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陵春秋故城与土鼓县城遗址(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

标签:
逄陵春秋故城土鼓县城遗址逢国、逄国365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 |
分类: 考古遗址 |
【逄陵春秋故城与土鼓县城遗址】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位于周村城区西南约19公里处,素有“淄博西大门”之称,是山东最早的建制镇之一。王村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山东历史文化名镇。境内现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蒲松龄书馆和万家古建筑。另存有逄陵古城遗址、土鼓故城遗址和武亚元古建筑群。
殷商时期,王村镇即为姜姓诸侯国“逄国”所在地,春秋至南北朝期间为“逄陵”邑(县)治所,为齐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逄陵春秋故城遗址与西汉时期的土鼓县城遗址均坐落于境内土鼓城。
关于逄陵故城,《淄博市志·文物名胜》(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记载:“逢陵故城,在周村区王村镇东南。传为战国时齐邑。”“宋《太平寰宇记》载:‘逢陵故城在(淄川)县西北四十里。《左传》云:齐大夫逢丑父与君易位,为晋师所获。晋人舍之,齐襄公获免。俗传此即丑父之城。’故城遗址未经钻探,形制与地层不详。”《读史方舆纪要》:“逢陵城,在(淄川)县西南四十里。刘宋置县,属济南郡。后魏因之。北齐省。”《济南市志(第一册)》(中华书局,1997年12月):“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建国号宋,济南郡仍属青州,辖6县”,逢陵第五。“北魏太和七年(483年),济南复为郡,治历城,时济南郡辖6县”,逢陵第五。
土鼓县废后,在故城周围相继建立了五个村庄,以居民姓氏别之,分别为张古、杨古、栾古、曹古、沈古,乡人统称为古城,或称“一溜五古城”,实则应是五鼓城,系由古土鼓县城遗址衍变而成五村落。清乾隆《淄川县志》有“沈家古城、杨家古城、曹家古城、张家古城、栾家崖”的记载,后栾家崖称栾古城。现在沈古城村西尚存侧门故址,石基石墙,木架青瓦。栾古城位于王村东南2公里。沈古城位于王村东南2.5公里。杨古城位于王村东南3公里,东临塔山,西靠铁路、公路。
关于逢国,逄振镐著《山东古国与姓氏》一书认为“逢即逄”,他说:“甲骨文、金文,逢作‘夆’。先秦文献‘夆’作‘逢’,大概秦汉以后逢或作‘逄’。逢国,《路史·国名纪一》载,逄,伯爵,炎帝后姜姓国,伯陵之后,商诸侯,封于齐地。”陈槃著《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逄,“《国语·周语下》作‘逄’;《路史·国名纪》甲、戊,又《后纪》四《炎帝戯》篇并同,亦音庞。《孟子·离娄下》‘逢蒙学射于弈’,《音义》作‘逄’。阮氏《校勘记》曰:‘案逢字从夆。……逢蒙,古书作蠭蒙,则其字不当从夆可知矣。’”“古器有《夆叔匜》,铭文寿字作法为山东诸国特殊作法。杨树达因谓夆亦东土所制器。案山东有逢国,逢山。齐有大夫逢丑父,盖逢国后裔之仕齐者。疑此逢叔亦逢国之后仕于东国者。若然,则逢古文作‘夆’。”《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逄’本作‘逢’。”
陈槃著《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有如下考证:徐氏《通鉴》曰:“按《穆传》曰:天子至于鈃山之隧,东升于三道之隥。命毛班、逢固先至于周。即此毛公班、逢公固也。……逢公,逢伯陵后。昭二十年《传》,有逢伯陵。杜注:逢伯,殷诸侯,姜姓。又按青州广固有逢城。”雷氏《义证》曰:“逢公姜姓。夏有逢门子,商有逢伯陵,即王季母太姜之国。《路史》谓在开封逢池,所谓逢忌之薮也。今《青州府志》为广固有逢城。据《左传》云:有逢伯陵因之。是商末迁于青,旋为蒲姑氏所据。周之逢国由太姜,当在逢池也。”如二氏说,是逢伯之后,至穆王时尚存。唯青州广固之逢城者,徐氏谓是逢伯初国;而雷氏则似谓本国于今河南开封县之逢泽,商末始迁于青州广固,旋为蒲姑氏所据。复次所谓逢泽者,……是则逢泽之“逢”,或以为形容词,或则以为动词;而其地则或曰在汉开封县东北,或曰今开封县南,或曰东南,或则曰在今睢阳县南。纷纭无定。今案形容、动词之说,盖并不然。开封东北与南并有逢泽,睢阳南亦有之,岂逢氏之居今河南,亦尝迁徙故耶?果尔则其初居在开封境?抑在睢阳之南?未可知也。
综合以上所述,可知早在唐虞之世,逢人就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建立起方国,大约在商末东迁于临淄一带,不久这一地域被蒲姑氏所据,逢人又东迁于蓬莱一带。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东南逢陵故城,青州王坟镇逄山,可能都是逢人东迁过程中所留的遗迹。
2013年6月1日
主要参考书目:
《淄博市志·文物名胜》,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
《济南市志(第一册)》,中华书局,1997年12月;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99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99年;
《山东古国与姓氏》,逄振镐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马世之著,大象出版社,1998年11月。
《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三订本)》,陈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陈槃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