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学分制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2017-07-15 20:57:32)
分类: 职教论坛杂谈

关于学分制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向学校领导汇报的提纲

我校是浙江省20学分制试点单位之一,现在我们应该是进入实施阶段了。为了使学分制试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根据近来金华市和浙江省二次学分制研讨会的情况,把有关的一些事情向学校领导作一个汇报。

一、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是关键。建议学校确定专门的人员来抓这项工作,最好能成立组织。是否可以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由教务处组织实施。成立学分制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教务主任和一年级的段长组成。

二、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首先是学校领导应认真学习有关学分制的知识,切实掌握学分制的概念、意义、原则、课程设置、学分设置、实施细则、操作步骤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对全校教师进行宣传发动,使本校的全体教师也都能明白以上问题,使全体教师也都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必须明确。再次就是通过班主任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宣传发动。

建议就学分制的问题对全校教师进行一次专题培训。可以利用教师大会进行。也可以利用青年教师培训,只不过要扩大范围。

三、关于学分制几个问题的探讨

在学分制的试行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必修课的掌握问题

必修课的本意是“必修”,学生不能选择。但是从实际执行中,有一些学生通过学生,按照要求肯定是不能达到合格的,也就是说不能拿到学分。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在未获得课程学分前,不得申请免修,学生所修课程经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应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须对该课程重修。”这也就是说,必修课的学分是不能用其他学分来替代的。选修课程的学分拿得最多,也还是不能毕业。

但是实行学分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生只要能拿到相应的学分数,即可毕业。这二者之间不是矛盾的吗?

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学习必修课,即使考不合格,没有学分,允许用其他课程的学分来代替。只要能达到总学分,就给予毕业。

(二)关于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问题:

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应怎样确定?根据“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的要求,必修课应占相当大的比例,是否以82还是73

必修课中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如何确定?11行否?

在学分制的设置过程中,如果是必修课比例过重,那么学生选择的余地就很少,这样就和现行的教学管理区别不大,如果选修课比例过大,又怕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这真是一个两难命题也。

我们初步设想把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定为11左右(各专业根据情况有所差别)。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定为82,也就是必修:限修:任选=811左右。三年制的总学分定为190――200分,学生只要得到150分学分就能毕业。

现在我校的方案中的学分设置如下:

专业

必修课

选修课

总计

比例

文化课

专业课

合计

限选课

任选课

合计

机电

88

70

158

32

 

 

 

 

财会

80

72

152

17

 

 

 

 

汽修

88

76

164

24

 

 

 

 

电工

88

70

158

20

 

 

 

 

市营

80

72

152

8

 

 

 

 

文秘

76

68

148

4

 

 

 

 

计算机

68

86

148

12

 

 

 

 

美术

 

 

 

 

 

 

 

 

(三)关于积点数的问题。

学分主要是反映学习的量,只要学生学完规定的课时,考核合格,就可以得到学分。对于学生优秀者,还没有体现,考60分与考100分是一样的。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因为不合格就无学分,这样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英语和数学等学科,学生的厌学现象照样会存在。因而考虑积点数看来就很有必要了。

所谓积点制,是区分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一种制度。我们采用五级计分制(54321)显示学科学习质量的优劣。某门学科在某个学期的积点数,等于该门学科的学分乘以学习成绩的等级数,学年积点总数代表学生年学习的质量。通常我们是用百分制计分的,我们规定把百分制转换为五分制的方法是:85100分为5点,75--84分为4点,60--74分为3点,30592点,29分以下为1点。学分折算为积点数的公式是:积点数=学科的学分数乘以相应点数。

用积点数计算,就和学分制的计算是另一个口径。到底如何,有待研究。

(四)关于综合素质的问题。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问题。以上我们考虑的都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问题,尚未考虑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我们在考虑学生的毕业标准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表现。

我们设想,在总学分中设一块思想道德素质的“学分”,初步定为60分,每个学期为10分,学生必须认真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和思想教育活动,必须遵守中学生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果是有严重的违规行为,要进行扣分。对评为校级以上先进的可以进行加分。

但是根据专家的说法,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思想道德不宜计入。至于毕业的标准,除了达到规定的学分外,另行规定思想道德、实习等方面的要求。

(五)关于下厂实习的学分的问题

本校学生下厂实习的时间为一年,在校时学生一般能得到30分左右的学分,设想下厂也同样对待,给60个学分。这60分中必须进行考核,学生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要进行扣分。

(六)关于与学分制相配套的一些管理措施

1、改革成绩报告单,由原来的百分制成绩改为学分。根据各地经验,为了使家长和社会能理解学生的成绩,还保留百分制的成绩。

2、改革考试制度。学校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制定比较详细的各学科《教学目标》。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各学科的结业考试和每学期的期未考试,由学校教务处根据《教学目标》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和登记分数。对于技能考核,由学校的技能鉴定站负责考核鉴定。对于任选课,可以由教师用考查方法。

3、任选课实行登记卡制度。每一个学生发放《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任选课登记卡》,由各任教教师填写好有关学生每次学习的课时节数,期未由各班主任按照每16节一学分的标准统计学分。教务处对此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4、关于课程表的安排问题。学校每天上午安排四节课,下午安排二节课,必修课每天6了节,完全由教务处安排定;第二节课后全校开设任选课,采用教师自主安排与教务处统一协调相结合的方法,近百种任选课每周最少安排一节。

5、关于跨专业选修的管理

在限选课范围内,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学生事先提出书面申请,由班主任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6、关于改换专业的管理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本人原来所学专业。改换专业由学生提出书面申请,家长和班主任分别签署意见,报教务处批准。原来已得的学分,予以承认。但是不得在学年中途改换专业。

(七)学分制试点的范围问题

是从高一年级开始,还是在高一高二年级同时开始?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从高一年级开始为好,即“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 ”。在高一年级中,对于三个不同层次(职高班、高职预科班和综合实验班)是否都同时开始。这还值得研究。

程宝山

200110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