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2017-07-21 19:12:39)分类: 职教论坛杂谈 |
再谈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申报国家示范职校引起的思考
前几年,笔者曾经写过《抓好重点专业建设,为先进五金制造业服务》以及《与学部主任谈专业建设》等文章,就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内容,或者说是如何抓专业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本来已经没有再谈的必要了,但是,由于在申报国家示范职校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不明确或者不正确的提法,因此不得不旧题重谈。
在这次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时,除了需要填制《申报书》外,还需要编制一个重要的文件,叫做《实施方案》,然后根据这个文件再制作一个《任务书》。
如何制订《实施方案》?开始的时候,也许谁也把握不准,因此教育部提出了“国家中职教改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制作说明”也叫做“2010纲要模板”。应该说,这个模板对于制订《实施方案》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编制《实施方案》的核心其实是制订专业建设计划,是确定专业建设的内容。对于专业建设的内容,其实“2010纲要模板”是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可是当我们翻开浙江省首批示范职校的《实施方案》时,发现其中的专业建设内容也已经是“模板化”了。因为所有学校专业建设的内容被千篇一律地固化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二是“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对此并不知情,也不想深究。我想说的是,把专业建设的内容固化为上述三方面是有问题的。其理由如次:
其一,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一与第三方面都提到,有重复的嫌疑。因为工学结合实质上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方面已经提到了,为什么还要把工学结合列到第三方面呢?
其二,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并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与工学结合更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尽管校企合作可以作为专业建设的一个内容,但是校企合作这个内容是根本性的,它决定着其他各项内容。这也就是说,校企合作是“纲”,其他内容是“目”,作为专业建设的内容要点至少应该做到纲目分明。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这种提法是值得推敲的。
其三,“课程体系改革”这种提法欠妥当。课程体系仅仅指这个专业应该设置那些课程及其学习这些课程的顺序,并不包含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些要素恰恰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函。我们认为如果把“课程体系改革”改为“课程改革”或者“教学改革”,那么就能更好地贴近专业建设实际。
其四,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根据已经固化了的三个方面,似乎实训基地建设被忽略了。许多学校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不得不把实训基地建设勉强地往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插进。其实不管是第一方面还是第三方面,与实训基地建设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那么,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内容是什么?如果把校企合作这个事关专业建设方向的问题也作为一个建设的内容,那么专业建设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企合作,此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其他专业建设的内容如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育科研等等,其动因、途径、方法与成效均与校企合作相关。
二是培养模式,此是专业建设的特色。请注意,订单培养与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下的两种培养模式。
三是教学改革,此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它包含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四是教育科研,此是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
五是师资队伍建设,此是专业建设的人力保障。
六是实训基地建设,此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
201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