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藏矿物颜料制作:源自石头炫丽色彩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中国文化 |
http://s15/mw690/001Rhndlgy6UUXKJ7vUee&690
在西藏,历久弥新的唐卡和壁画,色彩鲜明的沙画坛城,屋檐上时隔多年却依旧鲜艳的手绘,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http://s2/mw690/001Rhndlgy6UUXPDbJ7b1&690
这一切都源于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颜料——矿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再混合以牛皮熬制的胶,调成色彩艳丽的一种颜料。西藏矿物颜料的制作工艺曲折复杂,被现代人奉为最珍贵的颜料。在西藏,这也是一种最经典的颜料用法,因为这种颜料会随着时间的流淌而使色泽变得更加浓郁鲜艳。
http://s8/mw690/001Rhndlgy6UUXRy1Qr97&690
制作矿物颜料的第一个步骤当然是采石。采石的步骤一般由产地的老百姓来做,再从老百姓手里购买石料。接着第二个步骤就是碎石,用铁锤将大块的矿石捶得细碎。“最难捶的是蓝色和绿色的石头,一般蓝色和绿色都连在一起,所以要轻轻敲打,将蓝色和绿色分开。”然后就用生菜籽油搅拌炒制,直至菜籽油完全融进矿石。最后将矿石用清水浸泡,滤走其中的沙土,一般洗2—3道即可。
http://s10/mw690/001Rhndlgy6UUXTyzJn89&690
洗料之后就是最单一、耗时最久的研磨,研磨工具是石臼、石杵,藏语称为“亚嘎”,石杵连接在木杆上,再用绳子拴在房梁上,这样推动重达五斤的“亚嘎”就会相对省力一些。把矿石放入石臼,敲碎,矿石敲碎之后,加水,开始漫长的研磨。一般要研磨10天左右,才能磨出颜料。研磨一段时间,就要把水舀出来,开始沉淀,然后加水继续研磨。沉淀的过程也是分离不同颜料的过程,需要丰富的经验。沉淀之后颜色自然分开,为了将不同的颜色彻底分离,有时候需要搅拌,再继续沉淀。沉淀好之后,将颜料在太阳下晒干,晒干之后的颜料会结块,制作者要用筛子将结块打碎分离成粉末,这就是制作颜料的全部步骤。制作颜料是个力气活,但同时又需要足够的细致和耐心,五斤矿石去掉杂质,最后获得的干颜料往往不到一斤。在采访过程中,一位制作者说她最喜欢的颜色是最纯正的天蓝色,“就像西藏天空那样的蓝色”,这种颜色安静祥和,正如她沉静自若的性格一般,能够静静地守着这一方小小的颜料制作室,沉淀出一抹五彩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