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业的圈子
(2015-04-08 09:30:27)分类: 个人文章 |
魏广东 2015/4/8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你说他喜欢群居吧,但是三个女人一台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矛盾;你说他喜欢独居吧,但是稍微被孤立,这个人多会痛苦难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人都会有自己的圈子以消除孤独感;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每个圈子里也都会有各种矛盾。不过矛盾归矛盾,圈子之中的人们主要还是意气相投、话语相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排外性,不然也不称之为圈子了。
心理行业中的人们也有很多圈子,有的以某种技术为核心形成圈子,比如精神分析的圈子;有的以私人关系形成某个圈子。不过小圈子虽多,但是心理行业的人整体就是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有这个圈子的活动——心理学学习和自我治疗;这个圈子有自己的语言——心理咨询中的各种专业术语。就心理行业整个大圈子而言,非心理行业的人是被排斥在外的,是听不懂心理行业的人所说的某些话语的。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非心理学的人会说搞心理的多数自己有病,因为他们听不懂,自然只有通过否定这些人获得心灵的满足了。
至于心理行业的某些小圈子,别说非心理行业的人没法理解,就是我这个算是圈内人的人也理解不了。记得有一次参加某个聚会,我当然是作为客人参加的。在整个聚会过程中,他们所用的语言,所交流的方式,几乎完全属于他们这个几个人自己的。我虽然能看的懂,听的懂,但是因为不太使用这样的语言,所以完全被置身圈外,落落寡欢,我不仅没有做客人的感觉,反而有种多余的感觉。正是从那时起,我就想写本文,只是一直拖着没写成。
形成圈子好不好呢?我想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其中最大的好处是满足了圈子里的人的归属感的需要。因为学了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这样的心理学,圈子里的人们可以借着“打开自己”的理由,恣意地说一些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话,做一些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情;也因为学习心理学的原因,圈子里的人可以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鼓励之下,彼此更包容。这样使得圈子里的人即释放了精神的压力,又获得了被尊重和被支持的感觉。从广义上来讲,圈子对圈子里的人进行了心理治疗。这是它的好处。
形成圈子有没有不好的地方?那当然也有。其中最大的不好的地方在于,圈子是封闭的,会造成心理行业越做越小的情况。当然,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心理行业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能能懂,都能进来,世界上也没有这样的行业。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这个行业的人尽量用一般人听的懂得话说话,用一般人看得懂的行为做事,不断把心理工作推到普通人中间去,才能越做越大。
形成圈子的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禁锢人的思想。因为圈子里一般都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学习某种技术,信奉某个人物,大家说话的腔调一致、言语一致,有时还为了凝聚圈子而树立权威容不得别人质疑,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当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圈子就是这样的,所以荣格、阿德勒这些人物纷纷离去。
总的来说,圈子不能没有,但是圈子不能封闭的太死,圈子里的行为不能太怪异,不能离现实太远,至少要保证成员能进的去还能出得来,才不至于脱离了现实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