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程信息 |
“沙盘游戏疗法”中级课程招生简章
沙盘游戏疗法——卡尔夫创造的神奇的心理咨询技术
沙盘游戏疗法简介:
沙盘游戏疗法,其过程是在咨询者的陪伴下,通过非言语的手段,让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再现其多维的现实生活,使来访者的无意识整合到意识中,即“无意识意识化”,是一种从人的心理深层面来促进人格变容的心理治疗方法。
沙盘游戏疗法整合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东方哲学文化之精髓,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如自闭症、多动症、情感障碍、遗尿症、抑郁、恐惧与焦虑、学习困难、阅读障碍和言语障碍、攻击性行为、强迫症、游戏成瘾等);并对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以及健康心理维护等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
沙盘游戏疗法——卡尔夫创造的神奇的心理咨询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企业团队以及其他系统。
沙盘游戏独到的优势:
?
?
?
?
?
沙盘游戏疗法中级班与初级班的区别
所谓初级班主要是讲讲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让参与者学会如何操作。而中级班的任务,就是要让参与者学会如何解读沙盘,重点讲的是沙盘游戏的象征和分析,以及沙盘游戏成长小组的领导技术
培训特色:
?
?
?
?
?
培训内容
一课前准备:
1.
2.
3.
二课程内容
(一)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的学习与讨论(半天时间)
由一个学员主讲,边讲边发表学习感受,大家共同讨论,老师补充。
(二)讲授与体验:沙盘游戏成长小组的组织与领导技术
主要讲授如何利用沙盘游戏带领长期心理成长小组,并组织学员进行体验。
(三)沙盘游戏的解释与分析
1.
2.
3.
4.
(四)学习分享与案例督导
1.
2.
三课后加油站
1.组织沙盘游戏心理成长小组,学习带领成长小组,自我疗愈与成长。
2.不定期组织案例交流督导。
3.参加课程复训享受半价优惠(每期5人以内)
培训对象:参加过沙盘游戏学习的心理咨询师、学校及其他系统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渴望释放压力,想获得心理成长的人
报名方法:为了帮助心理工作者学习和掌握这一具有良好文化适应性的心理临床方法,让心理学爱好者及有心理困扰的朋友了解和体验沙盘游戏的魅力,将于2011年4月16、17日两天在北京举办沙盘游戏操作技术中级班课程,欢迎垂询。
培训时间:2011年4月16-17日
l
l
l
l
授课教师:魏广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心理咨询中心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学教学以及心理咨询工作,在咨询实践中广泛学习和吸取各种沙盘游戏理论知识,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其沙盘游戏课程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条理明晰,实践技能为主。其主要咨询方向为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婚姻情感问题,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十几篇。专著《沙盘游戏疗法》正在出版中,2011年1月份面世。
魏老师博客:http://86293725.blog.163.com/
附件:魏老师近期一篇小文
沙盘游戏疗法与箱庭疗法的关系
大概上世纪90年代,沙盘游戏疗法被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介绍到中国。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沙盘游戏疗法在国内很快传播开来。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青少年教育、犯人改造、团队建设等方面,沙盘游戏疗法都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尤其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沙盘游戏在灾后心理辅导中发挥了其它心理咨询技术不可比拟的作用。除了实践之外,沙盘游戏疗法的培训和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百度搜索中,以“沙盘游戏培训”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相关新闻99万余条;在中国知网上,关于“沙盘游戏”的文章共59篇,关于“箱庭疗法”的文章57篇。由此不难看出,沙盘游戏疗法在国内日益被关注和接纳。
应该说,沙盘游戏疗法在国内的发展是迅速的,关于沙盘游戏疗法的实践和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尽管如此,犹如整个心理咨询行业一样,沙盘游戏疗法在中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现沙盘游戏疗法的中国化使之更适合中国人的心理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课题。甚至于沙盘游戏疗法的名称也还处于没有统一的状态。有人称之为箱庭疗法,有人称之为沙盘游戏疗法,名称的不统一使得不少学习者感到迷惑。为了让读者搞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笔者先介绍一下这两个名称的来历。
卡尔夫创建沙盘游戏疗法之后,日本的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瑞士的荣格研究所留学时跟考尔夫学习了这一技法,并于1965年回国后将这一技法介绍到日本。在日本流行一种庭院式盆景,就是在一个很浅的箱或盆中放入土沙,栽植小型的草木,放入小型的房屋、桥和人物等模型,组成微型的庭园、山水等景物的装饰艺术品,日本人将之称为“箱庭”。河合隼雄就根据这样的文化传统,把卡尔夫的“Sandplay Therapy”命名为“箱庭疗法”。箱庭疗法在日本发展的很快,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心理咨询技术,几乎所以有心理咨询机构都建立有箱庭疗法治疗室。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日昇教授在引进箱庭疗法时,考虑到其对东方思想的继续和与中国传统园林、盆景艺术的相似性,在“箱子里制作庭园”可以很好地表现卡尔夫“Sandplay Therapy”的传统,故沿用河合隼雄的“箱庭疗法”这一名称至今。几乎与张日昇教授同时,华南师范大学申荷永教授经欧美将沙盘游戏疗法介绍到中国,他取“Sandplay Therapy”的直译名称,即:沙盘游戏疗法。
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来讲,“箱庭疗法”和“沙盘游戏疗法”属于同宗同源,二者的原理和基本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如果说 “箱庭疗法”和“沙盘游戏疗法”有一些区别,也只是一些实践过程中操作技巧的区别,而并非是两个流派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会对沙盘游戏疗法有自己的看法,都会有所创新,都会与别人有所不同,那么每个人也都有权利为融合了自己的思想的沙盘游戏疗法进行命名。总而言之,“沙盘游戏疗法”和“箱庭疗法”之间的区别远远小于二者的相同之处。作为实践者、操作者,心理咨询师无须去追究其异同,理解其原理,掌握其方法,用来得心应手就足够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