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灵山圣水发云寺(许文明)
标签:
宿山法云寺灵山圣水发云寺许文明沂水县诸葛镇宿山沂水旅游 |
分类: 沂蒙山、沂蒙崮 |
灵山圣水发云寺
许文明 文 陈永杰 图
沂水县西北境内最出名的山是宿山。宿山左傍顺天河,右临暖阳河,一山傍两水。宿山北到沂山50里,南到沂水城也50里。顺天河源头在卞山顶上,当地有顺口溜说:“顺天河,河通天,河头离天一尺三。”而暖阳河发源在柳泉,不管多么寒冷,暖阳河水总是冻不严。
宿山从四边看,山形都象一个涨鼓鼓的乳房。先前,据说这山就叫奶子山,泰山老母东游,路经此地,发现这山与众不同,便驻足观望,嗬!这竟是一座不寻常的山。这奶子山没有奶,可是山前山后,山左山右,上上下下,无处不是泉,无处不流水。云蒸霞蔚,瑞气缭绕。王母于是在山前怀一处泉水边沐浴梳洗,然后安宿一晚。王母宿此山,从此奶子山就叫座宿山。

宿山远眺,形如乳房
宿山,山势并不高峻,也没多少深沟险壑,但是谷幽林密,遍山皆泉水。山前怀,有一条环山小道,叫十八转。这是横过宿山的必经之路。传说中的十八转,可不得了:十八转,十八转,一转四十八里,转转有泉水,转转有洞天,一转一个山大王,九个男,九个女。你想,这十八个男女交叉而居,还能没戏唱?于是,说大鼓书的到江南,一说起宿山十八转就是个把月。其实,十八转充其量由五六个山腿组成,转来转去总共才七八里路。可是,转转有泉水,转转有飞瀑这倒是事实。
宿山后是一个大山旺,大山旺里巨石嶙峋,巨石与巨石磕碰在一起,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石棚、石洞、石穴、石罅,泉水从这些洞里、缝里,不断往外冒着。若在夜深人静时,站在大旺的巨石上,你听到的简直就是无法诉说的丝竹仙乐。这个山旺,当地人叫后龙旺,后龙旺里没有龙,却住着数不清的狐狸。它们在这些石洞里栖身,冬暖夏凉,真是天府仙国。奇怪的是,宿山后龙旺的狐狸眼睛全是疤眼。若谁的眼长疖子或讽刺谁的眼光差,人们总用“你怎么象宿山疤眼家娘们一样”来比喻。
宿山,传说是东海之眼。当地人根据宿山东宝坪的鹅卵石说的。这东宝坪上的卵石五光十色,大的如拳头,小的像豆粒,比东海滩上的卵石还光滑。


宿山奇石
宿山西傍子,也有一块平地,叫二宝坪。坪中央有一口泉子,几块巨石蓬在一起,泉水汩汩冒出,顺坪边的石崖流下山去。冬天结冰,远远望去像一条银链悬在半山,特别壮观。
二宝坪西南角伸出一道仅数米宽的山梁,连着一座小山,当地人叫塔子山。平时,别处无风,这小山梁上则冷风嗖嗖,人们叫它风门口。风门口南面,就是宿舍和塔子山交界的大山旺。这片山旺,好比是一个蜂子窝,无处埠=不是孔,无处不是泉。水从石缝中喷出,从地下冒出,从成片的小孔中泛出,到处流水叮咚,溪流潺潺。水潭一个连一个,瀑布一层接一层。潭中游鱼成群,虾蹦蟹爬,四季水草丰茂,生机盎然。百泉之水汇集,成一清流,绕塔子山西行入了暖阳河。
宿山有个更神奇的现象,久旱欲雨,山前怀的发云泉必定冒出一团雾气,然后扩大、蒸腾,漫上山顶,笼往山头,两天之内,必定下雨,当地谚语:“宿山戴帽,天要胡闹。”于是,人们就在法云泉边建起一座佛道合一的寺庙,叫“发云寺”。发云寺四座大殿:正殿玉皇大帝,南殿观音菩萨,西殿泰山老母,东殿东海龙王。明清时代,发云寺香火鼎盛,拥有庙田千亩。庙前两个小村庄,一个叫山前官庄,一个叫魏家沟,就是寺庙的佃户庄。

宿山发云寺(法云寺)
庙大门右侧有一座单层宝塔,石头砌成,传说早年间,一个小和尚在庙前玩耍,见发云泉底有一石板,又圆又光滑,出于好奇,就掀开来看。刚一掀起,顿时一股水柱从石底裂缝中喷出,如龙口喷水。很快大水漫下山去,冲垮良田,淹没村庄,庙中老方丈见状,急将一口大铁锅盖在喷水洞口上,自己则坐在锅底上圆寂了。人们为了纪念老和尚,就在锅上面建起这座宝塔。解放后,大诸葛建学堂,就将庙堂拆掉,用其砖瓦盖了学校,就是没敢动那座宝塔。
到上世纪20年代,发云寺里共有五个和尚:旭禅、旭法师兄弟,还有他们的徒弟本慧和本来。另外,还从南方不知什么寺院请来一个武功师傅。说起他教武功,尽教些悬盆子旋碗、钻火圈、窜席筒、骑独脚驴之类的雕虫小技,充其量是些杂技表演而已。旭禅脾气急,又不屑这等“武功”,就把那武师赶走了。旭法老实巴交,只知练功,做法事,别的事不闻不问。旭禅则不是安分出家之人,后来,此地闹大刀会,他又当了大刀会的头目,称沂水西北排的主事,统管宿山四周几十个庄的会众。若有情况调动人马,就在宿山顶上吹起羊号角(当地人叫憋裂),1933年12月23日是小年,他从东乡的寺后村赶回宿山发云寺,不想被国民党一个营的兵力包围了寺庙,把他围困在东厢房里。旭禅自恃武功高强,打完匣子枪的子弹后,刚要借夜色往外冲,被从屋顶上扔下的手榴弹炸伤了脚后跟。国民党兵割下了他的头,挂在沂水城北门外悬首示众,三天后被大刀会偷走。旭禅死后,庙中余下的师徒三人各奔西东,旭法返俗,就在山前官庄给人家当了养老女婿,俗名叫刘建法。
发云寺里从此没了和尚,大殿里的神胎被荒草包围着,可是,宿山的泉水照样汩汩地冒,发云泉照样逢旱发云布雨。

发云寺宝塔

发云寺灵泉

宿山前怀中的发云寺
(据许文明著《烽火沂蒙》,团结出版社,2005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