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这条新闻,不禁后怕。
3月24日,我从南京乘坐高铁,三点一刻左右抵达县城的高铁站。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是,县城的防疫力度明显比南京大得多,此前做的核酸检测一点没派上用场,现场再做一遍,做完等之前报备的社区来接收,然后居家隔离,持续一周做核酸、测体温。难在先,易在后,这很好,医护工作者的勤恳让我心生敬意。
但是,高铁站里有一环让我大为恼火,当时还特地找负责人理论,听旁人喊那个负责人为“老王”,“老王”不仅一脸不屑,他的回答更是让我大跌眼镜,他说:“那你打电话举报啊!”我真打了县城卫健委的电话,打了两次,电话那头最后都提示没人接通!
让我大为恼火乃至后怕的事情是:抗原检测阴性后,按理,高铁站闭环接送车会把我们这一批次送至此前报备所在地,负责人说上一趟车刚走,让我们稍等一下,下一趟五点钟样子到。我觉得这也很合乎情理,毕竟是小县城,班次不可能像大城市那般频繁。到了五点一刻样子,我看又一大帮高铁到站的乘客涌过来,像我们此前登记检测走流程,望着人头攒动,我突然有种很不适的心理反应,遂上前问那位“老王”车到了没有,答曰到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让我们之前这一批先走,这不是增加交叉感染的机率吗?他轻描淡写地说等刚来的这一批一起。我问他为什么我们之前那一趟车没有等我们,他便开始装聋作哑,所以才有了后来让我打电话举报一事。高铁站扣押了所有乘客身份证,一晃又是小半天,看着医护人员开始脱防护服换班吃晚饭,我无言以对!
高铁站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称之为防疫大门并不为过,但我为何从老家县城的这一环看到了自欺欺人?哪怕只有一位乘客,走完流程后也该立刻马上送走才对,怎么感觉像在拉客凑人头?这不是平白无故地增加感染风险吗?这不是因小失大吗?待一将无能、累到三军之际,恐晚矣!
烟花三月,最美扬州。着此文,别无他意,诚心希望少点官僚形式主义,多点以人为本,这里毕竟是我的家乡!
作者简介:王楼,南京山海经行影业创始人。1992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已出版图书《山海点灯人》、《伏羲女娲》、《逆风追风》、《大荒青衣》、《做最优秀的人民教师——徐悲鸿“关门弟子”恽宗瀛从教启示录》,参与编写《中学生轻阅读江苏名篇》等。山海英雄联盟书系业已立项创作。现兼任中华《诗词月刊》南京站站长、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