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院教育的意义

(2020-09-25 18:06:24)
标签:

书院教育

意义

分类: 永康崇德学校

书院教育的意义

1、促进理学发展、繁荣学术文化。南宋以来的著名的理学家,都与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南宋朱熹之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吕祖谦之与丽泽书院,陆九渊之与象山书院;明代的王守仁、湛若水、明末清初的黄宗羲讲学于浙江绍兴证人书院;戴震,段天裁讲学于山西寿阳书院。〗他们把书院作为自己的学术传播基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彼此之间展开频繁的学术交流,从而促进理学发展、繁荣学术文化。

2、促进了教育革新。书院的办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与官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继承了私人办学的优良传统,并吸取了其它文化形态(如佛教)的有效教育手段,从而促进了中国传统教育的革新。

3、促进了古代教育制度的完备。书院教育制度的出现,使得中国传统教育除了官学制度之外,又有了新形式,使求学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书院教育制度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官学的特征,又弥补了官学教育急功近利、常常流于形式的弊病,构成对官学教育的挑战,从而也促进了官学的发展。

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如果我们翻阅中国教育史的著作,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历代之中最有活力的教育都是书院类型的私学,而这些私学当发展到高峰的时候,往往因受到政府的认可和资助而转化成官学,而一旦成为官学之后,便往往失之了她的活力,最后趋于衰落,被其它新兴的私学取代其地位。这种现象唐君毅先生尝称之为「三部曲」:即私学由兴起?到转为官学?到最后衰落的三个阶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