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门要常开,户要常闭”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自古以来,修建房子都是家里的大事,在房屋建筑方面的考究也比较多,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古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并通过俗语的方式流传下来。不过很多俗语虽然今天还能听到,但很多人并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门要常开,户要常闭”。
在现今人的理解中,门就是房间的门,户就是窗户,那现在都说开窗通风,没怎么听过开门通风,所以“门要常开,户要常闭”里面的门户肯定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意思。
其实稍微想多一点,大家就能感觉出来门和户应该是同一种东西,或者说两者关系非常紧密。比如我们现在还常提到“清理门户”、“门当户对”等等,明显这两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按照传统建筑学中的理论:户,半门曰户;门,闻也,从二户,象形。简单理解,就是一扇是户,两扇是门。在古代,一般是宅院的门用两扇,还有个别的大屋子,比如中堂可能会用两扇的,其他屋子一般都是一扇,所以绝大多数时候,宅院的门被称为“门”,屋子和后门的门被称为“户”。
大户人家一般都是住着大宅院,里面有很多院子、房间。门户越多,就代表家里的实力越雄厚。所以,才有“门当户对”这个成语。
而另一方面,门代表阳,户代表阴。人一般都在屋内,人和户就有了一定的阴阳中和;晚上的时候,院子是没人活动的,相当于阴,与门又形成了阴阳中和。无时无刻,古人都在进行着阴阳平衡的运用。
那为什么“门要常开,户要常闭”?我们一个一个来,先说门要常开。
大门是脸面
对于大户人家来说,“门庭若市”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情。只要大门常开,就表示家里面经常有人进进出出。不管是来做客,还是来巴结求办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家主人的社会地位高,人缘好,能力强。
消息更加灵通
从古至今,人际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大门常开,这样才能方便结交八方来客。结交的朋友多了,自然就消息比较灵通。信息差就是巨大的利益,比别人先知道一些消息,更能维护家族的发展。
如果消息闭塞,或者经常关着门,别说接收天南海北的消息了,村里面的活动估计都没有通知。如果真的有好事情,等你知道的时候,估计都已经结束了。
广纳财源
大门是家庭财气、福气等好运势的入口,只有经常打开大门,这样才能广纳八方财源。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家里面越来越富有。
迎接喜气
古代的时候,家里如果办喜事的话,早早就会把大门打开,这样可以让喜气、好运从大门进来。如果大门常开,也可以经常接收到喜气和好运,让家里变得越来越好。
当然了,“门要常开”并不是说大门就不能够关闭。比如,家里只有老人、小孩的时候,为了安全最好就关闭起来。还有就是晚上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偷窃的情况,也要把大门关闭上。
接着说说户要常闭。
会漏财
传统建筑学认为,大门进财后门漏财。如果后门经常打开的话,就会导致从大门进来的财气,直接从后门泄露。道理很简单,当大门和后门同时打开的时候,就像是“穿堂风”一样,这样就会让进门的财气,快速从后门被吹走。
避免遭贼
古代的房子不像现在的套房,房门开着也很安全,古代的房子一旦打开大门,就是对外敞开。如果房间门或者后门敞开的话,还没有人看守,就会给坏人有乘之机。小偷、强盗之类的溜进住宅,财产、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不吉利
按照传统的说法,办喜事的时候从大门进来,办丧事的时候则是从后门出去。如果后门经常打开的话,相当于暗示家里有人去世,是很不吉利的行为。
结语
古代讲究“藏风聚气”,大门常开可以广纳八方财气,后门常闭可以避免财气泄露。按照科学的说法,大门打开广结好友,保持采光和通风,生活更舒服。后门关闭,可以远离小偷和坏人。这句话也象征着:做人要走大门,走正道,少走后门,不走歪门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