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心理咨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心理医生并不是万能的,许多事情他是无能为力。比如酒依赖、戒烟、药物滥用、同性恋、疼痛、身体或精神残疾、境遇不佳、升职受阻……等。尤其是对现实困境,医生没有能力帮助你改变。如果你向咨询师抱怨“他为什么会有婚外恋?”他为什么会抛弃我?”“老板为什么炒掉我?”“我为什么这么不幸?”那他唯一能做的只能鼓励你接受,把问题或困难看成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在这个部分你感觉不好,在其它生活层面,你还得保持正常的行为与好的感觉。
许多来访者很自然地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有一个问题,我需要求助,需要咨询师的对问题的解决意见,至少给我一个主意。或者我有一个烦恼,我希望咨询师能帮助我化解,看过心理医生后,烦恼就应该不再存在了。但咨询师往往没有明确的观点,只是问你能做什么?你能承受多大的自我改变,或者如果问题不消失,你能忍耐它多长时间。如果你硬是要医生给你一个是还是否,可恶的他要不含糊其词,要不就顾左右而言它。
其实,你的故事,他在听,但他却是用眼睛听。他观察你的表情、情绪,无意识动作,分析你在如何说故事,故事里哪些内容是你的解释,哪些是你的判断,那些是你的赋义。好的咨询师总是在激发你对自己的反思,使你从你的问题中看到自己,从感觉自己是一个无辜受害人,慢慢明白自己也可能也是构成某个问题的“肇事者”。
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医生就是一种权威,很多人以为,只要找到一个很权威的咨询师,一切问题都可以搞定。但是,在咨询中有权威欲和表现欲的咨询师恰巧是糟糕的,他们喜欢躲藏在心理学理论后面遥控你或教导你,这可能是专业能力不够的表现。
不能代替你对自己的觉察和分析
弗洛依德说:“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头脑的人。”大意就是,来访者才是咨询的主体。
如果你不想分析自己,心理咨询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经济上就有点奢侈,就像用高射炮打蚊子。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双好耳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免费热线,热线咨询人员接受的训练就是倾听,共情与提供人性关怀。
咨询发生时,你可能感觉心理医生什么多没有做,他只是在提问,有时是一些非常古怪的问题,比如:“你的问题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为什么是现在来看医生?”“如果生活中发生什么奇迹,你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如果一天你已经习惯了有问题的生活,心理帮助你解决了问题你会反过来不安吗?”或者“有一天你觉得有问题比没问题好,医生这么帮你把问题找回来?”等等。有些提问匪夷所思,“如果你遇到一个外星人,他会怎样看你的问题?”有些心理医生可能会对你的早年提问,尤其是你双亲的关系,或者在你成长中那些重要的关系人,你对这些人的内心感受与早年的创伤体验可能是你现在内心结构,亲密能力,安全与信任感,行为与情绪体验的根源。医生可能让你领悟到,许多问题是你无意识的应用儿童时期与亲人的关系模式来处理现在的人际关系造成的,选择一种成熟的回应模式是你需要自己去决定的。
咨询发生后,真正的治疗就开始了,不过不是医生在做,是你在做,医生退到你意识的后台。你开始对自己每个行为,情绪,内心体验保持一种分析的态势,问题自己是否在重复那些无效的回应方式,是否已经选择了新的路径。以为咨询完了后自己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等着下一次咨询是非常糟糕的。你必须做新的尝试,到下一次咨询医生最关心的是咨询后你发生了什么改变。
不能或很难立竿见影
心理咨询不像普通医学,它并不那么在意诊断,也不是看一次病,处一次方就能立竿见影的。一个最简明的短程治疗,也需要八到十次,每次30-45分钟。
除了时间,还需要有经济上的准备。目前,心理咨询的收费很乱,在医院,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一块钱;社会咨询机构可能高些,大多一小时150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费,200-300元/次;个别医生要价很高,一次1000元,有些涉外的医疗机构,一小时100美金。当然,如果你咨询的次数多,也可以让对方把价钱减低一点。
2
心理咨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一个心理咨询师,不能适合所有的来访者
成熟的咨询师会选择来访人,会根据情况来考虑是否接受这位来访者,与他建立真正的治疗关系,如果咨询师并不打算接受他,就不去触动那些深层的东西;如果接受你,会主动与他讨论复诊时间,给他预约和讨论费用等问题。当然,咨询师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当事人,而是受自己专业和所受训练的范围限制。有的医生会判断当事人的求助动机,如果他觉得当事人准备不够,或者动机是要为自己的问题合理化,或者把问题的责任推给别人,那么心理医生不会那么投入,他会给你一些必要的扰动,然后等待咨询的时机成熟。
咨询室里,心理医生只分析当事人,哪怕你一直在抱怨社会,抱怨他人,心理医生感兴趣的是你是如何在表述问题,你刻意要扮演什么人,你在回避什么,是否是不做决定也不想承担责任,或者你在宣泄什么样的情绪……等。至于别人对你做了什么,心理医生一点也没有听见,也不会形成什么印象。有些丈夫,觉得太太来看过心理医生了,担心医生对婚姻问题已经有了先占观念,于是不愿随太太前往。其实,医生非常渴望听到丈夫的声音,要帮助太太走出困境,没有丈夫的参与要困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