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2:打造办学特色
(2018-05-31 18:47:27)
标签:
永康一中办学案例 |
分类: 永康一中走笔 |
案例32:打造办学特色
永康一中坐落在“五金之都”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之上,挟天时与地利,把“善学习善革新,重技艺重实业”的五金文化和“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永康精神内化为学校文化,形成了“继承五金文化传统,注重科技创新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
1.提出“根植永康,具有国际视野、人文修养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育人目标并付诸实践。设有专门的中层处室“创新教育办公室”,建立了创新教育实验中心,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
2.学校与中科院合作,在普通中学建立首家高规格的“中科院龙芯研究中心·永康一中创新教育基地”,学生可以体验通过28个步骤把黄沙做成芯片,充满着高科技的魅力。该基地被评为2016年度浙江省优秀创新实验室。
3.学校设立“金鼎讲坛”,邀请千名分布世界各地的知名校友组成科技创新讲师团。到目前止,已遴选数十位有重大建树的校友返回母校讲课,场场爆满。
4.学校开发了七十多门“科学与技术教育”的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了富有特色的“科技创新课程群”,实现了常态化的选课走班教学。
5.每个班都建有科技创新小组,每年都举办科技创新活动周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寒暑假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全面开花,兴趣小组活动蓬勃开展。参与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成绩迅速提高。
7.以课题研究引领科技创新教育。《“六地五室”:重点中学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新探索》课题被列为2017年度浙江省重点课课题。
8.承办浙江省第31届科技创新大赛。2017年4月21日至23日,浙江省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我校成功举行。
为了保障科技创新教育深入开展,我校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建立严密的组织管理。我校统筹各个职能部门,建立了科技创新教育的管理组织系统(如图所示)。
二是实施课堂渗透,开展研究性学习,把科技创新教育融入语数外等课程的教学之中。
三是开发选修课程,构建“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群”,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是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致力挖掘当地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资源,建设一支科技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
五是广泛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周、金鼎讲坛、科技社团、科技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教育实验以及各级赛事等活动(如图所示)。同时,还广泛开展宣教文艺活动。
六是通过努力,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七是建立涵盖“六地五室”的创新教育实验中心。
八是以课题研究引领科技创新教育,其中《“六地五室”:重点中学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新探索》的课题经被列为2017年度浙江省重点课课题。
九是通过家长会、短信、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配合与支持。
详细情况可参阅申报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评比材料《永康一中科技创新教育亮点纷呈》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