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龙在天
龙在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7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化字是文化迷失的一种表现(简化字的优缺点)

(2013-02-28 17:29:15)
优点
简化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第一,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目,原来的繁体字平均笔画是16画,简化后平均笔画是10.3画;
第二,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
第三,降低了记忆难度。[1]

编辑本段缺点

1.部分简化字使用了“符号代替”,打乱了字族的严整性。如汉、权、鸡、仅、邓等字,“又”作为简化偏旁替换了本身完全不同的四个繁体字偏旁,同时既不能表音,也不能表意。
2.同音代替合并了一些汉字,例如干、乾、干,面、麺,只、只,有时会导致表意混乱。
3.文字在发展过程不断通过增加笔画、偏旁实现类化,增加表意的明确性,人为地简化汉字、复用古字是一种倒退的行为,必然导致表意混乱。汉字从小篆隶书再到今日通行文字发展的过程中,简化的书写形式,而笔画数却是趋于增加。因此汉字笔画简化不符合文字的一般发展规律。
4.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汉字简化之后,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书以简化字重印,亦往往会出现歧义,使读者误解。
5.严重阻碍了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使得与日本等周边国家使用的汉字进一步脱节,人为地造成了“书不同文”。从而削弱了汉字作为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6.汉字的发展并非只是简化。像“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写作“又”,可见繁化的过程亦一直在汉字中进行,并且在汉字发展中占了不少比重。这主要是为了辨义的实际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而成的,并非用政治力去强行改造。而自楷书大致定型至今,时间已接近两千年。把“简化”说成是汉字的主要发展途径,是粗疏和太“想当然”的。
7.很多媒体如报纸、网站等被迫同时设立繁体和简体两种不同的版本和/或相关的繁简转换工具,花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8.以形声方法创制出来的简体字,未必能兼顾方言和古音,使部分地区的人难以理解这些简化字。如“舰”字以“监”作声旁,兼顾古音系统和各地许多方言,简化字写作“舰”,以“见”作声旁,只依照了北方方言,切断了声旁与南方方言和古音的关系。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谐声系统时,简化汉字往往不可信。
9. 许多简化字违反了六书字形规则,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使得汉字变得混乱而没有系统规则,极大地降低了其科学系统性。[2]
关于简体字缺点的这段文字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应该被重新论证。在没有得到有关权威部门证实之前,不应该被发表。否则会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
“4、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
这段明显与历史事实“汉字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简化一直是主要倾向,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都有简体字”相悖。汉字自身的简化过程,恰恰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见证。
“5、严重阻碍了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使得与日本等周边国家使用的汉字进一步脱节,人为地造成……'。
自古以来,我们做为主权国家,发展自己国家文字是我们正当合法行为。周边国家吸收我国文字作为他们自己国家文字的补充。为何我们用了简化字就是“与日本等周边国家……脱节”?这种思想极像我们需要遵从周边国家的思想,对于国家主权发展非常不利。
“ 8.以形声方法创制出来的简体字,未必能兼顾方言和古音,使部分地区的人难以理解这些简化字”
其实每个地方的文字都不统一。事实上我们也无法创造出“能兼顾方言和古音”的文字或读音。这种文字和读音根本无法存在。最简单的“福”字与“寿”字,都有近100种写法,全国各地读音千方百种。那要能兼顾方言和古音”近100种变化体的“福”字与“寿”字,我们该怎么写?该怎么读?
关于简体字缺点的这段应该被重新论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