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也是治愈系一种

标签:
育儿治愈系心理父母内在小孩 |
分类: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
新增一个角色后,改变不在当下那一刻,要等在这个角色下做久一点才会发现改变与不同。
与原生家庭
我当妈妈后的改变之一是,我越来越原谅我的父母,我的原生家庭。之前虽然通过心理学书籍的帮助原谅了一部分,但在成为妈妈并且亲力亲为地参与到养育一个孩子的生活中后,这种原谅又大大地跨了一步。最主要的是我作为妈妈亲身体会到有时在孩子面前的无助和无奈,父母也是人,是有着或多或少缺陷的人,虽然已经成人,但心理上他们可能还停留在未成人的某个阶段,他们的问题当然也不全部是自身造成的,有上一代父母的原因,追究起来是无穷的,他们已经在尽最大力去爱自己的孩子了,就像现在的我尽力去爱我的女儿,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对她发脾气,缺乏耐心,因为在那一刻作为妈妈我也是很委屈无助的,而且孩子有时候的确是烦人的,就像我在作为小孩子的时候的的确确惹父母生气过。
没做妈妈之前我更多的角度是从自己出发,看不到父母无奈无助,只看见自己的委屈和父母的不可理喻不耐烦不友好,在做了妈妈后,我有了一种新的角度来看问题,我心里想着“作为孩子的我希望怎样,而作为妈妈的我又会希望怎样”,我在这两个角度间寻求平衡。
以前我非常非常讨厌父母在把孩子训哭后还严厉地呵斥“不准哭,不准哭!再哭还挨打。”面对此,作为孩子的我通常更加委屈和不解以及气愤,这都什么爸妈啊,把人家惹哭了还不准流眼泪排泄委屈,不让哭就别惹孩子好啦。但在做了妈妈后我深深地体会到面对孩子的哭闹我的情绪有多糟糕,也偶尔会不由自主地来一句“不准哭”,但好在很快我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我会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绪,去抚慰孩子。我还非常讨厌当众呵斥孩子的父母,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啊,不是只有你们大人才视面子如生命。我还讨厌打孩子的父母,讨厌无视孩子精神和物质需求的父母等等。
在我怀孕时我仍旧非常讨厌这样的父母并暗暗发誓绝不成为自己所鄙视的这种父母,但在当妈妈一年后,我不讨厌了,但这并不代表我赞成甚至欣赏他们,而是我深深地理解他们其实有他们的受限(个人的或者周遭的)和委屈。他们也想成为好父母,只是出于知识或观念上的短视,或者缺乏同理心,或者没解决好自身的问题等等,他们毫无觉知地做着孩子所不理解甚至有些怨恨的父母。嗯,都有难处。
但我也是在当妈妈后发现父母更不要放弃学习,自我的学习以及育儿的学习都要,真的不能只做徒增年龄的父母。我们是父母还是应该有父母的样子,即便有自身难处,还是应该去一一解决问题去做更好的父母,滋养更好的孩子。
真正原谅父母曾经带给自己的委屈和怨恨后,心里真的会轻松很多,因为那些委屈和怨恨在亲力亲为地去养育一个孩子中慢慢消解了,现在的我是轻松轻盈的。但这不是疗愈原生家庭伤害的唯一路径,有心去改变的人自然会遇到找到属于自己的疗愈方式,没有觉知,少自省的人,生再多的孩子还是浑浑噩噩,成为妈妈改变不了什么。
与内在小孩
当妈妈后我的另一个发现是,在对待女儿时,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像是在对待自己内在的小孩。心理学上讲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外表我们或许已成人成家,但内心里还有一个小孩出于种种原因还没长大,需要呵护需要爱需要鼓励等等。在有女儿后,我时常不自觉地把对这个内在小孩的爱与呵护投射到了女儿身上,比如我的内在小孩曾经渴望一堆毛绒玩具,渴望一顶小红帽,渴望被温柔以待等等,这些我已无法去满足当年的自己,但我可以给曾经像我一样小的女儿,通过让她拥有来满足我的内在小孩。所以有心理工作者说养孩子是一个疗愈自己的过程,的确,很难避免地,我们在以疼惜内在小孩的方式呵护着自己现实里的真正意义上的孩子,只是作为父母仍需时常自省三思,孩子终究要做他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内在小孩强按到他身上。
再次重申,此文没有任何劝人生孩子之意,因为养育之辛苦之绝非一朝一夕等,还是那句话有觉知常自省的人哪里都是修道场。
http://s11/mw690/002bw0iNzy6QWVAkoCSc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