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皇清例赠登仕郎刘世栋、孺人王谢氏墓铭》

(2015-01-09 13:58:13)
标签:

盖州

碑志

绵羊沟

刘世栋

文化

分类: 碑林漫步扫尘阅碑

营口古碑续84

 本文曾得到网易“莱阳裔人”帮助,在此致谢!

清《皇清例赠登仕郎刘世栋、孺人王谢氏墓铭》[1]

 

 

斯茔,乾山巽向[2],我显考[3]为我显祖洪有所敬立。我显祖原籍山东登州府文登县[4]东刘家台,于乾隆年间同我显祖、妣褚氏,迁盖平县东绵羊沟[5]下房身居焉。爰入籍本县远来社二甲[6]。盖险阻艰难,我显祖皆当之忧勤惕厉[7]。我显考尤善继之,故庚癸[8]不呼。而入户籍[9]是庆[10]仰视俯畜,致足乐也[11]。无何,我显祖考、妣俱逝,合葬于斯山之阳。我显考益念创业之难,弥坚守成之志, 于荣等亦时谆谆[12]焉,以勤俭是训。盖本显祖之所以敬己者已教之也,荣登方期壎篪[13]和奏,永承菽水之欢[14],无如屺岵[15]交须,竟失瞻依[16]之乐。于道光十一年[17]六月二十八日显考告终,寿享七十有四。迄十六年[18]十二月初八日,显妣亦殁[19],寿享七十有六,附葬于显祖之兆焉。呜呼!先人之屡望于荣等者甚奢之荣等虽不能慰先人于万一,而先人播迁[20]缔造之苦,又何忍忘之。

用是序其梗概,勒诸碑阴[21],以示后世子孙。云尔。

 

 

【注释】

 

[1] 《皇清例赠登仕郎刘世栋、孺人王、谢氏墓铭》   碑立于盖州卧龙泉镇西房身例赠:循例赠予官爵。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官员已去世的父祖辈。也称例授,即循例授官。清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给本身者为例授;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其殁者为例赠。登士郎:不是官职,是官员级别的称呼,正九品,月俸米三石五斗。,在这里是委任的意思。古时的高官可以直接委任自己的属下,不必通过吏部选官。

[2] 乾山巽向:  风水学中八运二十四向之一。乾代表西北方,巽代表东南方,山即坐方,为向门大门向出方向。乾山巽向就是坐西北向东南,即乾宅。

[3] 显考: 古对高祖之称。《礼记·祭法》:故立七庙,一坛,一禅。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孔疏:曰考庙者,父庙;曰王考庙者,祖庙也;曰皇考庙者,曾祖也;曰显考庙者,高祖也;曰祖考庙者,祖始也。考工记》:考,成也;妣,媲也。即是说父亲完成了自己的功业,把儿女养育成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安心了。母亲相夫教子,以德仪影响和教育子女,对家庭亦有很大的贡献,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是可以媲美的。在考、妣之前加一字,意为父母已亡,的讳称,又是敬词,与考妣合用就是对已故父母的敬称。显考显妣是对已故父、母德行显著,令名远播。后将先考先妣改为显考显妣

[4] 登州府文登县   登州府是古登州府衙所在地,现山东蓬莱市。登州府唐朝时设立。清代府治蓬莱(今山东省蓬莱),下辖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福山、文登、荣城、海阳九县;宁海一散州。古登州最初设置在文登,唐初始称登州。明洪武九年(1367年)升格为府。《明实录》曾提到登州升州为府的原因:时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府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

[5] 盖平县东绵羊沟   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载:“在城东南七十里绵羊沟村。山巅有池甚深,冬夏不竭,往往有鱼数寸许,为本邑东境诸山之祖,毕利河源在焉。”

[6] 远来社二甲:  《盖平县志》载:盖平县清初分全境为十二社,每社十甲。计熊岳社、安平社、复兴社、在城社、方集社、里仁社、永宁社、乐业社、安居社、新民社、远来社、岫岩社。每社设乡约保正各若干人,后将远来、岫岩两社拨归岫岩县。 

[7] 忧勤惕厉:   忧勤:忧愁劳苦。惕厉:警惕谨慎;警惕激励。《易·乾》: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后汉书·马皇后纪》: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8] 庚癸ɡēnɡ ɡ   古代军中隐语。告贷粮食。出自《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对曰:‘粱则无矣,麤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杜预注:“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后称向人告贷为“庚癸之呼”,又称同意告贷为“庚癸诺”。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况物力罄竭之秋,何以弥呼庚癸?清褚人获《坚瓠八集·募修五脏庙疏》:巍巍殿宇,创自人生于寅之年;赫赫威灵,坏于山上呼庚之日。

[9] :应为藉”,在这里当借讲。出自苏轼《赤壁赋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0] 庆: 喜;福庆,吉庆广雅·释言》庆,贺也。《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11] 致足乐:  达到最大的满足。语出曹丕《与吴质书》:“元渝(阮瑀)书记翩翩,

足乐也。 

[12] 谆谆:  反复告诫、再三叮咛。《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朱熹集传:谆谆,详熟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厥之有章,不必谆谆。裴駰集解:谆,止纯反。告之叮咛。王安石《杨刘》诗:疑似已如此,况欲谆谆诲。” 

[13] 篪埙chí xūn):   篪与埙皆乐器。壎、篪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壎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毛传:土曰壎,竹曰篪。 郑玄笺:伯仲,喻兄弟也。我与女恩如兄弟,其相应和如壎篪,以言俱为王臣,宜相亲爱。 孔颖达疏:其恩亦当如伯仲之为兄弟,其情志亦当如壎篪之相应和。

[14] 菽水之欢(shū shuǐ zhī huān)   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欢: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出自《礼记注疏·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汉郑玄注:王云:熬豆而食曰啜菽。唐孔颖达疏:谓使亲尽其欢乐此之谓孝。唐李商隐《李义山文集·祭韩氏老姑文》:弓裘望袭,菽水承欢。宋陆游《湖堤暮归》诗:俗孝家家供菽水,农勤处处筑陂塘。

[15] 屺岵qǐ hù  父母。《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诗·序》谓为行役者思念父母之作。后因以屺岵代指父母。唐颜惟贞《萧思亮墓志》:未及庭闱之养,遂缠屺岵之悲。揭傒斯《陟亭记》:朝晖夕景,长云广雾,明灭变化不可殚纪,宜乎孝子慈孙于此兴屺岵之悲而无穷也。《花月痕》第五回:天寒岁暮,游子乡关之感,风人屺岵之思,麕至沓来

[16] 瞻依:  瞻仰依恃。表示对尊长的敬意。语出《诗.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郑玄笺:“此言人无不瞻仰其父取法则者,无不依恃其母以长大者。”

[17] 道光十一年   公元1831年。

[18] 迄十六年   到了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

[19] ):  死亡。《广雅·释诂四》:“殁,终也。”《国语·晋语四》:“管仲殁矣。

[20] 播迁:  迁徙;流离。《列子·汤问》: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晋卢谌《赠刘琨》诗:王室丧师,私门播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李嘉祐《送评事十九叔入秦》诗:唯余播迁客,只伴鹧鸪飞。

[21] 碑阴   碑碣之背面,因面北,故为碑阴。

 

刘曰贵碑阴:

 

原籍登州府文登县住鸭儿湾,后披永成。自我高祖始迁关东,来至奉天,投足盖邑。于是为家基业,从此肇焉。念昔先人勤俭后家忠厚立身遗训,规模堪为法则,由今思之不由令人追忆之而不忘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