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教学改革情况汇报(2013.10)
(2018-05-21 20:06:56)
标签:
永康一中课程改革 |
分类: 永康一中走笔 |
二次出发 扬帆启航
——永康一中近一年来教学改革情况汇报
近一年来,我们永康一中响应市委市府“二次出发,振兴永康教育”的号召,锐意改革勇于创新,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学校领导站在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教学管理
1、学校领导站在教学第一线。3位新提拔的副校长与所有竞聘上岗的中层干部上课节数不减,班主任照当不误。
2、学校领导带头听课。校长的听课节数居全市之首。五个校长轮流值日。深入课堂,走进班级,从早到晚检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并且都进行详细的记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成立教学指导专家组。聘请了12位省内知名教学专家组成专家组。一年来,专家组经常性地深入课堂听课,举行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改革。
2、评选首席教师。为了搞活激励机制,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我们制定了首席教师评选方案,并且成功地评选出首批吴文广、沈海燕、应化德、应静、郭明恩等五名首席教师。最近我们还进行了首席教师示范课活动,向全校教师展示了首席教师的教学风采;汇编示范课教案、录像,供全校教师研究学习。
3、开展青年教师系列教研活动。目前我们组织新教师参加“满月公开课”活动。此后还将开展“百日公开课”与“周岁公开课”等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考核,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下一步还将推出“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展魅力”教学展示活动,由优秀中青年教师、学校领导担纲,全校教师参与,力促教师专业成长。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引领。我们汇编《永康市第一中学教学管理制度》、《永康市第一中学教师考核方案》等。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教学跟踪考核,并且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5、加强教研活动。各学科组和备课组普遍加强了教研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正在对学生的作业、习题进行研究,拟解决作业布置太多的问题。
6、参观考察、合作办学,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的经验。我校多次组织领导与相关学科的骨干老师外出考察取经,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同时将本校以前积累的经验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今年9月份以来,我们先后分批组织教师到镇海中学、龙游中学、缙云中学、兰溪一中以及湖州、温州等地的先进学校参观考察。通过外出考察,了解课堂教学改革的动态,学到了兄弟学校的想法与做法,有效地促进了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此基础上,本校于2012年与镇海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现了双方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方位合作办学。
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尝试
我校华校长反复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教师演绎生命的大舞台,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我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在知识和能力的落实与养成上力求做到: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在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上力求做到:让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执着到很执着。为此,我们尝试了一些做法,取得实效:
(一)常规工作着重抓规范
1.完善教学规章制度
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依据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行为准则。为确保有效教学在我校的顺利实施,分管校长组织教务部门,重新整理完善教务处制订的《永康一中教学常规》,《集体备课程序》,《关于强化教学过程的几项要求》等十五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让每位教师人手一册,使每个教学环节有章可循,真正落实“精讲、善诱、激趣、拓思”的教学要求,努力形成“高一夯实基础,和谐发展;高二凸显优势,自我发展;高三超越目标,跨越发展”的教学管理特色。
2.加强学科组(备课组)的建设
学科组是“学科教研的基地、名师成长的摇篮、教学质量的保障”;我校教务处加强教研组自身建设,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听课评课等多种活动形式,强调教研组的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并且规定凡学科组的大型活动,学校分管校长或教务处领导必定参与活动。
备课组是实施有效教学,开展校本教研的基层单位,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地,是实践同伴互助的理想场所。为了充分发挥备课组在我校教学研究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教育内涵,提升教学质量。我校特制订“永康一中优秀备课组评比方案”,开展“优秀备课组”评选活动,每学年评选一次。
我校评选过程如下:
(1)自评:以备课组为单位,对照评比方案各项目要求自行打分,并撰写本组申报优秀备课组的申请报告,重点突出本备课组教研活动的特色。
(2)推荐与自荐:由学科组长向教务处推荐优秀备课组候选对象,各备课组也可自荐。
(3)审核:由教务处审查核对候选优秀备课组的材料;
(4)联评:在分管校长的主持下,教务处组织学科组长联合评选出优秀备课组;
(5)审定与奖励:校长办公会议终审,并给予奖励。
3.加强检查反馈
教学工作的检查,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抽查与普查相结合,领导检查与同事互查相结合。同时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等教研活动检查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
(二)目标要求着重把握总体,分层落实
每学年我校各学科组倾全组之力,分阶段研讨各科浙江省高考试卷、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浙江省高考样卷,使大家明确新课程高考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及不变的知识主干,明晰教学的主攻方向。通过研讨,我们认识到新课程高考总体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重视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兼顾考查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全面性、独创性。为此,我校在教学中把握总体要求,分层落实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以记忆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以记忆为主的基本能力;主要测试基本事实、方法的记忆水平;以获得的知识量以及掌握的准确性为测试标准。
第二层次:以理解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以理解为主的基本能力;主要测试能否顺利地解决常规性、通用性问题,包括能否满意地解决综合性问题;以运用知识的水平(如正确、敏捷、灵活、深刻等)为测试标准。
第三层次:以探究为主要标志,培养以评判为主的基本能力;主要测试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即检验过程的正确性、合理性及其优劣;以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全面性、独创性等为测试标准。
(三)课堂教学着重推进三个“有效”
为提升教学质量,我校在课堂教学上着重推进三个“有效”:有效备课,有效提问,有效训练。
1.有效备课----为学生而备
从现代教学认识出发,课前准备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可能,备课不仅仅是为了老师自己的教,而应更多地思考如何为学生的学作准备。我们要求做到“六备”
备目标:教材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
备教材:教材钻深研透并进行再加工、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难度、内涵与外延。(知识概念、内外联系、拓展程度)
备学生: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的思维习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生本思想)
备教法:自主学习范围、探索研究问题、互动合作内容、不仅教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因材施教、终身发展)
备问题:组织有效问题引发思考讨论。注重针对性、科学性、思考性、探究性、指向性。(可持续发展)
备习题:典型例题、随堂练习、当堂反馈、课外练习。要好中选优、正确定位。(课堂效果评价)
2.有效提问----为解决问题而提
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的问题性原则: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即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提问的意义是帮助学生分析与思考,更好地解决知识生成、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贴近学习者的需要和可能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好问题来自事实、认识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学生而言,最有价值的问题是由新认识、新现象与其既有认识的矛盾冲突产生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多方面筛选分析新接受的信息,再进行联想比较和深入思考的问题。课堂提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避免提问答案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这类不动脑筋的问题,尽量少用集体回答的方法。我们要求对提问的内容、角度、过程、形式做到“四优化”:
精心酝酿,优化课堂提问的内容;准确把握,优化课堂提问的角度;
科学安排,优化课堂提问的过程;合理设计,优化课堂提问的形式。
3.有效训练----为学生能力提高而练
重点解决为什么练、怎么样训练的问题。学生学习不练不行,瞎练也不行。瞎练既苦了学生,又苦了老师,更可怕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激情、创新的灵感。训练不仅仅是为了模仿与巩固,更应为学生的能力提高,并进一步升华为智慧而练。我们要求在作业布置上做到:先做、精选、全批,并注重“五性”:
及时性(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相匹配,及时反馈、巩固提高)
阶段性(尊重各阶段学习的特点,不追求一步到位。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训练问题)
规范性(语言表达科学、准确、到位,无歧义。不无谓地浪费学生阅读的时间)
指导性(典型、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方法规律的发现、归纳、提炼、升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探索新颖性(某些问题相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新颖性,企盼学生萌动探究的兴趣,享受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研究以活动为载体,求实效
我校的教学研究一向坚持理论务虚与研究务实相结合,集体活动(同伴互助)与个人修练相结合,校外交流与校内研讨相结合,问题解决与校本开发相结合,教学探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努力使教研内容丰富多彩,教研视野宽大广阔;活动方式从单向走向互动,活动效果从讲形式走向求实效。从自身的教学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同伴互动交流,寻求问题实质、梳理求解过程,让教师群体实现自身发展并获得智慧的分享。近几年主要活动形式有:
1.报告会:如专家引领报告会、优秀教师报告会;
2.研讨会:针对某一突出问题在学科组、备课组内进行,如考试说明解读练习讲评课教学研讨等;
3.展示会:如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展示;
4.观摩会:针对某些教学难点,多位教师同课异构,观摩学习;
5.技能比武:如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武等。
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努力方向
1.通过教学研究、教学评比、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教师展示才华的大舞台,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或多或少的人生感悟、真正落实“精讲、善诱、激趣、拓思、悟道”的教学要求。我们将通过教学研究、教学评比、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课堂有效教学。
就当前我校教学实际而言,推进课堂有效教学,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在了解学情、教学准备上作文章,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在教学设计上作文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在教育技术运用上作文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努力推进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优化学校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优质教育特色的显性指标。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的提升与优化,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按照新课标的评价标准,制定《永康一中课堂评价表》,通过教师的互评、自评,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和优化。
(2) 教学研究上坚持理论务虚与研究务实相结合,集体活动(同伴互助)与个人修练相结合,校外交流与校内研讨相结合,问题解决与校本开发相结合,教学探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努力使教研内容丰富多彩,教研视野宽大广阔;活动方式从单向走向互动,活动效果从讲形式走向求实效。从自身的教学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同伴互动交流,寻求问题实质、梳理求解过程,让教师群体实现自身发展并获得智慧的分享。
(3)教学评价上:坚持结果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自身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同事(领导)评价相结合。优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既要让自己满意,更要让学生(家长)满意,还要赢得同事(领导)美誉。
3.加强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的均衡发展
学科组是我校教科研的基地、名师成长的摇篮、学科教学质量的保障。加强特色学科的建设,要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凝炼、确定学科组的发展方向,强化学科资源建设,形成学科特色,另一方面要构建高素质的教师梯队,培养特色人才,多出优秀教科研成果。同时学校在学科教学交流、教科研经费的投入上给予充分保障。
五、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成效显著:人人参与,形成氛围。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积极鼓励老师开发课程资源,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体验学习和个性发展,培养其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氛围,许多教师在金华市与永康市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崭露头角,受到了领导与专家的好评。这里且举几个具体例子。
例子1:2012年10月26日,永康市教研室主办的本市高中物理复习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会上,本校吴关泉老师代表我校高三物理备课组执教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复习示范课,为与会老师提供了一个鲜活而富于启迪的案例,因而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我校陈法新作了《高考物理复习方法与策略》的讲座,跟与会教师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感悟。
例子2:2012年11月22-23日,金华市高三语文复习研讨会在本校举行。永康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林林上的是《论语选读》复习课。林老师以简驭繁、纲举目张地用几个关键字来引领相关课文复习的教学方法,以及凭借丰厚的涵养,征引相关资料以拓展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触类旁通,提高答题准确性的教学艺术,为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富有特色和操作性的课例,从而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子3:2012年11月30日,金华市高三数学复习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我校高雄略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观摩课,课堂上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善用变式教学等方式都获得了专家的赞扬。我校数学学科组长吴文广老师也在会上作了题为《重基础、抓本质、强运算、提能力》的研究报告中,他以自己厚实的学养和独到的见解跟与会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例子4:2013年4月17日,省物理特级教师陈报南老师携金华二中物理教研组长和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及金华市物理名师工作室学员齐聚永康一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校夏周老师首先开设了一堂公开课《机械能守恒定律》。然后由本校的胡忠兆、应松桥、何家岳三位老师进行了教学展示交流。大家对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展示了永康一中物理学科组的良好教研氛围。
例子5:2013年5月13日,浙江省英语特级教师张春良带领张春良名师工作室学员来我校开展高中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听取了由我校陈华奇老师执教的高一阅读课«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并且让陈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课后反思。永康一中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和高涨的研究热情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例子6:2013年10月21日,正教授级高级教师吕伟庆带领缙云中学数学教师来我校听课指导,听了高一陈惠萍、李雪英两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两堂课,在堂课教学的点评中,吕伟庆高度肯定了我校两位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称赞说这些课已经达到省级优质课的标准,十分欣赏我校数学组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努力与成果。
2013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