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式
人的思维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资源导向式,另外一种是目标导向式。资源导向式思维模式从自己手头现有的资源出发,按照自己能力和资源的规定,正向推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眼睛只盯住自己的篮子,篮子里面的才是菜,篮子外面的都是别人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目标导向式思维,做任何事情都从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要求,规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明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去发现,借助和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按照路径一步步推进最终实现目标。这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是一种倒退法,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天下的菜,只有能够为我所用,就都是菜,何必拘泥于现在是篮子里的还是篮子外面的。
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Dr.
Carol Dweck的新书《思维模式》。这本书,从人的认知层面,分析出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成功者通常具有积极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的转换,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成功的可能。大家想想自己周围的朋友、同学和同事,看大部分人是否可以归于以下两个类别。一类人,惧怕犯错,不愿接受挑战,认为人的能力与生俱来,努力不会有大的提高。另一类人,相信努力和挫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每次挑战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机会。课堂上害怕问愚蠢问题的同学,公司里按部就班、敬业但绝非投入的同事,很可能属于第一类,在Dr.
Dweck的书里,他们被称为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的人。而真正的创业家,无疑是第二类人群的代表,也就是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的人。
所有的理念、思想、工具、方法、技能都是“死”的,如何让其“活”起来,让其真正产生效益,为我所用,,决定于我们灵活应用的水平,而是否能够将这些资源灵活应用则决定于我们的思维能力。如果思维模式不正确的话,我们再大的努力也是白费力气,终究一事无成或一败涂地。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博诺:我们的思维品质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生活品质!
面对未来,我们更需要一种全球视野!
《大趋势》、《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透,视世界,预见未来,帮助你抛弃不合时宜的心态。
以应对全球化变局,掌握全球未来新趋势。
抽丝剥茧,预见未来——世界未来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为渴望“洞烛机先”的读者,架构清晰的思维模式,帮助你赢得整个世界。与其说世界是清晰、透明的,还不如说处于混沌、杂乱之中。我们更需要一种清醒的思维去辨清这个繁杂的世界。
如果我们的观念、思维偏离了世界未来趋势的走向,不论多么劳心劳力,一切努力都将事倍功半,毋庸说预测趋势了。
约翰.奈斯比特帮助我们摆脱惯性的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透这个世界的工具——它是在“授人以渔”。全球的未来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将自己多年的趋势观察经验悉心整理,总结出11条思维模式,并告诉人们如何将这11条思维模式用于分析判断、预测未来趋势。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我们不仅需要看透世界,还需要掌握看透这个世界的方法。
11种思维模式:
1、很多事情变了,但大多数事情没有变。变化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内容。
2、未来就存在于现实之中,就伴随在我们左右。
3、要认真把握媒体统计数据。
4、勇于追求,错又何妨。追求完美会束缚你的思维。
5、把未来看成一幅拼图,顺序是发现规律的大敌,认真搭配摘取成熟的果实,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6、不要走的太快,免得让人不知道你在哪里。发送者必须和接收者处于同一频段之内。
7、要变革先让人看到收益。
8、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9、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10、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11、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简言之,饮料公司通过卖饮料来赚钱;快递公司通过送快递来赚钱;网络公司通过点击率来赚钱;通信公司通过收话费赚钱;超市通过平台和仓储来赚钱等等。只要有赚钱的地儿,就有商业模式存在。商业模式即Business
Model,已经成为挂在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嘴边的一个名词。有一个好的Business
Model,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证。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是一个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
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逊(Mark Johnson),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和SAP公司的CEO孔翰宁(Henning
Kagermann)共同撰写的《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把这三个要素概括为:
“客户价值主张”,指在一个既定价格上企业向其客户或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时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资源和生产过程”,即支持客户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的具体经营模式。
“盈利公式”,即企业用以为股东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
长期从事商业模式研究和咨询的埃森哲公司认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价值。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
第二,商业模式是难以模仿的。企业通过确立自己的与众不同,如对客户的悉心照顾、无与伦比的实施能力等,来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从而保证利润来源不受侵犯。比如,直销模式(仅凭“直销”一点,还不能称其为一个商业模式),人人都知道其如何运作,也都知道戴尔公司是直销的标杆,但很难复制戴尔的模式,原因在于“直销”的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极难复制的资源和生产流程。
第三,成功的商业模式是脚踏实地的。企业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这个看似不言而喻的道理,要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到,却并不容易。现实当中的很多企业,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型企业,对于自己的钱从何处赚来,为什么客户看中自己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乃至有多少客户实际上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反而在侵蚀企业的收入等关键问题,都不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