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皮的小闹钟》课后反思 柳玉华

(2014-11-05 14:02:25)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题组活动

《调皮的小闹钟》

                                             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

西安交大二附小 柳玉华

 

http://s7/mw690/002bD8ATzy6Nn4WHIGy06&690柳玉华" TITLE="《调皮的小闹钟》课后反思 柳玉华" />

http://s2/mw690/002bD8ATzy6Nn4WYyit81&690柳玉华" TITLE="《调皮的小闹钟》课后反思 柳玉华" />

http://s8/mw690/002bD8ATzy6Nn56J8Ev87&690柳玉华" TITLE="《调皮的小闹钟》课后反思 柳玉华" />

课后反思:

    我上的这节《调皮的小闹钟》是人音版第二册第八单元的欣赏课。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课所有的一切音乐活动都围绕着如何“听”进行。本课教学我通过让学生充分聆听乐曲、感悟乐曲到用活动展示乐曲,进而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中学习欣赏音乐美,感受音乐美,表达音乐美,为音乐所吸引、所陶醉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欣赏方式采用了完整聆听——分解聆听——再完整聆听——再分解——最后再次完整聆听的过程。总体来说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具体说一说教学中自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几点:

1. 开始的导课是想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此我设计了律动,即训练了学生节奏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表现意识。

2. 为乐曲起名字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既有童真童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乐此不疲。

“配乐讲故事”在帮助学生了解乐曲创作背景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乐曲的印象,也在给学生渗透了“音乐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我设计了分解欣赏环节,通过模仿,设置问答,让学生对乐曲的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可以区分每段的不同,还也愿意用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学生对于这教学环节十分喜欢,教学效果也很显著。

 4. 还有一个设计就是给乐曲填词。这个设计是我创造性的填写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准的听懂音乐。所以,我在填写歌词时注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简单有趣易上口,学生一听就能记住。

5. 设计表演这个环节,是学生在感悟、领会乐曲意境之后,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对音乐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纷纷出谋献策,排练在紧张,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最后的完整亮相为本节课的学习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6. 在本节课结束语中,我启发学生要像小闹钟学习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人。进而实现了对学生行为意识的教育。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有一些问题出现:比如紧张造成课堂教学中语速变快的现像;本来展示一个既有视觉美又能体现音乐美的板书,但因美术功底较差,表现效果不如人意。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讲故事环节应该适当调整,确保学生欣赏音乐的完整性。

    最后,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我会继续努力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