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案例21:新老教师拜师结对

(2018-05-31 13:18:04)
标签:

永康一中

办学案例

分类: 永康一中走笔

案例21:新老教师拜师结对

永康一中举行新老教师结对仪式

为尽快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2012912日下午,永康一中举行了新老教师结对仪式。9位近三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与9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仪式由黄明松副主任主持。

潘慧扬主任宣读了《永康一中新教师师徒结对细则》、《永康一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永康一中2012年新老教师结对名单。随后,9名新教师和9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并现场签定了《永康一中青蓝结对协议书》。黄明松副主任把职称评聘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讲解和说明。最后,副校长陈成楼做总结讲话,他指出,新教师可能某些方面经验尚不足,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虚心学习、积极反思,同时需要老教师们悉心指导、言传身教,学校的“青蓝工程”是此项工作的坚强后盾。据了解,“青蓝工程”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旨在通过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以达到帮助新教师熟悉、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是永康一中提升学校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共同进步,有利于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

——我校数学组举行80后青年老师座谈会

2013412下午,永康一中数学组80后青年老师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举行座谈会。会议围绕如何加快青年教师成长问题作了热烈探讨。

会议由数学学科组长吴文广老师主持,我校专家组成员李克勤前辈和80后的数学老师高雄略、俞珍珍、彭玲姣、李福莲、李雪英、徐晶晶、胡巧凤参加了会议,历时三个多钟头。

会议一开始,李老前辈根据前一阶段随堂听课情况,肯定了青年教师过去发展得较好,并希望青年教师在今后加快自身成长的步伐。随后各位青年教师就如何加快自身成长作了踊跃发言。

吴文广老师希望各位青年教认真学习,积极研究,不断完善,早日成为优秀教师,并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见解深刻、独具慧眼、学识渊博、循循善诱、因时施教、精益求精,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李老前辈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作了正面回应,指出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就如何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提出四点建议:虚心学习,倾心反思、精心备课、潜心研究。

我校举行新老教师结对仪式

当前我校正处于乘势而上二次出发之际,青年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为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步伐,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学校教科处于201392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了新老教师结对签约仪式。仪式由教科处主任潘慧扬老师主持,华康清校长、吴文广副校长以及结对的新老教师参加了此次仪式。

结对仪式上,教科处潘慧扬主任对新教师培养方案做了相关解读,并对结对的新老教师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指导教师能认真履行职责,从学生的管理、课堂教学的设计、教改实验的能力、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能力等方面全方位的帮助指导青年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共同评课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新老教师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师徒结对签字仪式。

随即,吴文广副校长讲话,他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拜师学习的意义。一是学做人,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二是学做事,从备课、课堂提问、课后训练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等四个方面完成教学任务。三是有理解,敢超越,一个优秀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要见解深刻、独具慧眼、精益求精、循循善诱、因时施教。

然后,华康清校长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了自己对师徒结对的看法。他提出三个观点,第一,对于师徒双方来说,师徒结对其实就是教学相长,徒弟从师父那里传承经验,师父也从徒弟那里感染青春的活力,彼此教学相长。第二,对于新教师来说,师徒结对的意义在于虚心好学,一个人在成为大师之前,最需要积累的是年轻时的积累,他勉励新教师要不断地从师父那里获取自己缺失的东西。第三,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师徒结对的意义在于用自己的经验哺育新人,为自己能在一中留个好名声而努力。

最后,潘慧扬主任勉励大家,在今后教育教学的日子里,努力工作力争一年起步——站稳一中的讲台,三年上路——胜任所任学科的教学,五年走出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力创佳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