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知行为疗法:苏格拉底式对话(一)

(2012-05-07 19:41:29)
标签:

教育

亲子

心理

关系

故事

分类: 心理学学习

    人的理性会随着「新证据」来修改自己的思考规则。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愿意不断接纳新的讯息来修正心里的规则,则我们就是一个更有弹性的人。如此,我们的思考规则也会更有效率、更能靠近现实,我们的思考、行动和情绪也会更健康。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
在心理谘商理论中,美国认知治疗学派大师A. T. Beck发展出一个治疗技术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Socrates Dialogue),他引用苏格拉底这种非教导的论证式对谈,来形容认知治疗师用提问的方式,协助个案修正或改变错误认知。治疗师不和个案争论他们主观的知觉和诠释,只是用一系列的问题先了解个案的观点,并让个案评估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发出不同的结论,促使个案得到自己的解答(Marjorie,2002)。推动苏格拉底式对话的力量是「好奇心」,也因此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一种『了解但不评判』的对话。

    苏格拉底是在古希腊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位哲学家,他认为智慧来自人类内心的「理性」,而非依靠外界他人的给予。依循着此「人的理性」,个体才能获得正确的「智能」、「知识」或「见解」,而有正确的想法才能引导出正确的行动。相反的,如果个体与自己内在的理性背道而驰,就会得到错误的想法,因而产生出错误的行动,进而导致负向情绪。基于上述,苏格拉底启发他人的方式,并不使用教本,乃是透过扮演一个「一无所知的人」,来协助个体「生出」正确的想法。换句话说,苏格拉底藉由与他人的对谈,促使个体运用自身的「理性」来得到「智慧」。在这样相互对话论证的过程中,可以协助个体澄清概念、获得「正确」见解,进而建立一个更有效能的个人思考模式系统。

    由上可知,苏格拉底式对话关注的是『思考历程』本身。
    而苏格拉底式对话要如何操作呢?苏格拉底式对话是让案主透过治疗师的提问,达成合乎逻辑的结论,也就是修正个案太绝对化、非现实化、使用不当或过度的『不良心理规则』(廖凤池,1990)。治疗师提出问题藉以达到下列目的(贝克和杨,1995;引自Marjorie,2002):


1.厘清或界定问题;
2.协助辨识思想、影像或假设;
3.为案主检视事件的意义;
4.评估特定思想和行为产生的结果。
苏格拉底式对话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定义与澄清语意(defining your terms);
2.找出思考规则(deciding your rules);
3.找出证据(finding your evidence)。


更多学习咨询:张老师  1501101129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