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2009-08-24 12:47:59)
标签:

杂谈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家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目前有许多家长虽然重视家庭教育,但为如何进行教育而犯愁,对成长中的孩子束手无策。常常抱怨:孩子大了不好管,不知该怎样管才好;家长特别是和青春期的孩子之间不能说话,一说话就吵架,亲人快成了仇人;现在的孩子没有责任感等等,其实当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时,其原因的根基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和家长的教育及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

有着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情感沟通和有效互动很容易形成,孩子的问题在有些父母亲看来,可能只是成长的问题,他们乐于等待孩子慢慢长大,而不是思考着如何将孩子培养大。当今美国最著名、也是享誉世界的少儿教育和家庭问题专家、“爱家协会”会长詹姆斯?杜布森提出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论断:“婴儿期和童年期早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儿期和童年期没有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进入青春期后实际上已很难再得到很好的改善了”。

孩子和家长是平等的

有许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往往以命令的方式对待孩子,不能和孩子平等相处。其实孩子的眼睛是最亮的,像个摄像镜头,早年的影像,一幕幕在心中过目不忘。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曾忍受过被父母“遗弃”的感觉,这个“遗弃”指的就是家长不正确的非理性的教育培养方法,比如父母常说:你再捣蛋妈妈就不要你了~!。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传媒的无所不在,孩子们已经从媒体中、特别是电视中提前“接触”了社会,初步了解了社会。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的想象十分丰富,他们的观念十分现代,他们的语言十分超前。他们不断地在媒体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进行鉴别、对比,寻找平衡点,以此来被动地指挥行为。由于他们的鉴别力和分析能力尚处于初始阶段,除了媒体教育、学校教育要坚持正确、正面的引导外,社会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举足轻重。实际上好的教育根基在于好的家庭关系,没有好家庭的关系,还不如不教育。

孩子成长早期,母爱最重要,0—2岁的孩子,易和母亲形成感情依赖,这个阶段是孩子的深层安全感和亲密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母亲要用最温柔的爱与孩子相伴,不要因为父母自己要发展,轻易将孩子寄养在别处。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是孩子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受到适当的爱和关注,就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相反有一些婴儿在这一年龄段,如果没有得到所需要的和相应的照顾,会导致他们产生了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父母亲对孩子的成长缺一不可

现在中国的离婚率,远远高于日本和韩国,父母离异是对孩子的最大伤害。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中,母亲的作用远远大于父亲。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一个人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的动力。

父亲是孩子最初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父母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的个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在妈妈介绍自己时用手捂住脸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儿童。3-5岁是父爱“介入”的最好的时期,父亲的功能是把“热恋”中的母子分开,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与独立能力的发展,没有父亲的参与,母子的情感联结难以自然松懈,孩子因此也极易变得幼稚与依赖。到了很大还不愿与母亲分床睡觉的孩子,常常是不愿长大的孩子。如果形成母子联结或父女结盟而“甩掉”父母中的一方时,三角化的关系会造成另一位家长游离,成为家庭的边缘人,在夫妻感情不良的家庭,应避免让孩子成为夫妻间的“传声筒”或“替罪羔羊”。母亲角色太强或父亲角色太弱的家庭,不利于孩子的个性成长。

请家长们不要忽视的是: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因此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夫妻关系——家庭的“定海神针”

齐天大圣孙悟空当年为了找一件好用的兵器,去了东海龙宫,龙王给了他很多兵器让他挑选,他都不满意,最后只好拿出了定海神针。孙悟空对这根针“一见钟情”,龙王虽百般不愿意,但最后定海神针还是变成了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龙王斗不过孙悟空,只好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状,他说,自从孙猴子拿走了他的镇海之宝后,龙宫里便恶浪淘天,整个东海一刻也不得安宁。他说:在每一个家庭里,也有一根类似于定海神针的“定家神针”,这就是良好的夫妻关系。齐天大圣孙悟空当年为了找一件好用的兵器,去了东海龙宫,龙王给了他很多兵器让他挑选,他都不满意,最后只好拿出了定海神针。孙悟空对这根针“一见钟情”,龙王虽百般不愿意,但最后定海神针还是变成了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龙王斗不过孙悟空,只好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状,他说,自从孙猴子拿走了他的镇海之宝后,龙宫里便恶浪淘天,整个东海一刻也不得安宁。他说:在每一个家庭里,也有一根类似于定海神针的“定家神针”,这就是良好的夫妻关系。因而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父母的教育相互抵消父亲管教孩子时,心中想着妻子的不认同,母亲教育孩子时,心中想的是丈夫做的不对的事情。结果二人所做的互相抵消,孩子谁都不听。不和的父母偏偏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儿女身上,也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承受着父母之间的怨恨让孩子最难过的地方,是父母之间的怨恨。父母之间的怨恨,父母的互相抵消,互相不尊重,那种长期充满恨意或哀伤的家庭气氛,是孩子成长的最大敌人。

青春期的孩子要具有弹性父母亲的情感要相对亲密,要保持与孩子的界限,留出感情空间;对孩子的行为不能做简单的是非判断,而要积极认同和理解;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不能包办代替;喜欢找孩子的问题或缺点不是爱和关心,易让孩子形成自卑心理。

人人偏爱“正性刺激”爱表扬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事实上,夸大孩子的正面就等于缩小他的负性面,等于让孩子的心灵沐浴在阳光下。夸奖要真诚,夸奖的内容应为对方在意。孩子都是有优点的,只是看我们愿不愿意去寻找。

父亲的教育不能“缺席”

从心理发展的观点来看,男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认同的男性对象,这个对象常常就是自己的父亲。由于父亲的“缺席”,夫妻轴心少了一端,有一点“阴阳失衡”,孩子缺乏可以认同的男性对象,不知道自己言行的边界在哪里,所以他就想什么做什么,这实际上是在试探一个边界,看看在什么地方有人会喊“停止”。孩子寻求归属感寻求归属是孩子希望远离孤独,是某个团体、某人群中的一员,愿意被别人所接纳并与他人共享某些情感。归属感是人们追求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在归属感满意时,会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人格更强大。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孩子的问题是个来访“客人”

有许多家长不容许孩子犯错误,其实不犯错误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孩子不经历挫折就不会成长,如果家长一味的保护孩子,会让孩子经历不到错误,也不能从出错中获得成长的资源。让孩子很少体会内心的冲突,其内心会过于简单,即不能面对失败,也不能把犯错误看作朋友。

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心理医生鼓励把孩子的问题看成是家庭的朋友,而不是敌人。看做朋友,我们就把问题当成对孩子成长有益的资源。看做敌人,就会草木皆兵,压力倍增。对孩子不要“横竖都不行”,例如有的妈妈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妈妈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孩子去拖地,但拖的不干净。妈妈便大声叫道:“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结果使孩子心中的感觉到: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妈妈对我的不满。

婚姻失败,其实一样可以成功的当父母。夫妻双方虽然离异了,但仍具有父母的功能。现代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情感能力,主要是从母亲那里学会的,而与人打交道的社会性能力,主要是从父亲那里学会的。社会性能力主要是指,知道自己的边界,也尊重别人的边界,不轻易冒犯别人;遵守社会活动中的规则,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所以说,在一个家庭中,由夫妻俩人组成的轴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地、全面地成长。如果离婚了,双方千万不要只是被困在彼此的怨恨中,在孩子最需要彼此的支持时,不要互相埋怨,或一人埋头读报纸,一人不停说话.最糟的是,一人管教孩子,另一人忙加阻止,结果造成夫妻相吵。不但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反而往往让孩子受到无尽的牵连。

在抱怨的家庭中,会导致孩子产生报复心理。追求报复的孩子常认为自己是不被爱的、不被注意的,是拒绝、被排斥的,只有当他伤害别人时,才会被看重。例如有一个一岁多的男孩,因父母工作忙,把他送到爷爷奶奶家,当他看到叔叔家的女儿,不仅受到父母的关爱,还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感到自己“备受冷落”,结果当大人不在身边时,他就悄悄地走到妹妹的身边,掐破妹妹的脸,以这种方式寻求大人的关注。

为此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必须先改变自己。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孩子,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构件良好家庭环境的几点建议

学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话

倾听孩子的心声,有经验的父母会采用蹲下来倾听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对话来了解孩子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说话,为家长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而对我们来讲,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与我们谈话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的父母是多么的重要,他就会把更多的心里话告诉自己的父母。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说话,为家长提供了一次了解和培养与孩子良好关系的机会。

多跟孩子在一起,陪他在家里玩,出去玩,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很多情况下,你跟他在一起,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他做了什么很错的事,温柔而坚决地给他指出来。当然,如果他做得好,要及时地表扬他。尤其是父亲要尽可能多地跟孩子在一起。一切与孩子有关的、大的方面的事情,都应由夫妇出面解决并共同做出决定。

对孩子给以合理的管束

管教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而且要温柔的坚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负责任、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管孩子时夫妻双方要保持一致性,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夫妻双方对孩子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不当着孩子的面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对孩子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