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沙盘学习小组第二次课程记录

(2011-06-09 10:16:40)
标签:

转载

分类: 课程信息
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澄清目标与共同制定团体契约

          1.澄清目标每一个人都对成长与学习说说自己的看法与期望,大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就是想学习和成长一起来。

         2.共同制定团体契约(1)守时(2)尊重(3)真诚(4)保密(5)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有鼓励和支持。然后大家举行一个简单的同心圆仪式。

   二、学习行为主义讲义

        1.姜洁琪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讲义

         2.大家就自己所接触的行为主义疗法进行确认和经验分享

         3.自主发言。

  三、做团体沙盘

        1.制定规则:一人记录,一人观察,其余的人用扑克牌决定出场顺序,有姜洁琪负责记录排序,高丰负责观察。集体做四轮,然后命名沙盘的主题,第五轮进行一次移动沙具,大家讨论分享。

        2.开始出场,一轮照相一次。

        讨论情况如下:

姓名

发言情况

姚莉

强迫洗涤,在手上套橡皮筋。(大家讨论这种方法,有人认为是系统脱敏,有人认为是厌恶疗法)

刘海燕

对行为疗法一开始认为只重视行为的改变,不怎么重要,随着了解的深入觉得这种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李雪影

初次参加团体,没有发言。

李长虹

自己在课堂上管理学生的一些方法,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采取另外的一种惩罚,即让其自由选择唱歌、讲笑话、跳舞等,效果较好;学生参与老师批改作业的角色,使学生作业质量提高,对所教课程兴趣提高。

张培群

行为治疗与精神分析并不矛盾,前者更直接、更快一些,通过对行为的学习,对理解精分也有了帮助,两者的切入点不同而已。

高丰

做咨询这几年的经历体会到:用精神分析分找原因,行为主义做治疗,人本主义做指导。举一位抑郁症患者的个案,说明行为可以改变认知。

张黎

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贯穿在其中的,孩子的教育是模仿在起作用,一个孩子暴力行为的咨询个案,进行行为控制,取得了效果。

张蕾

强调人是知情意的统一,举例消除焦虑的方法,列出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把不开心的事情一件件划掉,最后消除焦虑感。

张培安

帮助一个自己身边好朋友解决家庭矛盾(夫妻吵架,闹离婚)的经历。

林伟

认为沙盘也是一种行为治疗

姜洁琪

印象最深的是高丰老师的话:以人本主义为指导,用精神分析找原因,用行为疗法做训练。可以作为今后咨询工作的一个原则。

第三环节:

团体沙盘游戏,由姜洁琪担任咨询师角色,主要是记录成员的沙具摆放、讨论记录,高丰作为观察员,观察每一位成员的动作神态,同时也负责照相,组织讨论。根据抽签确定了顺序,具体过程见下表:

制作者姓名

    

1

2

3

4

5(确定主题)向往

6(调整)

张运安

一所房子放在上方中间

两棵椰子树放在房子后面

一些草,放沙丘上

一天使又放回,一婴儿房子旁

起航

调整珊瑚,使站立

林伟

一位黑衣女士,在房子左前

两朵莲花放湖边

一男孩被水而站

调整男孩方向

成长

把桥移到水域岸边

陈长虹

一只鸟房子右侧,朝向房子

两只贝壳放湖心

两位老人右上位置

一飞机右上方

发展

调整新婚男女方向

李雪影

女士后面摆放两棵树

一海螺一扇贝放湖心

一桥,深入海中

一新婚男女桌子旁

和谐

海螺移到水左侧

张蕾

左下角挖一个湖

继续开挖水域,使下部1/3部分露出蓝色,左侧堆积出较高的沙丘,水域大了更像一片海洋

椰子树,放左下角沙丘

放弃

放弃,后考虑为期待

鸟的方向移向右侧

刘海燕

几颗鹅卵石摆在房子与湖之间

一条船,上有一人在新水域里

一房子,在两老人前

一对鸡右侧老人旁

田园

房子方向移向水域

张黎

一位取水的女士站在湖边

一高椰子树三小灌木放左侧高起的沙丘上

一栅栏围住左侧沙丘

水果5个左上角

惬意

放弃

张培群

许多树放在鹅卵石路地两侧,余下的放回沙具架

一桌一椅放海边

一鸟笼两老人身后

蜻蜓蝴蝶放莲花和树丛中

融合

桌椅移到老人附近

姚丽

一个小女孩摆在小路上

一教堂式样房子放左侧沙丘

一只精灵,放左上区域

一盒饭菜

先是放弃,后改为神秘

婴儿移到老人脚下

                                                                                                                                                                                                                                                                                                                           

 

 

 

 

 

 

 

 

 

 

 

 

 

 

 

 

 

最后大家发言,讨论沙盘感受,一是整体感觉,二是那里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三是假如弥补,如何选择。讨论简要小结:

1、有一个大家庭的感觉,有真诚,有力量。

2、彼此有配合,心有灵犀的感觉,别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3、有安全感,没有出现攻击性的东西。

4、讨论中成员之间注意边界,避免伤害,成员的自我开放在自愿的基础上。

5、沙具不够丰富,大小比例不合适,影响制作和体验。

6、山不过来,我过去。主动克服困难,找自己的感觉。

7、多考虑、深思与其他成员的互动部分。

第四环节:

下次上课时间:618号上午

本次作业:

1、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现状。

2、个人沙盘感受。

[转载]沙盘学习小组第二次课程记录
大家在认真的学习行为主义讲义
[转载]沙盘学习小组第二次课程记录
高老师带领大家进行团体契约的仪式

[转载]沙盘学习小组第二次课程记录d
第一轮

[转载]沙盘学习小组第二次课程记录
第二轮
[转载]沙盘学习小组第二次课程记录

第三轮
[转载]沙盘学习小组第二次课程记录

第四轮

[转载]沙盘学习小组第二次课程记录

调整后

[转载]沙盘学习小组第二次课程记录

讨论沙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