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及上寺遗址(沂水县沂水镇)

标签:
雪山雪山景区上寺遗址沂水县沂水镇沂蒙山旅游旅游 |
分类: 沂蒙山、沂蒙崮 |
【雪山及上寺遗址】
雪山位于沂水县境东部、莒县县境西北部,为沂水、莒县两县界山。雪山主峰雪山海拔400余米,面积280公顷,系南北走向,西为马山,东为大山(曾名檀特山、大仙山,属莒县),雪山居中。《嘉靖莒州志》:“雪山,城西北七十里,介沂沭之间。”《道光沂水县志》:“又南为永福山,永福山西南为马山(县东北四里,山半隶莒境,与莒之雪山衔接)。马山西南为东皋山,山脉远自沂山,近自雪山,其别支为走马岭,逶迤南下,迭起迭伏,为沂莒分界。”《重修莒志》:“拉山,在县治西北六区,南为雪山,东为檀特山。”有些人对马山、雪山、檀特山(大山)诸山分辨不清,现在因雪山名气较大些,就笼统地称之为雪山。
雪山植被多为马尾松、刺槐、桃、杏等,丘陵起伏绵延,田野碧绿无垠,站在峰顶远眺,沂城新姿尽收眼底;雪山诸山由于常年风雨侵蚀,怪石林立,如鬼斧神工雕凿,千姿百态,令人称奇,自古就有“雪山七十二景”之说,《嘉靖莒州志》称“孤峰特起,涧水潺湲,亦胜景也”,又有“一山挑两县,十里不同天”之说。雪山西部已由沂水县开发为雪山彩虹谷景区。
雪山人文资源丰富。除“雪山七十二景”外,雪山还蕴含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雪山为汉代大学者刘舰设馆施教之处;相传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就是在雪山上与一位仙风道骨的石匠攀谈之际,两条石龙轰然腾空而去,因而为自己的著作悟得了《文心雕龙》这一诗味十足的书名;“明珠堪代日,奇骏欲追风”,相传羽扇纶巾、满腹经天纬地之才的智圣诸葛亮,也曾经登临雪山,依偎在天书石上梦读《孙子兵法》;又有民间传说,雪山曾是梁山好汉李逵杀虎之地。
在众多的传说故事中,我认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短篇小说巨匠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婴宁》。蒲松龄笔下的野狐所生、鬼母所养的狐女婴宁“嬉不知愁”、“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她美丽、纯真、憨直,善笑爱花,她的笑千姿百态、明媚艳丽、口角噙香;篇中的人鬼爱情故事更是纯真动人。雪山上有婴宁巅,巅上有婴宁石,附近曾流传着关于婴宁的传说,据说蒲松龄曾在沂水县城望族刘南宅教授私塾(一说应刘南宅之邀为其修撰家谱),闲暇之余曾到雪山游玩,好玩又好搜集民间故事的蒲松龄听到婴宁的故事后,将其加以整理成篇,编入《聊斋志异》,从而使得婴宁的故事得以广为流传。《婴宁》开头第一句就说:“王子服,莒之罗店人。”这罗店就是洛山东边的罗米庄,而王子服也确有其人,清代修转头山子庙时,王子服曾捐纹银10两,庙碑尚有记载。如今,婴宁的故事不断地被搬上荧屏,家喻户晓,作为故事原型的故里,莒北罗米庄也就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曾经三四次寻访婴宁巅,因无向导指引,至今不知哪处山头是婴宁巅,至于婴宁石,更是无缘得见,可能早就毁掉了吧。相传吕洞宾为觉醒世人,写了一些简单的诗,其中一首曰:“我有松风卖,世人买得无?三万两黄金,与尔一葫芦。”如今一个人轻轻地走在寂无一人、游人罕至的雪山山顶,迎着松风,俯瞰胜景,仰看白云,耳边回荡着一个个优美的故事和传说,思绪万千,真是曾经多少事,俱成云烟,唯青山不老,松柏苍然。
雪山上部原有寺庙称上寺,始建年代不详,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毁于一九四七年,仅存遗址和几块残碑。相传原有庙宇设施齐全,古树成荫,香火不断,每逢阴历四月初八庙会,香客云集,烟雾缭绕。沂水县为配合景区开发,曾在上寺遗址重修庙宇。因上寺距西北方向的景区大门山高路远,游人罕至,南面山脚又有障碍隔离,行人无法上山,寺庙有点残破。昔有谚云:泰山神多,莒州庙全。据志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雪山及周边地区有庙堂100多间,碑刻近百通;清末民初,莒县存庙360余座,庙宇之纷繁,可谓盛极一时。如今除上寺外,雪山南麓有下寺遗址,雪山东的檀特山顶有老母殿,香火不绝。
上寺远眺,以下为上寺遗址:
上寺西南不远处的残碑
雪山最高点,南为上寺遗址,西北为雪山景区。
雪山景区俯瞰
情人谷盟誓台
情人谷山路两边大小岩石上刻满了不同字体的“爱”字。
绣楼
丘比特之箭
地面嵌满999朵玫瑰的玫瑰长廊
高山滑草
彩虹谷
百木简
虽是21摄氏度的天气,这皑皑白雪可是真的。
景区以西的马山全貌
雪山东的馍馍山
雪山南麓的大酒店
雪山地形及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