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
(2011-08-30 20:44:32)
标签:
婚姻情感两性心理杂谈 |
亲密之爱包括一种真正喜欢对方和渴望一道建立更有凝聚力的和谐关系。包括把自己的生活以坦诚、不设防的方式与对方共享,信任、耐心和容忍是重要的特性。一对伴侣真诚地喜欢发展他们自己的沟通风格,熟悉彼此不完美的、特别的性格,这些性格在初期强烈的激情之爱的吸引下很少被人注意到。彼此不分的“我们”感的发展,他们互相关心,善待对方,满足彼此的需要和欲望,尊重在真正亲密关系中是重要的。亲密没有激情强烈,但能促进人们相互的亲近,让人们产生人际的温暖,它使得爱情得以天长地久。
承诺则是与时间直接有关系,包括做出爱一个人的决定,并伴有强烈的维持长期爱情的愿望,感人的爱情不能缺少内心的表白和海誓山盟。在爱情关系中双方生活在互相的稳定的、持续的和确定的情感气氛中,努力巩固他们的联盟,他们是伴侣。他们互相尊重彼此的隐私,让伴侣融入自己的社会关系。在这种承诺关系中信任和奉献常常挂在心中,他们从不利用他人的弱点,他们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冲突在所难免,但并不觉得这会伤害他们的尊重,遇到分歧他们互相信任,通过协商解决他们的分歧。
按照斯滕伯格的理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生活都是爱情的三种成分的组合形式,不同的组合方式出现了不同的爱情类型。只有亲密一种元素,仅能成为喜欢,没有激情,没有承诺,所爱的对象与珍爱的物件和宠物无异,可能有兴趣欣赏、把玩,却无意表现忠诚;只有激情的爱是疯狂的火焰,来势迅猛,不可阻挡,盲目、感性、短暂,潮涨后很快是潮落,潮落后很快会有火焰灼伤的刺痛,斯滕伯格称之为糊涂的爱,现代人所说的“一夜情”属于这种类型的典型;斯滕伯格把只有承诺的爱成为空洞的爱,没有激情,没有亲密而仅有信誓旦旦的承诺是不可想象的。
而如果仅有两种元素,只能构成一个夹角,不能形成三角形,延伸出的是无限的不确定。斯滕伯格把没有承诺的爱成为浪漫的爱;这样的爱可能是一段浪漫的旅程,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样的爱情观在现代青年中不是少数,在上海青年的调查中,有41.8%的青年认为“合则聚,不合则分,没什么。”
没有激情的爱成为伴侣的爱,可以依靠亲密和承诺走完人生漫漫征程,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多就是过着这样的婚姻生活,但现代社会可能有人会因晋升有一位忠贞的伴侣而欣慰,也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爱隐隐有几分单调、几分无奈和几分不甘心。多少年来,婚姻没有爱情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有连这种亲密的丧失人们才会觉得悲哀。一项婚姻质量研究发现,中国家庭中高质量婚姻的比例金战3%,有多少相安无事、白头终老的婚姻就是这样的没有激情的爱情。难怪上海市的一向调查发现,22.4%的男性和18.9%的女性同意“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