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铜山1:掠起面纱见真容

标签:
红色故事面纱真容 |
分类: 铜山村资料 |
浙江省永康市的东北部,四十四坑的尽头,坐落着一个色彩斑澜的山村——铜山。有人说铜山是绿色的,因为它的地表峰峦高耸,树木葱笼,山清水秀;有人说铜山是黄色的,因为它的地下藏有铜矿,远古时代轩辕黄帝采铜之地,吴越钱王巡视矿场之所,当今公认的永康五金之源;也有人说铜山是红色的,因为它是革命根据地,东邻黄弄坑,西接金竹降,南连方山口,在那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里,历经三个时期,坚持十一年红旗不倒。
第一个时期(1930.7-1934秋),铜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简称红三团)的根据地;第二个时期(1934秋-1936.7),铜山是浙西工农红军独立团(简称独立团)的根据地;第三个时期(1946-1949),铜山是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简称六支队)的根据地。铜山人民为革命武装传递信息、提供食宿、救治伤员,全力以赴支持革命斗争;更有一些村民投身革命、英勇斗争、流血牺牲,为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红三团、独立团、六支队英勇斗争的丰功伟绩,有许多均与铜山相关联,留下了这么多感人的事迹,给铜山这块土地抹上了一缕鲜亮的红色。不管时光如何流逝,这种红色记忆永远无法抹去。
由于各种原因,铜山根据地不及相邻的方山口、黄弄坑、金竹降来得出名,然而所谓革命根据地者,绝不是一个点,而必然是一个片。永缙边境的红色根据地范围不管如何演变,铜山始终包含在其中。笔者所编撰的这个《红色铜山》连载,就是让我们站在铜山之巅,回望过去革命斗争的岁月;就是让我们掠起神秘面纱,仔细领略红色铜山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