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06月18日

(2014-06-18 17:45:14)

期待已久的“良师益友”终于和大家见面啦,听上去还有点小激动呢!来看看你认识这些导师嘛,快点和小伙伴们一起,说出导师们的故事吧!如果你那里有导师们的好听、好玩、好感动的故事,快来积极留言补充吧~~~还有更多的导师将会跟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http://s7/mw690/002bu6LDzy6JM18Wnrw16&690

石文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28年。1996-2001年,清华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自2001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先后任助理研究员、讲师、副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

那是从没坐过飞机的李子爱第一次坐飞机出发前一天晚上,正在他忐忑不安地查路线时,手机短信声忽然响起,那是石老师发来的短信,内容是好几条从学校到机场的路线,李子爱既惊讶又感动。后来有次出差赶飞机,当他还在地铁上时,石老师已经到了,还带来了热腾腾的早餐,那时大家已经陆陆续续开始登机,等候多时的石老师却嘱咐说不着急,慢慢吃完早餐也不迟,当时的李子爱既感到抱歉又觉得非常安心,吃着早餐心里满满的都是温暖。就是这些小事,让离家千里的学子在求学途中充满希望和力量!



http://s14/mw690/002bu6LDzy6JM18XB1zfd&690

董永贵,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20年。2006年12月以来,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高校传感器学会化学传感器分会理事,北京电子商会传感器分会常务理事。

每天早晨6点,董老师的身影就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开启一天的科研工作,而这一坐往往就到了深夜。几十年来,寒暑无畏、风雨无阻。这种坚持的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我们眼里,董老师是父亲,既严格又宽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虽未曾言语,却无处不在;董老师又是朋友,即亲密又坦诚,毫无保留地和你分享人生经历和体会,帮助普博生解决家庭与学业之间的矛盾,认真倾听你的内心世界、积极开导,帮你走出困境、走出阴霾。

http://s14/mw690/002bu6LDzy6JM18ZnB34d&690

段远源,热能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16年,曾获第六届、第八届“良师益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先后开设《工程热力学》、《热工基础》、《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高等热力学》等课程,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段老师在教学法方面一直有份独门秘籍。课堂上,凡是重要的定理和公式,他从不用课件,而是自己在黑板上推导,他说这是展现思维的过程,它远比展示结论重要。在他的粉笔下,一个个生硬的公式仿佛都有了生命。晦涩费解的定理,一个生动举例,一个巧妙解读,一下就让学生触到了本质。段老师很重视基础理论课,本科阶段很多同学不理解基础课程能干什么,他就用巴格达商人的故事告诉他们,要打好基础,广泛摄取知识。在他的引导下,当年看似无用的学习与坚持,如今都成为了大家最宝贵的财富。


http://s13/mw690/002bu6LDzy6JM190aKM6c&690

帅石金,清华大学汽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14年。2006年至今,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代用燃料汽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秘书长,中国内燃机协会理事,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党委书记等。

帅老师很鼓励学生创新,即使是一个很不成熟的想法,他都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同学讨论到深夜。一个周六的午后,一位博一学生对发动机的缸内设计突然有了灵感,马上联系了帅老师。帅老师没有任何迟疑,放下手边的工作,顶着前一天才刚加班到凌晨的疲惫,立刻赶到办公室。帅老师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耐心地分析并丰富学生的构想。帅老师带着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进行论证,帮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其他项目中节约开流资金予以全力支持。在他的帮助指导下,这位学生获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http://s3/mw690/002bu6LDzy6JM192mbM12&690

康重庆,电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17年。现任清华大学教培中心主任,电机系副主任, IET Fellow, IEEE Senior Member。先后讲授课程5门,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及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优秀教材奖,在教学评估中多次排名前5%。所指导学生获全国百篇优博提名1名,北京优秀毕业生2名、国家奖学金3名、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3名,优秀硕士论文4名。

康重庆老师打开了电脑里的ppt讲义,为新学期“电力系统预测技术”课程的教授准备起来。这已经是该门课的第十个ppt版本,康重庆老师说,“每次上课的内容都要比去年有进步,让同学们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他秉承着“讲一备三”的原则,不论平时工作多忙,都会专门空出半天时间与助教一同梳理知识点,更新陈旧内容,常常备课到深夜。康重庆老师在课堂上飞扬的神采与课后眼角畔的几缕倦色,凝聚着他对于教学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