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2018-01-16 18:43:36)
分类: 沙盘游戏知识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第一章   沙游:通往心灵之路



 


我的沙游治疗主要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我观察到荣格所说的个体化历程(individuation process)是如何地在沙图的意象中相互呼应。


在以下所呈现的叙说中,我想要透过几个发展案例来阐明这些发现,所有的案例都是在我游戏室里发生。不过,在此之前,我必须先做一些澄清。


荣格认为,本我(Self)从一出生就开始引导心灵发展的过程,这一点和我的观察是一致的。根据荣格的说法,本我「……标示了人类所有心灵现象的范围,表达出整体人格的统一性。」本我包含心灵的意识与无意识成分。


Erich Neumann主张,人类天生就是一个整体(a totality),暂时被保存在母亲的本我里面。当母亲能够满足新生儿的所有要求(例如:御寒,止饥)时,孩子会经验到一种来自母爱的无条件保障和安全感。我们称这个为母子连结(the mother-child unity)的初始阶段。


一岁以后,孩子的本我:以心灵整体的中心,会和母亲的本我分隔开来。


在第二阶段,透过母亲的关爱与照顾,他会感受到和母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令人心安,并且从中培养出信赖关系。


这个最初的关系不仅使孩子获得充分的安全感,也为第三阶段奠下重要的基础。此一阶段大约发生在两岁末到三岁初左右,在这段期间,本我的中心会在孩子的无意识里稳定下来,并开始透过各种代表整体的象征(symbols of wholeness)来加以显现。


在此一时期,孩子会以这类象征来游戏、画画或说话。在不同的时空和文化里面,孩子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相同的古老象征语言来表达自己,而它们也是成人曾经使用过的。这些象征多是具有神格意涵的人形(例如:基督、玛利亚,或佛陀的形象),或是与几何或数字有关的图形。


我们认为这些代表人类心灵整合的象征在不同文化之中都言之成理。因为打从人类发展之初,它们就出现在世界各个地方,并且有着共通的符号。荣格观察到,圆形是代表上帝、天堂、太阳、灵魂,以及人类崇高理想的象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尤其是当它作为一种完美或完美存在的象征时更是如此(见图1、2、3、4)。


就我的经验显示,当个体逐渐达到整合的境界时,四方形的表征就常会出现。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1 作为某种整合意象的几何图形。毛笔与墨水。摘自《禅的世界》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2  沙中之圆。农夫在沙上面耕耘出代表整体性的圆圈。(11岁男童的沙游作品)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3  圆形的太阳是一种完美存在的意象。《转化的象徵》,荣格。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4  太阳。太阳位居中央,代表本我(Self)。(15岁男孩的沙游作品。)


我观察到,在灵性发展的过程中,“四”的实体要不是出现在圆形的象征之前,就是和圆形有关(见图5、6、7)。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5  天圆地方。中国周朝的雕塑作品。《中国艺术》,MacKenzie3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6  (a)图形和四方形的出现,作为一种代表灵性整合的意象,六岁孩童画。(b)比较进化的本我意象,粗略具有人的样式,六岁孩童画。《儿童艺术分析》,Kellogg。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几年前,当我在旧金山看到Rhoda Kellogg所收集的儿童艺术作品时,更确认了自己的想法。Kellogg女士曾经担任多年的托儿所主任,她在任职期间收集了数以千计的幼儿绘画及手指画作,幼儿年龄从两岁到四岁不等。绝大部分的画作都显示大家所熟知的整体(wholeness)象征。


这些象征不止出现在儿童的画作中,同时也出现在他们的口语沟通里。有一天,一名三岁的小男孩问我:“如果地球真的是圆的,而上帝也真的看到每一个人,那么这是不是代表他像一个圆圈?”


他在每一幅画的上方都画一条蓝线,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我问他这些线代表什么意思,他说那是上帝。每一条线都是大圆圈的极小部分,而这些线条测试表露了他对世界或宇宙的概念。


另一名年龄相仿的男童曾经在我的钢琴上看到一些锡制的物件,他把它们排列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之后,他离开房间一下子,当他回来时,带了一只小小的白色搪瓷鸽,并且将它放在钢琴的一帧照片后面。当我问他为什么把鸽子放在看不见的后面时,他回答说:“我们也看不到上帝啊。”

透过上述这些童言童语,我们似乎比较可以了解象征的隐喻内涵。


圆形不仅是几何形状,同时也是一种象征,可以显露某种潜隐在人心深处的谜团。象征表明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图像,这些图像充满能量,当它们被显现时,会持续地影响到个体的发展。这些代表神秘或宗教内容的象征,显露了一种渴望心灵秩序的内在驱力,让人可以和神之间产生某种关联性。这种心灵秩序除了给人带来内在的屏障外,也确保他的人格可以得到发展。

 

我强调的是,本我(Self)乃是上述这种内在秩序,或是整合形态的显现,它是人格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状态。


心理治疗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只有当人们可以成功地显现本我之后,自我(ego)才可能因此而得到健全的发展。本我可能透过某种梦的象征,或是沙箱里的一幅画来展现,这样的本我可以确保人格的整合。


反之,当自我的发展过于脆弱或神经质时,本我便无法透过象征显现出来。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必要的母爱保护,或是因为本我的显现受到外在因素的强烈干扰,例如:战争、疾病;或是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环境不够温暖接纳。


因此,我通常会在治疗过程,让孩童的本我有机会彰显出来。在这当中,我会试着透过移情作用来保护孩子的本我,并稳定它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在心理治疗关系的范围之内,这项目标是有可能被达成的,当一个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被创造出来时,心灵本身自然会形成群集,此种倾向正好与自我的目标一致。


当治疗师对孩童能够完全接纳时,这种自由的空间便会在治疗情景中出现:此时,治疗师就像孩童本身一样,都是现场所进行事务的一部分。当孩子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人独自经历绝望与快乐时,他会很安心自在地表达自己所有的想法。


这种信任关系非常重要,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心灵发展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母子连结阶段,可以得到恢复。这种心灵处境可以建立内在的和平,使人格具有完整发展的可能性,包括它的知性层面与灵性层面。


治疗师的角色就是要觉察上述的种种可能性。而且,就像奇珍异宝的护卫者一样,也要一路守护它们的发展。对孩子来说,治疗师不仅代表保护(protection)、空间(space)和自由(freedom),同时也代表界限(boundaries)。每一发展阶段所发生的独特现象都非常重要,因为个人所需的心灵能量转换可能只会在这些范围内发生。


Gerhard Tercteegen是一位十七世纪的神秘主义者与牧师,他奉以下原则为生活圭臬:“无论何人,当他在面对灵魂时,都必须相依为用缰绳引导小孩的保姆一样,只能保护孩子免于危险和跌倒;至于其他方面,他必须容许孩子能够自由施展;”在我看来,他似乎是在说,这世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可以用来救赎灵魂,我们必须承认每一个人的独特性,以确保在智慧的引导之下每一个人的个体性都可以得到自由的发展。


我们可以将“在治疗师的照顾之下发展”,和Pestalozzi在《格楚德如何教育她的小孩》(How Gertrud Teachers Her children)这本教育论著中,所设定的目标互相对照。Pestalozzi认为,孩子透过母亲真诚的爱来达到内心的统一,进而取得接近神性的机会。


根据我的经验判断,孩子唯有在安全的情境下才能发展出健康的自我,虽然通常二至三岁的孩子就应该已经拥有这种能力,但是当孩子的自我很脆弱时,他还无法透过象征来显现本我。


不过,令人惊异的是,我发现尽管在儿童期无法透过象征来显现本我,但是这种能力通常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恢复到某种程度,而且不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有复原的可能性。


荣格自己就曾说过:


就我的经验而言,我认为治疗师应该正确地理解各种有关整合(wholeness)的象征,经由它们的协助,精神官能解离症(neurotic dissociations)可以修复。而它们是某些集体无意识的表征,可以促进意识与无意识两者所迫需的连结,而这种连结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或具体的治疗技巧来加以完成。


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也可以理解Bachofen所提及的:“这正是象征(symbols)的宝贵之处,因为它容许,甚至刺激不同程度的理解;它引导人民从物质生活的表相走向更高层次的心灵实相。”


心灵的意象原本是超越意识层面的,但是透过象征却可以把它具体化,并且直指人类本质的永恒基石。人们一旦能运用象征并有所感受之后,就会经验到生而为人的尊严。


因此,象征在沙游治疗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这是我从Lowenfeld的世界技法中加以扩充的技巧。


我使用一个28.5X19.5X3(英寸)的沙箱。这种大小可以允许又同时可以限制沙游者的想象力在一定空间,因此它的功能乃是在于调节和保护。


此外,我会提供数以百计的小物件,所有可以想到的类型都包括其中,孩子可以在沙上面排列他所选择的物件。我们可试图将孩子所制作的沙图理解成其心灵现象的某个表征,而且是以立体的方式展现,无意识的议题得以鲜活地被搬上沙箱内演出,就像一出戏剧一样。冲突从内在的世界移转到外在世界,极其生动地被呈现出来。这种想象式的游戏会对孩子的无意识产生影响,进而启动他的心灵。


治疗师必须对出现在沙图中的象征及其隐喻有所理解,这种理解通常会促进分析师与儿童之间的信任气氛,此种信任正如最原始的母子连结一般,具有相当的疗愈作用。


由于我们是在自由安全的空间内处理象征的经验,因此治疗师未必要使用言语向儿童传达或分析他的洞见。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治疗师应该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来向孩子诠释沙图的意义,而且使用的方式最好和孩子的生活处境有关的例子来呈现。籍着外在象征隐喻的协助,内在的困境会慢慢变得清晰可见,并带来可能的改变。在此过程中,新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使自我可以获得更为健康的发展。


还有,沙图的细节和组成内容也为治疗师提供一些可以遵循的治疗指标。例如,初始沙盘经常会提供和个案心灵处境有关的讯息,这个处境会隐藏在种种的象征背后,它也许包含了通往实现本我之路。


图8是一位八岁男童的作品,这幅沙图非常能够代表这些能量的正常发展情形。在图的右上方,有一名优秀的牧羊人带领着一群羊,这是本我的具体表现。排列整齐的黑色(摩洛哥军人)向空地移动,我认为那代表男童内在维持宁静的力量。这些力量都全副武装,不过,这名男童却说:“事实上,他们不需要佩戴武器”,因为他发觉自己可以应付他们。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8  黑色的无意识能量整齐地往本我(Self)移动。(八岁男童的沙游作品)


我在沙游方面的观察经验和Erich Neumann的自我发展阶段理论不谋而合,这些阶段包括:(1)动物、植物阶段;(2)战斗阶段;(3)适应集体阶段。


在第一阶段,沙图中所传达的讯息通常与自我有关,出现的物件以动物和植物为主。


在第二阶段,战争的场景会一再出现,这种情形在青春期尤为明显。就目前而言,上述这名男童已经很坚强,因此他不但可以自己站出来对抗外在的影响力,也能够与它们搏斗。经过动、植物与战斗阶段之后,他终于以人的形式融入大环境,并成为世界或宇宙的一员。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在我研究中国思想的时候,偶然看到一副和我们观点一致的图表(图9)。这幅图是中国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所制作的太极图,他大约生于西元一千年左右。


太极图中的第一个源泉代表万物之始,和本我的诞生具有极相似的特征。第二个源泉则显示阴阳融合的行动,之后产生了五种元素(五行)。我倾向把这个圆圈和所谓“本我的显现”予以连结。它包含某些能量的起源,这些能量会导致自我的形成与人格的发展(图10、11)。就像五种元素起源于这个星座一样,人格也是环绕着自我中心点逐步向外发展。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9  万物的生成与开展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10  男女互抱,其中有圆。来自本我的阴阳互动形成自我的起源。(丹麦)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11  舞者。男孩和女孩在一个五芒星上跳舞,显示男性与女性特质的交流而成为整合的个体。(一个十二岁女孩的雕塑)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12   代表“整体”(wholeness)的基督站在地球仪上。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流入物质世界的四个小圆中。《心理学与炼金术》,荣格。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13   五芒星上象征着宇宙的男子Tyco Brahe,Calendarium Naturale Magicum Perpetuum(1552)。


此外,在我们的传统里面,“五”也是代表自然人(the natural man)的数字(图12、13)。在这里,人的头和向外伸展的四肢被画成五芒星,而且是大宇宙里的一个小宇宙。太极图中的第三个圆圈可以类比作个体化过程中本我的显现,这个状态通常发生在人的后半生。在第四个圆圈中,我看到的是正好和开始相反的「结束」。在这里,我看到移动的结束,使生命从出生走向死亡。而在上述的过程中,转换之法(the law of transformation)是太极图的基本精神,遵循此一法则,死亡掌握了新生之源,死亡是另一个重生的开始,就像不断生灭的心灵处境一样。


这些意象可能在告诉我们,在所有的传统里面,我们生命都是在回应某种身体与心灵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被视为个别发展的基础。因此,对我而言,有关我们对儿童和青少年治疗所做的努力,便是从上述观点来看待它们的真正价值。


来找我治疗的孩子,大部分都很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它可能肇因于失功能的家庭,或是家庭外的某些不良环境,上述的现象妨碍了他们的正常成长。而安全与归属感正是他们内在平衡所需要的。


正因为如此,我不会将我看诊的地方和我的居家环境与气氛分割开来(图14a和14b)。


当我将厚重的大门关上后(这栋房子最初建于1485年),孩子会走进一个古老的房间,里面有一个华丽而且显眼的贴瓷暖炉。暖炉边有几个嵌入的阶梯,让人很容易爬上暖炉的顶端。在这房子里,孩子可以随意自在地做他想做的事情。他可以在暖炉上或坐或卧;他可以俯视整个房间,或是从窗户往外观看飞鸟,在花园里的小喷泉上玩水或嬉戏;他也可以看一些图画书或阅读杂志;此外,我也会鼓励他研究这栋旧房子里面的一些稀奇物品和图画。我家房间与楼梯的排列很不规则,这使它更饶富趣味。年幼的孩子通常喜欢玩捉迷藏,而较年长的孩子有时则会变得有冒险精神,喜欢玩藏宝游戏。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14a  卡夫之家的大门,建于1485年。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14b  朵拉•卡夫的游戏室


因此,只要情况许可,我都会画出一块区域,供他们自由使用。我通常会带他们到地下室去,他们可以在里面研究那些厚达一公尺的墙壁,查看其中是否有秘密通道。有时,我们回到宽广的阁楼上,让他们探索秘密的夹层地板。我发现,藏宝游戏的迷人之处,就好像孩子总是不断地寻找被藏起来的某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他们想要在自己身上发现的宝物,而他们到目前为止仍无法找到它。


我的房子是在好几百年前用石头打造的,当初盖房间的时候,并没有使用直码尺和罗盘来进行规划,不过所有的房间还是根据自然法则逐渐扩建的。这种房子散发出一股和年青人气质相应和的开放气氛,孩子就像来到一个向他完全开放的世界,毫无保留地欢迎和接纳他。当他走进游戏室时,沙盘已经准备妥当,恭候他的光临,而原先使他因为诧异而引发的阵阵紧张更是一扫而空,例如,在这之前,他可能会好奇地想知道:“我将发现什么东西呢?我必须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的游戏室里有许多素材:绘画颜料、粘土、马赛克,以及巴黎石膏等等,我将它们陈列摆放在一张大桌上,看起来很吸引人。


同时,我也在桌子附近安排一些沙盘,并且在开放的柜子架上放置好几百个铅制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小物件。这些小物件除了包括不同造型与各行各业的古今人像外,还包括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不同风格的房子、树木、灌木、花朵、围篱、交通标志、汽车、火车,以及古老的四轮马车与舟船。


简而言之,无论是现实世界或幻想世界里所能想到的东西,这里都一应俱全。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15a  朵拉•卡夫和年幼的孩子一起进行沙游


《沙游: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书籍连载五

图15b  孩子正在考虑为自己的沙游选择何种物件


在以下的章节里我想透过几个不同的案例,说明发生在此空间范围内的经验。当然,为了保护个案的隐私,我会删掉当中部分的个人背景资料。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ahPYlenKZRWRQUWT30a6DFUMqyDDD2PoxV1mDpNkGE4g3YAWVliaMyC7vsdH6dSK7oMLmbibRnHSDDSQWrHUiaPicw/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