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营业和退出市场
(2016-03-16 09:17:38)
标签:
经济学原理 |
分类: 经济原理 |
※《经济学原理》/{第0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02节·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专题04
停止营业和退出市场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在分析竞争企业“愿意生产多少”的问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竞争企业也会考虑(暂时)停止营业或(永久)退出市场。
这里我们先来定义并区分一下停止营业和退出市场——
停止营业是指由于当前的市场条件而在某个特定时期不生产任何产品的短期决策。
退出市场是指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
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自然是不同的,因为大多数企业在短期中无法避开固定成本,但在长期中却可以。这就是说,暂时停止营业的企业仍然且必须支付固定成本,而永久退出市场的企业不必支付任何成本,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
【另见】《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饭馆的案例来考察停止营业和退出市场——
或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饭点儿走进某个饭馆用餐时,却发现里面的顾客寥寥无几。我们可能会感到疑惑,顾客这么少,饭馆的收入似乎根本不足以弥补它的经营成本。那么既然生意如此冷清,饭馆是该选择继续经营、或是停止营业、还是退出市场呢?面对这些问题,其实只要从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角度去思考即可。
饭馆有许多的固定成本——如桌椅板凳和厨具餐具等。无论是继续经营还是停止营业,饭馆都需要支付这些固定成本。换言之,在短期中,这些固定成本是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它们也被称为沉没成本。这就是说,饭馆是否停止营业的短期决策只取决于可变成本——如增加的饭菜价格和增加的工人工资等。
所以,只要饭馆从顾客口袋里赚到的钱大于它的可变成本,就可以选择继续经营。反之,则应该选择停止营业——虽然仍需支付固定成本,但却节省了可变成本。
当然,饭馆也可以选择退出市场的长期决策。那就是关门大吉了——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都省了。
上述案例只是我们做出的简单分析,关于企业停止营业、退出(或进入)市场以及沉没成本,在本节后续内容中还会有专门探讨。
概念
沉没成本(sunk cost) 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