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重修关帝庙碑记》
(2014-12-18 12:59:33)
标签:
文化盖州建筑关帝庙碑文 |
分类: 碑林漫步扫尘阅碑 |
营口古碑续77
清《重修关帝庙碑记》[1]
……旧碣第,云[2]:“重修嘉靖年间”。诸老成[3]又曰:“灾焚于崇祯末纪”。我□□□二年[4],邑人杨承武仍其旧制,重改小殿三楹。今经又甲子一周余矣[10],物换星移,栋宇倾倒。山右[5]李等来兹见,慨然首解囊金,募告邑里。庚子[6]夏,鸠工庇材[7]与厥功[8]。崇高正殿,增建山门,兼配左右两庑,巍巍翼翼……
大清雍正元年[9]岁次癸卯季秋榖旦立
【注释】
[1]《重修关帝庙碑记》
[2]
旧碣第云:
过去(原来)的碑文曾经记载说。旧碣:原来的碑文;第:这里做连词,表示次序、次第;云:说。汤显祖《牡丹亭》开篇:“……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
[3]
老成:
[4] 我□□□二年: 应为“我朝康熙二年”,即公元1663年。
[5] 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中国古代有“坐北朝南”的讲法。“坐于”太行山“西”,即太行山右侧为山西,故称山右。谢肇淛《五杂俎》卷四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即今安徽),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6] 庚子:当指康熙时的庚子年,即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
[7] 鸠工庇材:鸠:聚集;庀:准备。招聚工匠,准备材料。形容建筑工程的准备。庇,系庀之误。
[8] 厥功: 意思是“在某件事上,他的功劳(大)”是用来褒奖某人的功劳和贡献的成语。厥:代词,相当于“其”、“他的”。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 大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
[10]“今经又甲子一周余矣”:从“我朝康熙二(1663)年”,到“清雍正元(1723)年”,已经过去60余年了;以一甲子六十年为一周。宋 洪迈 《容斋五笔·人生五计》:“六十以往,甲子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