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2017-03-08 16:32:51)
标签:

教育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案初稿

——2016.10.28

【读写主题】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表达对其喜爱之情。

【教学理念】找准读写主题,提升语用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读写教学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写作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作文课堂,应该在课文学习中学得写作技巧,在实际中进行练笔,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材分析】课文《父亲、树林和鸟》选自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记叙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美好心灵。学习本文,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转变,刚接触比较长的课文,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在语感培养上,如朗读、体会、练笔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此外,三年级也是写作的起步阶段,是对学生写话和说话的进一步要求。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在阅读课上也可以进行主题读写教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通过对“看,闻,听,知”重点词句的读悟,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

写: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表达对其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4、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情趣的基础上,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理知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对学生渗透自觉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2、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愿望,让学生进一步地意识到应该保护动物。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 朗读指导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媒体】课件、展台、练笔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

2、导入新课。

二、精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板书:最     概括写)

(二)、体味鸟味(父亲对鸟味有深刻的了解)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十自然段。

2、指导学习第十自然段。

指导理解“舒畅”一词:你用什么办法理解这个词?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鸟儿的欢快舒畅,可以加上动作读。

“舒畅”来说一句话?

3、齐读:每一只鸟都张着嘴,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4、鸟特有的气味,容易闻到吗?那怎样才能闻到?读第十段最后一句

(三)、望鸟、闻鸟(仔细观察)

5、你能在课文中的2到8自然段里找出句子来说明父亲是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的吗?(自由读2-8自然段,四人小组交流)

6、学生汇报,随机指导理解“静静地用心地闻”。

 “突然,父亲站住了……闻了又闻?(从“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体会父亲仔细看、用心闻。)(个别读)

 “我茫然地望着……兀立的父亲。”指导朗读,体会父亲静静地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个别读)

随机指导理解:茫然、凝神静气。(师把这两个词讲解)

齐读这两句话。

7、一旁茫然的我,这时心里想什么?请一位同学来扮演父亲。

    8、指导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用心爱护鸟的感情以及父亲对鸟的熟悉。(幻灯出示3-7自然段父亲的话师生合作读)板书:看叶知鸟  闻鸟知味

    9、父亲这么仔细观察、用心地闻鸟味,连说话的语气都是轻轻的,他是多么的爱鸟、多么呵护鸟呀,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10、父亲的判断正确吗?(课件展示“群鸟齐鸣”并让学生找到这个词。)

    板书:知鸟快活  

   (四)、父亲对鸟儿更深入的了解

11、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请听师配乐读14、15、16自然段

 “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指导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快活”,并用“快活”来说一句话。)

你们还听出了父亲对鸟的什么?(担心)板书:怕鸟危险

12、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1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我”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阵沉重?

14、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这个自然段

 (五)总结升华

如果现在请你给课文的题目去掉顿号,你认为填上一个什么词合适呢?父亲(    )树林和鸟      

三、总结全文,明理导行

1、教师总结:蓝天和树林是小鸟最好的家,人类是小鸟最好的朋友,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父亲那样爱树林、爱鸟,每一个人都向可爱的动物们多奉献一点爱心,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

2、同学们,我们也像父亲那样爱鸟爱树林,好吗?请同学们观察鸟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四、板书设计      26、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最爱    看叶知鸟      

         ↓      闻鸟知味            

                知鸟快活  (再具体写)          

     (先概括)  怕鸟危险  

教学反思 :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让我们了解到“父亲知鸟”、“父亲爱鸟“。阅读本文,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教学中,首先,我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其次,多次让学生合作讨论学习,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习。再次,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用各种不同方式表扬、鼓励学生。比如,用眼神、动作、激励性的语言等。但在引导学生读、悟时还不够入情入境,所以教学效果一般般,今后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下。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龙塘镇第二小学 蔡爱婵

第二

——2016.11.2

【读写主题】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表达对其喜爱之情。

【教学理念】找准读写主题,提升语用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读写教学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写作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作文课堂,应该在课文学习中学得写作技巧,在实际中进行练笔,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材分析】课文《父亲、树林和鸟》选自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记叙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美好心灵。学习本文,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转变,刚接触比较长的课文,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在语感培养上,如朗读、体会、练笔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此外,三年级也是写作的起步阶段,是对学生写话和说话的进一步要求。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在阅读课上也可以进行主题读写教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通过对“看,闻,听,知”重点词句的读悟,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

写: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表达对其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4、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情趣的基础上,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理知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对学生渗透自觉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2、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愿望,让学生进一步地意识到应该保护动物。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 朗读指导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媒体】课件、展台、练笔纸。

教学过程

 一、串词连句,切入中心。

1、板书课题。

2、把题目“父亲、树林、鸟”几个词语串联成一句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引出中心句。(齐读)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一)用“鸟”字的演变引出课文的主线。

 “看形”——“闻味”——“听歌”

    父亲站住了,朝幽(yōu)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请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读7——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父亲有闻到道鸟儿的味道了吗?那是什么味道?什么是舒畅?(心情特别好)引读感悟: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爱鸟之情。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群的,羽毛焐(wù)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翎(líng)羽,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一生都爱鸟的父亲他闭着眼也能感受到——每一只鸟都张着嘴,舒畅(chàng)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父亲还告诉我——这时候只要你静静地用心地闻,你就会闻到那种鸟类特有的气味。

(二)指导探究学习父亲“闻味”文段(2、7——10)

1、出示学习提示

1) 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7——10自然段

2) 画、说:父亲闻到树林里的鸟儿的什么味道?边读边画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2、理解、品读重点语句: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群的,羽毛焐(wù)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翎(líng)羽,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只鸟都张着嘴,舒畅(chàng)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它们要唱歌了。这时候只要你静静地用心地闻,你就会闻到那种鸟类特有的气味。”指导理解 “舒畅”一词

(三)根据学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父亲“看形”文段(3——6); “听歌”文段(11——13)自然段

1、出示学习提示

1)各小组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文段进行学习。

2)对应文段解决问题:

※学习父亲“看形”文段(3——6)自然段看父亲是怎样看到树林里的鸟的?边读边画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品句:(1)“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nán)喃地说。

(2)“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学习父亲“听歌”文段(11——13)自然段 父亲听到了什么歌声?心情怎么样?边读边画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品句:“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1、当没有风,叶子在动,父亲就知道:林子里有很多鸟;2、父亲也知道鸟儿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那一瞬(shùn)间;3、父亲还知道鸟儿最危险的时刻是:“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学习父亲“知鸟”文段(12——17)父亲能感觉到树林里的鸟最快活是什么?说明父亲对鸟怎么样?

品句:(1)“鸟最快活(高兴、快乐)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那一瞬(shùn)间,但这时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2)我的心里掠(lüè)过一阵沉重。我也由衷(zhōng)地感到高兴,因为父亲不是猎人。

四、课堂总结,读写双悟。

1、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表达对其喜爱之情。

2、情境练笔:父亲看到这样的鸟,听的了这样的鸟歌,闻到的了这样的鸟味,那你看到过怎样的鸟呢?把它写出来。

五、情感升华,拓展教育。

1、如果现在请你给课文的题目去掉顿号,你认为填上一个什么词合适呢?父亲(    )树林和鸟  

2、欣赏鸟类濒临灭绝的图片。

六、快乐作业

1、设计一些标语呼吁大家好好保护鸟类。

2、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写写自己身边熟悉的小动物。 

    七、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鸟形       

            最爱    —— 鸟味         保护鸟类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 鸟歌                

     

 

 

 

 

 

 

 

 

 

 

 

 

 

 

    教学反思:             

    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教学本课时,我紧紧抓住父亲爱鸟,以父亲了解鸟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到重点句反复朗读感悟。对于“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这一句,学生感悟得较深,他们从望子又望,闻了又闻这里看出父亲看了很多次,闻了很多次。鸟味嗅嗅的,而父亲却闻了又闻,父亲只是看了看,闻了闻,就知道林子里有很多鸟这里看出父亲很爱鸟,很了解鸟。但是对于“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这一句和有关鸟味的这一句,学生因为缺少生活经验,在感悟上不是很到位。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龙塘镇第二小学 蔡爱婵

第三

——2016.11.4

【读写主题】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表达对其喜爱之情。

【教学理念】找准读写主题,提升语用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读写教学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写作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作文课堂,应该在课文学习中学得写作技巧,在实际中进行练笔,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材分析】课文《父亲、树林和鸟》选自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记叙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美好心灵。学习本文,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转变,刚接触比较长的课文,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在语感培养上,如朗读、体会、练笔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此外,三年级也是写作的起步阶段,是对学生写话和说话的进一步要求。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在阅读课上也可以进行主题读写教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通过对“看,闻,听,知”重点词句的读悟,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

写: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表达对其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4、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情趣的基础上,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理知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对学生渗透自觉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2、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愿望,让学生进一步地意识到应该保护动物。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 朗读指导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媒体】课件、展台、练笔纸。

教学过程

一、串词连句,切入中心。

1、板书课题。

2、把题目“父亲、树林、鸟”几个词语串联成一句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引出中心句。(齐读)

(这鸟为什么有什么魅力,让父亲如此钟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鸟”字的演变)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一)用“鸟”字的演变引出课文的主线。

“看形”——“闻味”——“听歌”——“知鸟”

(先选学生感兴趣的先带着学——再用小组学习任意一个——再自主学习另外一个)如

(二)指导探究学习父亲所“看形”文段(3——6)

1、自由朗读第(3——6)自然段,看父亲是怎样看到树林里的鸟的?边读边画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2、指名反馈。

 3、相机出示重点语句:

1)“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nán)喃地说。

(2)“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父亲看到叶子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这个可以说明什么?
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爱鸟之情)

(三)根据学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父亲“闻味”文段(7——10)

1、出示自读要求

1) 读:小组内一起朗读7——10自然段

2) 画、写:看父亲闻看到树林里的鸟儿的什么味道?边读边画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3) 说:小组内讨论你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2、检查学习情况,学生反馈,教师引导读悟: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群的,羽毛焐(wù)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翎(líng)羽,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只鸟都张着嘴,舒畅(chàng)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它们要唱歌了。这时候只要你静静地用心地闻,你就会闻到那种鸟类特有的气味。

(四)根据学习方法,引导自主学习父亲所“听歌”文段(11——13)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相机出示一些鸟叫声和群鸟齐鸣的图片)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2、指名反馈。

 3、相机出示重点语句:

(五)指导探究学习父亲所“知鸟”文段(12——17)

 相机出示重点语句:“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那一瞬(shùn)间,但这时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三、再读悟写,学以致用。

师:父亲带着我从河岸上的一片树林边走过。突然他看到了生:“林子里有不少鸟。”师:可我,生:既没有看见一只鸟,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师: 但是,生:父亲轻声地说,甚至他还闻到鸟味呢!师:走着走着,突然我也听到了群鸟齐鸣的声音。哇!实在太动听了!师: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生: 我知道这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

1、师生合作朗读,悟写法:这段话写了父亲之所以能看到鸟形,听到鸟声,闻到鸟味,是因为他喜欢鸟。作者之所以写得那么生动,是因为他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来写。

 2、情境练笔:这是父亲看到的了这样的鸟,听的了这样的鸟歌,闻到的了这样的鸟味,那同学们还看到了怎样的鸟呢?听的了怎样的鸟歌?闻到的了怎样的鸟味?把它写出来。

四、课堂总结,读写双悟。

抓住了事物的特点,通过人物言行这种细致的描写,表达对其喜爱之情。

五、情感升华,拓展教育。

1、欣赏鸟类濒临灭绝的图片。

2、设计一些标语呼吁大家好好保护鸟类。

 

 

     六、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 鸟形       

            最爱    ——鸟味                         

               《父亲、树林和鸟》读写主题教学案例      —— 鸟歌                

                   —— 最快活——最危险

 

   

 

 

 

 

 

 

 

 

 

 

 

 

 

 

 

    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上课时,先串词连句,切入中心,接着“鸟”字的演变引出课文的主线指导探究学习父亲所“看形”文段根据学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父亲“闻味”文段根据学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父亲“闻味”文段指导探究学习父亲所“知鸟”文段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学会与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促使学生达到感情的熏陶。再读悟写,情感升华,拓展教育,各个环节都比较紧凑。都回头看,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可以丰富一些,教态自然一些更好,引导方面也可以到位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