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2012-09-14 21:58:50)
标签:

柴崮

小岘山

穆陵关

柴崮山

沂水县马站镇

分类: 沂蒙崮

【柴崮】

柴崮又名柴崮山、柴山,位于马站镇驻地西北7公里,东红(羊临)公路西侧,相传以柴姓曾居于此,得名柴山,俗称小岘山。柴崮海拔487.5米,顶平阔,大致呈三角形,面积约2平方公里。西边的山峰远望像一口倒扣的铁锅,当地村民称之为锅山。柴崮与锅山之间凹陷成一半圆孤,远远望去如马鞍形,所以清康熙县志也有“鞍山”之说。该山地处沂山东南麓,与沙沟镇对崮山一脉相承,属于沂山支脉之一,是马站河支流小岘河的发源地,石质系前震旦系片麻岩,崮顶四周崖壁岩石质地、形状与沂水县诸葛镇红石崮相同。柴崮四周陡峭,尤其是山顶端东侧悬崖壁立,险峻无比,它完全符合沂蒙崮“顶部平坦,悬崖陡峭险峻,大都由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页岩及片麻岩组成”的这一独特地貌特征,是一座典型的山崮,因此,李立刚《游柴崮穆陵怀古》一文中说:“我们称之为柴崮山当之无愧。再者,县内龙家圈镇柴山已有名份,也好以避讹传之嫌。”若是晴日,置身柴崮山顶,向北可依稀看到青州云门山,向南可隐约望见沂水文峰塔,向西清晰可观沂山玉皇顶,向东看则是一片逶迤起伏的群山峻崮。鸟瞰马站,全镇景色尽收眼底。

柴崮以“松奇石怪”著称,山腰野生荆棵、橡树、酸枣丛生,茅草、鲜苔遍地奇松多为马尾松,或耸立挺拔,或翠枝舒展,或侧枝斜出,或玉立岩中,或云集成片,或孤芳独处,每株松都美得奇,奇得绝,微风吹来,松涛阵阵。登上崮顶,不禁一声惊呼:偌大个崮顶,放眼一望,几乎全是近米高的马尾草!只有崮顶的东南角和西南角是部分栗子树等。崮顶南边有山石砌成的围墙,宽约1米,残高1-2米。崮的主体为年轻的火山岩,周边却为古老的花岗岩,奇石遍布,奥妙无穷。崮之石千姿百态,怪石琳琅,如同天设地造,大的如磐石,小的似鹅卵,有的像盘踞山顶的老鹰,有的像探海归来的神龟,有的岩砾相连似天桥,有的磐石间一道石缝如刀劈,有的片岩裸露光洁像飞瀑。在柴崮山东麓有一硕石,上面有一天然大型脚印,虽常年裸露在外,久经日晒风吹雨打,但惟妙惟肖,异常逼真,传说仙人在此踩了一脚,故人们称之为“仙人脚印”。西北山脊上的一组奇石,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为半圆形支柱,中似倒扣的帆船、莲花,又似凌空的老鹰。上部东西横亘一巨石,恰好侧撑在边沿上,支撑点极为狭窄,其险其巧其绝,远胜泰山极顶“拱北石”与沂山极顶“探海石”。更奇的是其象形,从东南侧看,是一条俯卧的鱼,从东北侧看,又成了一条仰卧的鱼。两鱼同体,一俯一卧,一阴一阳,合成“阴阳鱼”,深蕴太极之理,故名“太极石”。观瞻此石,游客无不惊叹自然造化的奥妙、玄奇。这次登崮,因路线、时间关系,绕至崮的北边时天气已暗,未能一睹“石鱼”的风采。

柴崮北为大岘山,上有著名的齐长城、穆陵关遗址,东南不远一坟丘状的小山为米山,再南为文昌山。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舆地》载:“大岘南麓为小岘山,县北九十八里,俗又名柴山,为小岘水发源之所。小岘南为文昌山,县北八十里,横陈关南,若屏障然。”

   柴崮俗称小岘山,这是与其北邻的大岘山相对而称的。“大岘之东出者为大弁山,县东北百二十五里,北界安邱。”大岘山上有穆陵关,关之南北为沂水、临朐分界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早期为西防鲁、晋诸国,后期南防楚国而修建的军事钜防,史称齐长城。《水经注》“大岘山”条(卷一)载:“县北偏东百五里,上有穆陵关;关之南北为沂朐分界处,齐宣王筑长城于此。”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舆地》载:“沂山东南麓为大岘山,县北偏东百五里,上有穆陵关,关之南北为沂、朐分界处。齐宣王筑长城于此,西起齐州(济州),东抵海,犹存遗址。关之东西险危无路,中有峻峡为南北通衢。刘裕伐南燕,至此曰:“天险也。”除祭天五坛,今尚有遗址,常将军庙亦在此。为大岘水发源之所。”齐长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城,这条游龙般的城墙全长600余公里,气势恢宏,苍凉凝重,缘岗恃险,跨谷惊鸿,雄视千古,万世流风。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长雅典壁垒早200余年,比秦长城早400余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据史料记载,穆陵关建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扼居大岘其中,几千年来一直是控制南北交通的咽喉,成为每次攻守双方激烈争夺的军事要塞。

柴崮平顶陡崖,是穆陵关附近的制高点,它以其险要的地形,过去成为崮下村民躲避土匪战乱的天然场所,也成为军事战略要地。崮顶上石墙、石井等遗迹至今仍清晰可见,抗战时期国民党海军陆战队曾抢占这里,抗击来犯之敌。19382月,日军板垣第五师团兵分两路南犯,西路敌人从青州侵至穆陵关时,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第五大队抢先占领穆陵关前的制高点柴崮,并在崮顶上安置大炮,给日军以重创。敌人以排炮、坦克、飞机轰击,占领穆陵关后即长驱南下,沂水城沦陷。

如今柴崮所处的沂水县马站镇地处三市(临沂、淄博、潍坊)五县(沂水、莒县、安丘、诸城、沂源)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依然优越,交通优势明显。柴崮以南有青兰高速(青岛—兰州)和泰薛省道泰安薛家岛)东西向平行经过;以东有红省道(东营红花埠)正在兴建的长深高速(长春深圳)南北向经过;筹建中的青临铁路临沂)贯穿镇境。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昭示着这里仍然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

陈永杰

2012915

考:旧《沂水县志》、李立刚《游柴崮穆陵怀古》等文。)

 

远眺(东北方向):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远眺(西南):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远眺(南面):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远眺(西面):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松: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石椅(东北山梁):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石蛤蟆(东北山梁):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石帽(东北山梁):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仙人脚掌(东北山梁):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漫山奇石(北边山梁):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望海石(锅山南侧):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西南山梁: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刀劈石(南面山腰):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仙人道(西南山梁):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石沙发(西南山梁):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莲花山(西南山腰):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东北角: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崮顶杂草: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飞燕草: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荆棵: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栗子树: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狗尾草: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茂盛的马尾草: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崮东的长深高速和东红公路: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远处长深高速隧道的左前方就是有名的穆陵关: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石砬村远眺: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东南不远处的米山: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崮顶南边的围墙遗迹: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崮顶西南角: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连接柴崮和锅山两山的鞍部: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锅山: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锅山顶部: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西面不远是响水河水库,这里是马站镇八里沟风景区的中心地带:
柴崮(沂水县马站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