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楼:由科目二考试想起《山海点灯人》及一些往事

(2022-05-18 07:13:53)

前两天刚顺利考完科目二。对于学开车这件事,纯粹是身边人说得多了,包括父母在内,后来想想,还是学个吧,有意思的是,疫情在老家训练的这段时间,竟不知不觉成了同一批学员里的班长,考完长吁一口气,得亏考过了,否则脸上真挂不住。

记得2018年某天,一位长辈突然问我有没有驾照,答曰没有,对方又问我会不会开车,答曰不会,那位长辈不依不饶地问我想不想学开车,如果想,就送我一辆闲置的奥迪A8,答曰不想学。

跟很多传奇的故事如出一辙,当你专心干一件事时,真的会发生很多神奇而梦幻的事。又譬如我在即将出版面世的《山海点灯人》一书里甚而单独有一章节即名为“传奇的标配”,讲述了有人赠送我3000万别墅的事。

这些看似浮夸而离谱的故事不提也罢,摘抄《山海点灯人》第二折 “王楼,你是一个干大事的人!”里的部分内容于此,因为比起城里或稍微大点的地方,在农村学车的条件难免艰苦,一大帮学员排队等一辆车,又如科目二考试里最后一项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我们平时训练连个坡都没有,唯其如此,每一次训练,我都倍加珍惜。想起书里的部分内容,是因为两者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正文如下:

跟很多人一样,我是在学校寄宿,早七点出宿舍,晚九点回宿舍,镇上的初中生活并没有旁人说的那般紧张,用安逸来形容也未尝不可。安逸的另一层意思是,我的成绩足以保证自己成为师生口耳相传的风云人物,那时候学校给我们编学号是按成绩排序,我是班里的1号,兼任了很多职务。

我原本打算去县城的实验初中读书,因为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县城实验初中的老师来发招生宣传单,希望我们踊跃报考实验初中。宣传单印得五颜六色,更吸引我的则是上面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美丽的建筑、可亲的老师、活泼的笑脸……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这些无不让我心向往之。好不容易捱到傍晚放学,我小心翼翼地把宣传单叠好塞进书包里,自行车蹬得飞快,莫名兴奋了一路。“我要去县城的实验初中读书!”我要第一时间把这个大胆的想法告诉父母。

村里的孩子总是这么可爱!四年级之前,我是在村里读的小学,教室是很简单的一排砖瓦房,我盼星星盼月亮都盼着快点读到五年级,因为五年级和六年级是在我们前面单独砌的一排,那两间教室的地面是水泥地,而我们的是砖头铺就的。砖是红砖,但用不了多久就被我们踩成了灰砖,所以学校会定期组织一次大扫除,有一项艰巨而有趣的任务便是铲砖头上的泥巴。后来的某天,班主任突然宣布说学校要跟镇上的中心小学合并,过完暑假直接去镇上报到。呵,这倒好,水泥地面没踩到,直接踩到了大理石。我被分配到了五(3)班,班主任是当年在村里教我们数学的杨建华老师。有一点倒更让人啼笑皆非,就是在村里小学读书的时候,每次开学领完新书,我们都会很严肃地探讨一个问题:课本上几年级几班怎么填?几年级好填,那几班呢?是不是上学期是三年级一班,下学期就升一格变成三年级二班?我们确实很认真地这么填了。

县城实验初中的教学质量肯定没得说,因为我至今都记得一位姓沈的女老师调到了县城的实验小学教书,原本是我们村、后来被分配到五(1)班的那个同学经常跟我提他们沈老师的事,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想来实验初中应该也差不到哪。望着宣传单上那一圈红白交加的橡胶跑道和实验室里琳琅满目的仪器,我暗自惊叹,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好的学校?我打小就喜欢做实验,譬如在课本上看见富兰克林用风筝接引雷电,我蓄谋已久地在一个夏日雷雨到来之际迎着飞沙走石的狂风去放风筝,还没放一会儿就被母亲逮了回来;草长莺飞的时节,我还喜欢在碧波荡漾的溪流里舀一盆蝌蚪回来养一段时间,放点石头和青苔,看看它们的尾巴到底有多神奇;到了秋天,家里那几棵柿子树真是硕果累累,我会摘几个半生不熟的塞米缸和糠里,比比谁熟得快;冬天也不闲着,找几个窄口玻璃瓶子装满水,搁在猪圈沿子上,幸灾乐祸地盼第二天起床时玻璃瓶子崩裂成两截……

父母认真考虑了我要去县城实验初中读书的想法,并最终由父亲很郑重地告诉我结果,结果是不同意。父亲用了一句老话:“是金子在哪都发光!”我清楚地记得这句话是因为父亲用了两次,一次是打消我去县城实验初中读书的念头,还有一次是打消我报考镇上初中重点班的念头。

当时我不懂,后来大了点,才渐渐体会父母的不易,原来去县城实验初中读书要多花不少钱,报考镇上初中重点班也要额外多交一笔费用。

那时的乡村普遍贫穷,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望天收,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地忙,也忙不到什么钱。记得小学每天放学回去,家里养的几只鸭子都早早地蹲在院子里,一听我开院门就前脚跟后脚地追着我,因为我总会去西房的蛇皮袋里舀一瓢稻喂它们。后来,它们大了,父母就把它们全卖了,一只都不留,鹅也是。说来可笑,农村的孩子都不知道鸭肉和鹅肉是什么味道。看着开摩托车的把它们塞进后座两旁的竹篓里远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还好,鸡不卖,因为鸡要生蛋,逢年过节宰一只或红烧或煲汤,有公鸡的话先宰公鸡,所以,鸡窝里基本上都是老母鸡。

提到老母鸡,我倒突然想起一件糗事。那时候每年开春,家里的一窝小鸡都是老母鸡痴痴呆呆地孵化的,有一次我看老母鸡领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鸡仔晃到草垛根觅食,草垛旁是块小池塘,我经常在那里摸鱼捉虾,或是自己的哪个动作惊到了这群小鸡仔,但见那只老母鸡扑腾着翅膀,鸡毛全都竖了起来,喉咙里咕咕直叫,冲上来就要跟我拼命。那架势吓得我撒腿就跑,一溜烟跑到堂屋关上门才算躲过一劫,透过门缝瞅了小半天,感觉没动静了才敢出去,我至今都记得那只护犊子的老母鸡长什么样。

父亲说得没错,是金子在哪都发光。我在镇上读了一个很普通的初中,连报考镇上初中的重点班都不再奢望。我们那一届共有6个班,其中有2个重点班,颇为讽刺的是,中考放榜后,全校的状元、榜眼、探花只有一位出自重点班,且不是状元,我占了其中一席。后来,我如愿以偿被县中的重点班录取,时隔三年,终于以另一种姿态步入县城一脉相承的学校,这真是件给父母长脸的事。

王楼:由科目二考试想起《山海点灯人》及一些往事

作者简介:王楼,南京山海经行影业创始人。1992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已出版图书《山海点灯人》、《伏羲女娲》、《逆风追风》、《大荒青衣》、《做最优秀的人民教师——徐悲鸿“关门弟子”恽宗瀛从教启示录》,参与编写《中学生轻阅读江苏名篇》等。山海英雄联盟书系业已立项创作。现兼任中华《诗词月刊》南京站站长、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高级顾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