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薄雾”的“薄”读bó还是báo

(2012-09-24 21:23: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海拾贝
[转贴]人教社《小学语文》月刊2007年8月刊登的一篇有关《观潮》中“薄雾”读音的文章。
“薄雾”的“薄”读还是báo
问:《观潮》(四上第1课)一课中“薄雾”的读音在教学中一直有争议,有的说应该读báowù,有的说应该读bó。请问:到底应当怎样读?
答:“薄”是一个“文白二读”字,《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薄”的读音有如下说明:
薄(一)báo(语)常单用,如“纸很薄”。(二)(文)多用于复音词。薄弱
稀薄 淡薄
尖嘴薄舌
?单薄
厚薄

“文”和“白”是两种不同的语体色彩,“文”指书面语色彩,“白”指口语色彩。“薄”báo
还是读是由语体色彩决定的,单用”或“用于复音词”对于辨别“薄”的语体色彩有一定参考作用,但不能作为主要依据,因为“单用的“薄”未必都是口语词,包含“薄”的“复音词”未必都是书面语词。
口语色彩与书面语色彩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具体到某个词语是什么语体色彩,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对“薄雾”读音的争议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助其他条件判断“薄雾”的语体色彩。
“薄雾”一词经常用于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言,从它所在的语言环境可以感受到它的书面语语体色彩,如:
沱江水穿城而过,吊脚楼旁苗家少女赤足临江,大山脚下薄雾缭绕。
她塑造的仕女,神情含蓄如轻云蔽月,形象妩媚若薄雾萦花。
只有深秋初冬时早间的薄雾,丝丝袅袅,在我眼前心中时时荡漾。
课文中的“薄雾”也是用在一段书面语色彩的文字中。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古今汉语的传承关系上观察“薄雾”的语体色彩。虽然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但是“薄雾”却很早就形成了一个双音词,唐代诗人元稹有“因风吹薄雾,向日误轻埃”的诗句(见《虫豸诗·浮尘子》);在宋代文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樯倾楫摧. 薄雾冥冥”的句子;李清照词《醉花阴》中的薄雾浓云愁永,瑞脑金兽更是大家熟知的名句。
综上所述,可以断定《观潮》中的“薄雾”具有书面语色彩,应当读作bów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