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www.pep.com.cn/oldimages/pic_299363.jpg&size=0
教材的主题图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雪地里活动的场景,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有效的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评价要有指导性,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条件和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引出今天研究的问题。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www.pep.com.cn/oldimages/pic_299364.jpg&size=0
例1是通过应用加减法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材上出现了两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同时呈现出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一个是分步列式解答的,另一个是列综合算式解答的,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从思路上对比两种算法思路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这种关系理解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www.pep.com.cn/oldimages/pic_299365.jpg&size=0
例2教材上直接提示学生两步计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但是下面又呈现了学生的两种不同解法,一种是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再求6天一共接待的人数;另一种是先算出6天里有几个3天,再用算出的结果去乘3天接待的人数。这样编排目的一是给学校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另外是让有更强学生能力的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例1和例2之后安排了 小精灵的话,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我个人觉得假如处理的比较好,例2完全可以用例1迁移,让学生在这样探究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律。 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www.pep.com.cn/oldimages/pic_299366.jpg&size=0
例3以玲玲一家到“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为解决问题的现实背景。通过解决用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是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数学中实际上是要解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是一个从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到形成基本数学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算理如何,算法如何、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都需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内化、运用。在小精灵的提示中的这句话不是要求背会,而是要求学生悟出来的。 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www.pep.com.cn/oldimages/pic_299367.jpg&size=0
例4是一个比较灵活的一个例子,因为这个例子可以用三步计算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教材中的三条数学信息非常重要,在学生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分步解决的基础上,再将上面的两种解法分别列成一个算式,并进行计算,最后得出含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
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www.pep.com.cn/oldimages/pic_299368.jpg&size=0
例5没有了生活情境,教材上提示学生的语言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这个例子的教学,建议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尝试、归纳、总结四则运算的规律,认识小括号的作用,为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打好理论基础。 http://qp.qq.com/cgi-bin/cgi_imgproxy?url=http://www.pep.com.cn/oldimages/pic_299369.jpg&size=0
例6提出的“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下面是一幅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这样安排的问题和学习形式,就是告诉教师,这个环节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做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能想出来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想,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小精灵的话,提示了0的重要性。教材中的“注意”,说明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0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很难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材中联系除法的意义举例作了说明。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