍珠鸟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学生能感受到珍珠鸟越来越信赖我了。可是仅有这些感受还是肤浅的,我提示学生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这一段对作者的描述只有廖廖的几个字“见我不去伤害它”,我启发学生想像看着珍珠鸟活动时作者会有哪些反应呢?有的学生说作者会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有的学生说作者会爱抚地摸摸它的羽毛,还有的学生说作者会朝它微笑。于是我便不失时机地总结,正因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才使得珍珠鸟对我产生了信赖。

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语文课不但要引导学生读书上的语言文字,更要读懂文字背后深藏的意蕴。教学设计中对课堂提问要精心考虑,问题要提得巧而精、有质量,这样教师才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习。最终达到最佳课堂实效,打造活力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