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2019.12.26)
(2019-12-26 20:21:44)
标签: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
分类: 永康崇德学校 |
2019年12月26日,5组编号153号,崇德“日究竟” 【第133天】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选录62(摘录/学习思考:教育科研专题之83)】
前言:教育科研需要理论支撑。为了帮助本校老师更好地从事教育科研,特选录数十种国内外主要教育理论以供参考。此乃其62: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主张乡村教育,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
主要思想观点:
一、乡村教育的目的
乡村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组织乡村”,带领大家“齐心学好向上求进步”。
二、乡村教育的办学原则和方法
1、开放的教育观: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
2、教育宜延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
3、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
三、乡村教育的教学内容
乡学村学的工作主要包括甲乙两项,甲项工作为学校式教育工作,乙项为社会式教育工作。
四、乡村道德的基本规范
1.把私利的实现寓于公共利益的追求中,让农民在获得现实的经济、技术、安全方面的利益的同时,又因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合作而发生横向联系,产生公共观念。
2.将“尊重对方”的道德原则作为处理个人与团体、个人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新伦理。
3.在团体生活中,通过协商、合作的解决问题方式,培育公民意识,让大多数人成为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者。
4.公德的生成主要源于民众对团体生活中公共规则的自觉认同,而不是官僚体制的干预和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