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魏广东
机缘之下,我来到淄博。契合之中,老常带我们几个人去了他的山头。
老常是一个大我十五岁的男人,具有淄博男人普遍常有的敦敦实实的体型,似乎不帅,然而常有孩子纯真之气,年届五十,却不显老。并未有太多语言的交流,我们顷刻间成了朋友。他让我叫他老常,我就叫他老常;我让他叫我小魏,他就叫我小魏。
早晨早早起来,老常开车接我,并带上一拨人,人数几近旅游团,浩浩荡荡开往淄博博山的山中。穿过高楼,进入野外,沿途绿树依然成荫。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宽阔马路,车子进入山谷。路两旁出现了高高矮矮的房屋,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石阶小路曲折盘旋,尽头便是院门。这已经让我感到很有幽静之感,而老常却说还不够静,人还太多。
顺山而上,前行约半个小时,我们来到村前。村口就是山口,一个清清的大水塘,一棵古槐横卧其上。大家纷纷下车,因为前方已经没有了车行之路。在老常带领之下,我们沿着石阶小路,穿过几个窄窄的胡同,东拐西拐,进入老常的宅院。宅院没有想象中北京四合院的那种气派,并不宽阔,分为上下两个院子。上院是两排房子相对,据说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皆是石头砌成。下院则是两横一竖三套房子,亦是石头砌成。院中一棵海棠,正缤纷盛开。上院上边和门外,是老常的菜地,韭菜绿油油的,黄瓜苗刚刚出土,稚嫩而可爱。整个村落环保于山谷之中,不远之处的对面山坡,还有一个村子,也是房屋高低排列,村里正放着音乐,似有人家娶妻。往山谷深处则是满山野花,春机盎然。小院近处,一条山溪顺流而下,因为是春天,溪水尚不是很多。远出小鸟名叫,啼声明亮,颇让人神怡。
山中小院让我颇感与自然相融,离天人合一走近很多。然而,我并不认为今天是最好时机,因为我是一个过客,不过是参观而已。我想,如果这个小院能带给我心灵洗涤,那必然是我独自居住于此一周以上,于是跟老常约定,暑假再来。如果真能成形,独居山中,既无网络,又无手机,寂寞与孤独之情必将油然而生,恐惧等等也可能不期而至。不过,我相信,那种独对内心,单面苍穹,也一定会使我获得关于人生的新的体验。那结果定是内心的成长与完善。
来京的路上,忽然很想和朋友分享此情此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