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旧寨——杨家寨与振东王(蒙阴县旧寨乡)

标签:
可爱的旧寨杨家寨杨家寨简介杨家寨照片振东王蒙阴县旧寨乡旅游 |
分类: 古迹、景点、纪念地 |
【可爱的旧寨——杨家寨与振东王】
杨家寨是旧寨九寨之一,位于县城东35里的雨昙山上(王家庄子村前、大谢庄村后)。杨家寨所在山脉略呈东西走向,山峰连绵,西山头因曾有杨姓在此居住,故名杨家寨;东一大一小两山头形似少女嗔怒时咕嘟起的嘴巴,故名咕嘟嘴;东边山头因顶部平坦,故名楼顶。
杨家寨南北狭长,山上树木苍翠,山顶突出成崮,其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深沟大涧,真可谓天设的天险。山麓的西侧有一条蜿蜒小路可以爬上,东侧围墙坍塌的低矮处也可爬上。顶上有方圆 500米的平坦地势,可供人居住,崮顶中央仍有一处保存较好的院落,房屋两间,一间用来饲养牲畜,另一间落锁,估计村民用以盛放农具等物什,院墙完整。崮顶布满面积大小不一的房基遗址,房屋之间又间布三四米见方的正方体石堆,可能是炮台、瞭望台之类建筑。从建筑布局看,杨家寨功能集居住、防御于一体,依托山险,是一处天然的避难之所。整个崮顶除部分辟作耕地外,大多种植花椒树,杂有杏树、银杏树等。旧时曾建有庙宇,今已无存。杨家寨以东有双峰相依,称咕嘟嘴。大、小咕嘟嘴山顶上也均有房屋、炮台、瞭望所等建筑遗址,其建筑风格和杨家寨一致,大约属同期建筑,功用也相似。
今山顶杨家寨遗址最北端仍有清同治六年(1867年)所立的石碑一块,因用石材质较差,历经近一个半世纪风雨侵蚀,上半部残损处又似经灰砂涂抹,碑文大多不可识别,可辨认部分残文如下:“......民者,神之王也,而不知民之安危存亡,实神王......其间也。邑东四十里有杨家寨者,四面峭壁,耸立云端,双岗......寨......于前,左有高......,右有峰岭,此殆所谓天险......隅也。明朝末年,吾七世叔......庠生讳柱国及......修补山险,寇盗数来,皆有......大士庙一座,虽......补,功不可没,得......想而知矣,至今二百余年,......无闻......,尝凭吊古今,......盛而传矣,居无何,己末......赖以自固者甚多,吾......不忍坐视,谋之亲友,......家叔,甚盛......开基,族人......,靡不争先恐后,忻然乐......,继之族人......预谋......,自庚申越辛酉......来兹避难,虽维山险之......大士庙基......数次,率皆安然无恙,......可不勒诸贞......播扬其盛,敢不......为之......。同治六年四月......。”残文虽断断续续,可时间、地点、人物俱有,事情始末也可大体明白,说的是明末清初振东王王柱国率乡人抵御兵匪、保全家园的事。
蒙阴王氏家族为琅琊裔,明朝中期由诸城东武迁至蒙阴东关,距今已有500余年。王柱国是东蒙王氏六世祖,原名诰,改名柱国,字振东。其父锡命公,礼部儒官,灾年散财济众,全活无数。其祖父葵轩公,廷贡,任辽州知州,著有《辽置草》。
关于王振东的出生和幼年,蒙阴王氏谱牒中有这样的记叙:“天地之大,古今美影现于一门之内,夫是之谓自立也。古贤豪亦不少,概见而今复见于东蒙吾宗之振东王氏。夫王氏自我东武而徙东蒙者也,数传之后,子姓云兴,冠裳林立,黄甲朱绂,辉映齐鲁,所居阛阓,每至子夜风绕书声出林而达郊原,振东生于其时。”振东公年幼时倜傥不羁,其父锡命公使兼学武,时人议论,认为王氏家族书香门第为何使学武。锡命公认为“他日济乱保家,武未必无用处。”后果应言,时人深服其远见。
王振东,武庠生,青州道材官。谱牒中记载:他“躯干魁伟,智略英爽,技艺得异人传授,矢无虚发,所运军器重数十斤。尝以青州兵平武定寇,大破之于陶山;守杨家寨,众推为长,练勇积粟,纪律严明。”时至今日杨家寨周边村子仍流传着民谣:“杨家的寨,李家的兵,寨主就是王振东”。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黑龙寨在县东。其旁有杨家寨。又东南有筲箕寨,傅家寨,西南有搜虎寨、西北有青崖寨,北有五子寨、树枝寨,东北有匙尾寨、磨崮寨、太平顶寨、卢崮寨、大崮寨、板崮寨,皆昔时凭险拒守处。”可见,当时据寨守寨是保护族人和一方百姓的义举。
明朝崇祯己卯(1639年)春正月,兵匪四起,攻城陷地,烧杀掠夺,民不聊生。这时王柱国率乡人守御杨家寨,击败了兵匪,保全了乡人的生命,乡人对他及其族人感恩不尽。因其字振东,故尊其王姓为振东王。振东王至今在蒙阴乃至全国已成为王姓中较大的一支。
明清期间,时有战祸,百姓涂炭,王振东受族人和乡里拥戴,维护一方平安。曾解救县城,计退费邑入寇,全活族人乡里无数,屡建功劳。
晚年把寨务交付长子羲徵,羲徵骁勇有将略,未成年即随父领队御寇,出奇制胜,战守十余年,多建伟功。
杨家寨因此在九寨中出了名,振东王也成了蒙阴王姓中的标志和骄傲。
出身于“儒术起家,科第蝉联”名门望族的王振东,不只唯武治伍,也有相当的文化修养,只是又独好武而已,安定后勤奋读书,晚年隐居不出,登山临水,诗酒自娱,自号雨昙山农,即工礼乐,说诗书,耄耋寿终,著有诗集藏于家。
以下为杨家寨照片:
▲全貌(北面)。
▲全貌(东面)。
▲西北面悬崖。
▲西侧危岩。
▲西侧悬崖。
▲一线天。
▲以前登上山寨的西侧唯一小路。
▲西侧登寨处。
▲山寨中央仍在使用的一处院落。
▲房屋内部。
▲山顶风貌。
▲山寨建筑遗址。
▲保存比较完好的一段屋墙 。
▲南部的一处平坦岩石,不知曾经作何用途。
▲山顶北边的圆形碉楼遗址。
▲山顶最北端的石碑全貌。
▲石碑全貌。
▲石碑全貌。
▲石碑近貌。历经风雨,碑文已磨灭不清。
▲石碑残帽。
▲石碑正前方有两把面向村庄的石椅。
▲西面的云蒙湖(岸堤水库)。
▲东面围墙。
▲东面围墙。
▲东面的石篱笆墙。
▲杨家寨北面的山梁。
▲杨家寨与咕嘟嘴相连的山梁顶部有一眼神奇的水井。
▲咕嘟嘴远眺。
▲咕嘟嘴全貌。
以下为小咕嘟嘴照片:
▲西端登山处。
▲西边的山门柱卯孔。
▲山顶建筑遗址。
▲东边的山门柱卯孔。
以下为大咕嘟嘴照片:
▲西端登山处。
▲西边的圆形碉楼遗址。
▲山顶建筑遗址。
▲南面群山。
▲东面群山。
▲东北面的佛山远眺,山顶寺庙隐约可辨。
▲东边的圆形碉楼遗址。
▲正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杨家寨北面的村落。
▲昨两天刚下过雨,杨家寨北面的村民祭天后正在分割祭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