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真实秀,电视夸张剧

标签:
特朗普真实秀学徒 |
分类: 选美 |
(13年前旧文章,笑谈当年川普狂。写于2004年3月24日。)
http://s9/mw690/002brWoNzy78cs7DkUwb8&690
美国有个在电视里宣讲优雅却又实惠的生活品味的商界女强人玛莎·斯图尔特,因为对联邦调查局办案人员说谎,否认卖股票时得到了内部消息,最近遭陪审团裁定,犯了妨碍司法罪。宣判前一天晚上,两千万电视观众兴奋地看着美国全国广播电视台(NBC)商场“真实秀”《学徒》(The Apprentice)中,地产大亨唐纳德·特郎普指着一位风头最健但与同事不够团结的准女强人说:你被解雇了(You're fired)!这可算是电视商场和真实商场的一次平行演示。有趣的是,这一晚(2004年3月4日)电视节目穿插的广告里,还在兜售斯图尔特的产品。
美国各类所谓“真实秀”中,《学徒》算是比较贴近生活的。八男八女十六个参赛者,到纽约来接受特朗普的挑战。他们分成两组,每人轮流担任小组领导,每周分别作一个诸如卖矿泉水、出租房子的项目,比哪一组的销售额高。输掉的一方,会有一位对小组最没贡献的成员被“解雇”。本周是这个节目的第十二周,本周过后,只剩四个人了。到下个月末,就可以知道谁是最后优胜者。他或她将得到一年的合同,在特朗普旗下某个公司担任“学徒”。可别小看特朗普的这位“学徒”,一年的工资就是25万美金,不算红利,收入已经超过很多小公司主管。
《学徒》从第二集开始,就创下全美真实秀收视率最高纪录。它有吸引观众的两大强力元素:明星和悬念——发财、破产、再发财的传奇名人特朗普权充影视明星;强烈悬念则是“今天到底谁被炒掉”?《学徒》也是个典型的“美国梦”:白手起家,只要奋斗,就会成功。甚至可以白脑起家——《学徒》里的挑战就是推销商品,不需要很高教育。尚未被淘汰的幸存者中,有一位是没读过什么书的保险推销员(参加节目前的职业)。特朗普自己在电视里从来不用计算机或别的高科技玩艺,甚至他的秘书都用卡片记事。这让一般民众看了觉得很亲切。
旧梦想之外,《学徒》也是对美国商场的新讽刺。美国人历来佩服商场英雄。八十年代,克莱斯勒总裁李·艾科卡扭亏为盈,被日本打乱阵脚的美国汽车工业,得以重振士气。很多人因此动员艾科卡出马竞选总统。但是,从2000年安然(Enron)公司破产案开始,美国接连出了一系列公司假账丑闻,直到最近的玛莎·斯图尔特被定罪,民众对大企业的负面印象,降到创记录的新底点。《学徒》的某些参赛者推销时只说部份真话,故意误导顾客,个别女参赛者甚至向顾客卖弄风骚;而特朗普鼓励对抗性竞争,首先“解雇”那些比较有风度、比较温和的参赛者,正好符合了观众对商界的现时评价。借此发泄对大企业的不满,大概也是《学徒》广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正是这一点,在大众欢迎的同时,令商界人士对《学徒》啧有烦言。耶鲁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杰弗里·索南费尔特专门于《学徒》星期四播出后的第二天,在报上撰文批评前一晚的情节。他认为,一组被设计为不断淘汰本身成员的“行刑队”,根本不可能培育出一种稳定的企业文化,也培养不出杰出的领导人才。虽然《学徒》是商场“真实秀”,却与真实的商场无关。不但无关,特朗普甚至是在迎合观众的成见而丑化商场,故意把商场演示得象是人人都在乱拍胸脯,为挣钱不计道德代价。有的大公司总裁甚至激愤地说:(因为这种人不可靠)我决不会雇用这个戏的胜利者。
这些人的批评或许囿于本身的立场,但“真实秀”的真实度确实大有疑问。单说“你被解雇了”这句话吧,如今正在美国流行,但在真实商场中,雇员的利益受到法律、合同和工会保护,岂是一声“解雇”就可以请人滚蛋的?即便是节目里,特朗普也要在连续“解雇”了四个白种男人后,才“解雇”那个本文开头提到的女人。大概因为她不但是女的而且还是黑人,特朗普有所顾虑,尽管观众认为,以她的态度早该被解雇了。另一方面,在真实生活中,连续解雇四个白种男人,就建立了一种“模式”,被解雇者也可以把你告上法庭,将这“模式”作为“反向歧视”(歧视男人的性别歧视和歧视白人的种族歧视)的有力证据。
(录自杂文集《吾讲斯美——近距离读美国》,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