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张盖州耆德记》[1]
翰林学士
解缙[2]
天朝[3]取四海,跻隆平[4]辽左。独不烦兵革[5]守土之臣,籍其民吏戎马[6]图上要害,顿首[7]入朝,而又在元亡之后一年[8],岂非纯德之人顺天命而有全德者哉,是以太祖高皇帝[9]皆因而任之,使守兹土往往蕃祉[10]崇寿,老子、长孙善使令终,享其富贵皆非偶然者也。若金州卫[11]指挥[12]张翔为言,其祖父良佐[13]山东沂州[14]人也,仕[15]元为行中书省右丞[16]率兵驻居辽东得利嬴城[17]。洪武四年辛亥[18]始,奉图籍内附受赏诏,即以为盖州卫[19]指挥,盖州古之盖牟城也,地颇寒苦而当要冲,渡海往来必经此辽东,恃此为重镇。良佐治之余四年,抚循其人甚有威惠,太祖闻之召见慰劳赐赉[20]甚厚,且有诏奖,谕以久官斯土素善抚循,复归盖州。洪武八年[21]己卯,纳哈出[22]引兵寇城下即率兵邀击之于杓子河[23],大败俘馘[24]之拥入水者无算,论功为最,二十年丁卯[25],屡出与乃儿卜花[26]战于火焰山[27]等处,皆大歼。获降附相属。二十五年壬申[28],调复州卫掌卫事,其治如盖州,复出塞征讨得病还,始以翔[29]入见,太祖悯其老病不能造朝,慰谕即许代其职仍掌复州卫。三十一年戊寅[30]调翔金州,于是翔亦嗣守十有六年矣。其祖父与家属八十余口遗其老,于盖州尚康强无恙也。翔之父讳时,洪武七年[31]入朝,为散骑[32]。九年,随信国汤公[33]征讨雪山,还以功获赏省亲辽左[34],不幸病卒。翔其子也勇毅而好文,且自以世富贵,敦诗书,谨交游,慕贤士也。请余纪其乃祖之耆德,将归以为寿。余职太史,尝以辽左归附之美大书特书,藏之金匮[35],勒之贞石,以歌颂圣朝之美于千万年而复为之记。如此俾张氏子孙世守盖州之德,将必有盖州之寿与福,以无忘圣朝之恩,与国咸休于千万年。
【注释】
[1]《明张盖州耆德记》碑,选自《辽东志·艺文》卷七“石塘曾公生祠碑”。
耆德,年高德劭、素孚众望者之称。《书·伊训》:“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原文无铭石时间,当在明初。
[2]
解缙(1369年-1415年)
明代第二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洪武十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解缙在明史上是个集诗文和书法大成之人。其文雅劲奇古,诗豪放羊瞻,书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狂草名一时,然纵荡无法。解缙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他屡次上疏,针泛弊政,弹劾奸佞小人,由此导致他一生坎坷,时而得宠,时而失宠,时而升迁,时而贬谪,直至被人迫害致死。
[3]
天朝
是封建时代臣下对本朝朝廷的尊称。
[4]
跻隆平
达到昌盛太平。跻,上升。《说文》:“跻,登也。”隆平,昌盛太平。汉赵岐《<孟子>题辞》:“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
[5]
兵革
兵器和甲胄的总称。泛指武器军备。《周礼·地官·酇长》:“若作其民而用之,则以旗鼓兵革帅而至。”《礼记·礼运》:“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郑玄注:“兵革,君之武卫及军器也。”孔颖达疏:“是国家防卫之器。”
[6]
戎马
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
[7]
顿首
磕头、叩头下拜。也常用于书信、名帖中的敬辞。《周礼·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
[8] 元亡之后一年
即公元1369年。
[9] 明太祖高皇帝 指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10]
蕃祉 多福。《左传·昭公二十年》:“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 汉班固 《典引》:“答三灵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
[11] 金州卫
金州,位于辽南。明朝在地方上改元朝行省为“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下设州、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事。三司互相单行,不相统属,权力分散,互相牵制,以此加强中央集权。当时明政府在东北不设布政使司,不实行州县制,专行卫制。辽东地区划属山东北部。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即为辽东的最高军政机构,但名义上隶属山东布政使司,辽东都司有相当的独立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政区。为州卫并存。明政府置辽东卫指挥使司在瓦房店市,刘益为指挥同知,是明接管辽东与在辽东设卫的开始,金州属辽东卫。1373年,辽都卫从金州迁驻辽阳。1375年定辽都卫改称辽东都司。下设25卫。辽东都司东起鸭绿江,西抵山海关,南达旅顺口,北至开原。辽东都司的建立,使辽东地区的安定生产和生活环境获得保障,同时也保障了海运的畅通。据《明太祖实录》载:洪武八年四月“置金州卫指挥使司,隶定辽都卫”。《明史·地理志》载:“本金州,洪武五年六月置于旧金州。八年四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实行的是金州与金州卫并存,州制隶属山东布政使司,卫制隶属辽东都司。
[12]
指挥使
即都指挥使,官名,五代始用作统兵将领之称。明置卫所于各地,以都指挥使司为常设统率机构,简称都司,长官都指挥使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属朝廷五军都督府。
[13] 良佐
张良佐。《盖平县志》载:“明初人,里贯未详,洪武间诏为盖州卫指挥佥事,关心文教,重修卫学。纳克楚犯境击走之,本境得以秋毫无犯,太祖嘉其功,赐蟒衣四袭、侍卒三人。”
[14]
沂州
中国古地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鲁南和苏北一带。
[15] 仕 做官。
[16] 中书省右丞
元代和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或称国相),是丞相的副职。明洪武十二年以后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参政”等官名。
[17]
得利嬴城
今辽宁复县东北得利寺镇。
[18]
洪武四年辛亥
公元1371年。
[19] 盖州卫 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元代州为卫,改盖州为盖州卫。盖州,位于辽南,现为营口市辖。明代辽东都司所辖的二十五卫之一。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盖州卫控扼海岛,翼带镇城,井邑骈列,称为殷阜,论者以为辽东根柢允矣”。
[20]
赐赉 赏赐。或指赏赐的东西。
唐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八:“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记。”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大明门》:“成祖大喜,赐赉甚厚。”
[21] 洪武八年
公元1975年。
[22]
纳哈出(?-1388)
扎刺儿氏,蒙古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元太平路(治所今安徽当涂)万户。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克太平将其俘获,以其为名臣后人,待之甚厚,劝其归顺,但其坚决不肯。后来朱元璋好言相抚,厚赠银两,准其北归元朝。元亡后,元顺帝北逃,史称北元。以纳哈出手握重兵,封其为丞相,继封太尉。不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辽东大部为明所有,纳哈出领兵踞开元路(今开原),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昌图金山堡以北至辽河南岸的吉林双辽东北一带),持畜牧丰盛,与明军对峙。当时元顺帝早已于明洪武三年殁,不久太子又死,由顺帝孙脱古思帖木儿继位,纳哈出成为元末主要势力,有史料言,曾封其为开元王。明取得辽东后,明太祖数遣使招抚,其置而不答。洪武八年,入犯辽东,兵锋直达金州,为辽东都卫马云、叶旺等击败。其后屡入塞犯,皆为明军所败。洪武二十年,冯胜率大军二十万逼金山,史称金山之役。再遣故元将乃刺吾至纳哈出处招抚。纳哈出见大势已再难更变,遂降于明。降后,朱元璋亲封纳哈出为海西侯,赐铁券丹书。二十一年,纳哈出从傅友德往征云南,途中卒于武昌舟中,葬于南京。子察罕改袭沈阳侯,二十六年,坐蓝玉党伏诛。
[23]
杓子河
《 清时期东北地名今译·盛京辖区内山川地名》载:“今哨子河。(丹东)凤凰城西界。
[24]
俘馘 原指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丙子晨,
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杜预注:“俘,所得囚;馘,所截耳。”孔颖达疏:“俘者,生执囚之;馘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欲以计功也。”这里当俘获斩杀讲。《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是夜,大破之,俘馘首领及甲兵以万计。”
[25] 二十年丁卯
指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
[26] 乃儿卜花 应为乃儿不花之误。 乃儿不花是元军一个蒙古人的头领,后被燕王朱棣率军征讨,使朱棣树立了威名,成为通往皇权宝座的良好开端。
[27] 火焰山 当指赤峰火焰山。山以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而闻名遐尔,又称“红山”,位于赤峰市东北,海拔650米,方圆有10000余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远远望去红光闪闪,丹色冲天。不但有庞大的火堆,而且火堆上还有五个挺天突立的山峰。
[28] 二十五年壬申 指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
[29] 翔 指张翔,张良佐之孙。
[30] 三十一年戊寅 指洪武三十一年,即公元1398年。
[31] 洪武七年 公元1974年。
[32] 散骑常侍 官名。为皇帝侍从。
[33] 信国汤公
指汤和,汤和自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并推荐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十四年,在滁州击败元军,升管军总管。次年,从朱元璋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义兵元帅陈野先。汤和从小有抱负、善骑射、会武功、有领袖欲、高大英俊且有智有谋。郭子兴起事之时,汤和念及旧情,写信给朱元璋请他出来共谋义举、同享富贵。汤和鞍前马后为朱明天下汗马一生。他为人低调、小心谨慎等等。不贪功、不图利、识相知趣。后来主动辞官,回家养老。辞官之后,仍然处处约束自己。从不以功臣自居,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避免授人以柄。对朝廷之事,他也守口如瓶。所得的朝廷封赏,分送乡亲。回乡后信守准则:不结交地方官员和过问政事。只喝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汤和病逝于安徽凤阳,享年七十。朱元璋追封其为东瓯王,谥襄武,敕葬安徽蚌埠龙湖南岸的曹山南麓。
[34] 辽左 即辽东。
[35] 金匮 亦作“金柜”、“金鐀”。通常指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汉贾谊《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匮,历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