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漕河一小课题结题会议上的讲话

标签:
教育 |
http://s1/middle/775757d5gc4b2d66156f0&690
http://s2/middle/775757d5gc4b2d7d6fa21&690
http://s2/middle/775757d5gc4b2d9388971&690
http://s10/middle/775757d5gc4b2db112c39&690
http://s7/middle/775757d5gc4b2dcbba286&690
蕲春县教育局副局长 邓志豪
尊敬的省市教育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漕河镇第一小学举行“十一五”课题结题报告会,在此,我代表县教育局向省市教育专家亲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科研越来越重视,教育科研的价值、功能与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过去学校做课题只关注课题本身的发展,只注重科研成果的获得,做课题是为了给学校贴金,功利色彩太浓,教师获益不大。现在不一样,我很高兴的看到漕河一小是在走群众性的教科研之路,学校把课题与课改紧密的结合起来,把课题与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把课题与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紧密的结合起来,不是一两个人做课题,而是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个定位很准确。学校做课题、搞科研就是要突出十二个字:“认识教育、完善工作、完善自我。”第二,过去我们常常用专业人员的研究来衡量教师的研究,过多的关注研究的程式和科学范式,把教师科研的门槛抬得很高。现在,我们对教师研究的本质内涵认识更深、把握得更好。事实上,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同于专业人员的研究。教育专家、专业人员的研究是要发现和揭示教育规律,构建和完善教育理论体系,促进教育科学发展。教师搞科研当然也期望发现教育规律,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成为研究者,首先要培养的是研究意识,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要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第三,过去提到课题研究,讲得多的是自然科学的规范,过多的关注从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方面进行的定性分析,而忽视教师研究的情境性、人文性和个性化。现在教师研究更加注重实际价值,更加追求行动研究,更加关注案例研究法、课例研究法等。我认为,教育科研的三个转变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也是适应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漕河一小的科研历程印证了这三个转变。
漕河一小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有四点可取之处:一是始终坚持用学习引领教师研究,教师的学习常抓不懈。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二是构建了学习,工作、培训、研究相结合的研训模式。学校以课题为先导,把课题研究贯穿于校本教研、组本教研及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这种模式很好,它使课题研究不会落空。漕河一小每周一的组本教研,每周四的校本教研扎扎实实、卓有成效。三是形成了以活动为载体的良好的科研氛围。一小的教科研活动丰富多彩,每次活动都精心策划,不拘泥于传统的听课评课,而是从实效性出发进行创新。学校开展的“同课异构’、“课改沙龙”、“网络教研”、“教师论坛”新形式、新方法激发了教师研究的热情。四是管理规范,建立了健全的评价机制。漕河一小教育科研“十个一”考评办法以及“青蓝工程”、“春笋计划”的实施对促进师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天在一小举行课题结题报告会,我们要好好总结,要把一小的科研经验在全县推广,充分发挥先进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我们蕲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我们蕲春有教育科研的热土,我们蕲春的教育是有希望的。在这里,我特别恳请省市教育专家对我们蕲春的教育要高看一格,要厚爱一份,多多关心,多多指导。
最后,祝课题结题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