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沂水陈永杰
沂水陈永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97
  • 关注人气:2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2011-05-01 19:25:52)
标签:

艾山

艾山碧霞元君庙

二虎庙

观音阁

蒙阴县坦埠镇

艾山照片

旅游

分类: 古迹、景点、纪念地

【艾山碧霞元君庙】

艾山位于蒙阴县坦埠镇以西的故县村西邻,自坦埠镇去往中山寺风景区的路上行不多远,遇有一指示路标,自路标南行1200左右即到。

艾山不高,海拔仅369。位于山巅的碧霞元君庙原为宋代所建,距今千余年的历史。艾山自然人文景观荟萃,原庙宇、山门、院墙整体建筑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每逢庙会,信士满堂,香火旺盛,为远近闻名的道教文化圣地。“文革”时期遭到破坏,山门荡然无存。2007年秋,故县村民自愿捐资重建,修复东西山门。山门呈阁楼式建筑,红砖石结构,长、宽各五米,高八米,雄伟壮观,造型别致,具有古代山门之风韵。西面不远处是中山寺旅游风景区。

这天中午,独自一人自东面小路登山。东面山门雄伟壮观,山门上方八仙阁有题联:“艾山天姿呈独秀,碧霞祠韵冠群芳。”进入山门,登上八仙阁回首远望,整个坦埠镇、故县村、艾山前村一览无遗,右前方的云蒙湖(岸提水库)湖波荡漾,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闪闪,景色优美。山上阒无一人,自己慢慢的由东跺到西,发现山上的建筑布局依次为东山门、二虎庙、道士坟、民房遗址、碑林、观音阁、西山门。听见狗叫,自观音阁下门洞内出来一位老大爷。进入院内,老大爷热情的让了座,要下茶,急忙回答说“不渴”。院子面积不大,但房间、近年题刻不少,有观音阁、碧霞元君行祠、蚕姑庙和住房。庙门关闭,提出要看一看,老大爷连声说“可以”。一一推开门,里面塑像栩栩如生,色彩艳丽。拜了拜,拍了几张照片后退出。老大爷介绍说庙宇为近年故县村村民及远近善心人捐资重修,现免费供人参观,每逢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庙会,尤以三月三规模最大。逢庙会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为躲避土匪,以前山顶四周筑有围墙,围墙内建有房屋,周围派人放哨。平时老百姓下地干农活,逢有土匪来侵,立即扶老携幼,上山躲避。观音阁前一排石碑,其中有一立于清同治七年(1868)的旧石碑,上刻“重修碧霞元君旧碑志”几个大字,清辛酉科举人公道东撰文,现碑文湮灭不清,经仔细辨认,仅可看清“治乱兴废之迹皆是示后世而使不忘”、“(土匪)逢起齐鲁骚然”、“家君率族人即附近邻里避乱于”、“数载以前兵燹四警”等字,可知立此碑时艾山附近形势紧张。山顶中间平坦处有三棵古松,略呈三角形,中间的几座石砌圆形坟堆便是早年道士归真之后的埋葬之处,人们称之为“道士林(坟)”。向老大爷求三柱香拜拜诸位神仙,老大爷说每柱一元,我掏出一张10元票,老大爷一愣说找不开,我诚心的说甭找了,老大爷满脸歉意。上完香后告辞,老大爷一定要送出门口,嘱咐有空再来完。

 

【部分题刻】

《如梦令·碧霞元君诞辰》

——济宁方淦咏于丁亥孟夏

风和景丽山娇,云卷雾漫香绕,又逢四月八,善男信女祈祷,灵兮灵兮,碧霞元君微笑。

 

《碧霞元君行祠重修落成》

巍然庙貌承古韵,如生神像显慈颜。

岁时伏臘香火盛,暮鼓晨钟唱祥年。

 

《观音阁颂》

——丙戌重阳艾山古庙重修落成,势貌空前,乡翁公惟德题祝

梯空凌明,眸放小乾坤。

仙阁清辉锁,盛世雾吞。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艾山远眺。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路标。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八仙阁(东山门)。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八仙阁门洞。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小二虎庙。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大二虎庙。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二虎庙内的塑像。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道教圣地。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观音阁。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观音阁内观音塑像。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观音阁内的壁画。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碧霞元君像。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碧霞元君祠内的配像。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碧霞元君祠内的配像。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蚕姑庙。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蚕姑像。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古残碑。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古残碑。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碑林。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重修碧霞元君庙山门碑记。碑文为:

碧霞元君庙为宋代所建,距今千余年的历史。位于坦埠镇政府故县村的艾山之巅,自然人文景观荟萃,原庙宇、山门、院墙整体建筑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文化圣地。“文革”时期遭到破坏,山门荡然无存,自此,民众无不痛心,修复远望久矣。

今逢盛世,本村善人自愿组成义务保护修复小组,为此操劳,邻村善人君子为之感动,踊跃捐助,修复东西山门,工程于二零零七年七月十日开始,而东西山门相继告成,于二零零七年十月六日竣工。山门呈阁楼式建筑,红砖石结构,长五米,宽五米,高八米,其雄伟壮观,造型别致,具有古代山门之风韵。落成之日,远近欢呼,万众祝贺,终了众人夙愿,此举之功不容磨灭,故本其事为之记,以与此山并寿焉。

公元二零零七年岁次丁亥仲冬  吉立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古残碑。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墙碑。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题刻。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题刻。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题刻。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石壁题字。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石壁题字。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西山门。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西山门下的盘山路。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观音阁前一古松。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山顶民房。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三颗古松环抱的道士坟(林)。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故县村远眺。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故县村,位于坦埠镇驻地西 0.3公里,西依艾山,东靠坦埠河,南邻梓河。石(臼港)兖(州)省道从村中通过。因坐落在汉代城阳郡卢县城遗址处,故名故县。汉代卢县属当时的城阳郡(国),所以石兖省道经过坦埠镇驻地、故县村的一段路今名城阳路,西边有村名诸夏,村名也与城阳国有关:传说西汉时有位皇帝巡视城阳国路经此地,不禁被这儿的迷人景色所陶醉,连说“住下”,后来人们便以“住下”的谐音诸夏作为了村名。汉代卢县曾出土汉砖瓦、陶碎片、金大定钱等文物,发现了古墓群、古建筑群遗迹。卢县城遗址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村中向几位年长者打听古墓群、古建筑的情况,多表示不清楚,其中一位老大爷说如今搞村镇开发,老房子不多了。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艾山前村牌。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卫星定位坐标。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县级文物保护标志牌。
艾山碧霞元君庙(蒙阴县坦埠镇)
艾山在蒙阴县坦埠镇的位置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