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集[(尺牍一千一百一十九首)7]
(2011-05-25 03:58:12)
标签:
杂谈 |
【与刘器之】
辱书,极论内外丹事,劣弟初不及此,受赐多矣。辄拜呈《方丈铭》一首,
更告与敲琢。看唐彦道处,亦有一赞,并为看过。因家兄龟年行,奉启。半醉中,
书字不谨。
【代夫人与福应真大师】
久不闻法音,驰仰殊深,即日远想起居安稳。儿从夫远谪,百念灰灭,持诵
之余,幸无恙。何时复见,一洗岭瘴。春寒,千万为法自重。不宣。旌德县君王
氏儿再拜。
【答开元明座主二首(之一)】
久别,思企不忘。辱书,具审法履安胜,为慰。贤上人前年来此,寻往金山,
多时不得消息,不知今安在也?石桥用工,初不灭裂,云何一水,便尔败坏,无
乃亦是不肖穷蹇所累耶?何时复相见,千万保爱。
【答开元明座主二首(之二)】
开元大殿,非吾师学行,人神响应,安能便成,可喜!可喜!此书附圣传,
途中更不封,勿讶!勿讶!
【与无释老师】
吾师要写大字,特为饮酒数杯,只用寻常小笔作二额,八字者可入石,六字
可上碑,两旁刻年月日及官位姓名,字小不称大伽蓝。示及大笔,皆市人用者,
不可使也。惠及奇菽,感服之至。
【与清隐老师二首(之一)】
黄长生人来,辱书,承起居佳胜为慰。示及黄君佳篇及山中图刻,欲令有所
记述,结缘净境,此宿所愿也。但多病久废笔砚,里中故人,屡有求诗文者,皆
未能副其请也。千万勿讶。
【与清隐老师二首(之二)】
净因之会,茫然如隔生矣。名言绝境,寤寐不忘。何日得脱缨绊,一闻笑语,
思渴!思渴!
【与人】
辱书,承起居佳胜。奇墨吾侪共宝,并蒙辍惠,惭悚之甚,敬佩厚意也。
【与金山佛印禅师(离黄州)】
辱书,伏承道体安佳,甚慰驰仰。见约游山,固所愿也。方迫往筠州,未即
走见。还日如约,匆匆布谢。
【与王文甫】
数日,不审尊候何如?前蒙恩量移汝州,比欲乞依旧黄州住,细思罪大责轻,
君恩至厚,不可不奔赴。数日念之,行计决矣。见已射得一舟,不出此月下旬起
发,沿流入淮,溯汴至雍丘、陈留间,出陆,至汝。劳费百端,势不得已。本意
终老江湖,与公扁舟往来,而事与心违,何胜慨叹。计公闻之,亦凄然也。甚有
事欲面话,治行殊未集,冗迫之甚,公能两三日间特一见访乎?至望!至望!元
弼药并书,乞便与送达。三五日间,买得瓷器,更烦差人得否?
【与王庆源】
穷僻少便,久不上状。窃惟退居以来,尊体胜常。黑头谢事,古今所共贤。
二疏师傅,渊明县令,均为高退,昔人初不为优劣也。谨以此为贺。二子学术成
就,瑞草桥果木成阴,卧想数年出仕,无一可愧者,此又有余味矣。除却虚名外
物,不知文太师何以加此,想当一笑也。某蒙恩量移汝州。回念坟墓,心目断绝。
方作舟行,何时复到汝,到后又须营办生事。此身漂然,奉羡何及。乍热,惟万
万顺时自重。
【与杨元素二首(之一)】
陈主簿人还,领手教。伏承比日台候万福,深慰驰仰。人物丰盛,池馆清丽,
足供啸咏之乐。数日来,人皆云公移徐州,虽未是实,然理当如此,惟汲汲行复
迁擢矣。某本欲秋间往见,而汝州之行,度不可免。见治装舟行,自洛阳出陆百
八十里至汝,虽缭绕邅回,然久困,资用殆尽,决不能陆行耳。无缘诣别,惟望
顺时为国自重。
【与杨元素二首(之二)】
城南有亚父冢,然非也。冢在居巢。城北有刘子政墓,昔欲为起一祠堂,以
水大不果。公若有余力,为成之,亦佳。城西有楚元王墓,曾出猎,至其下。石
佛山,亦佳观。
【与胡道士】
昨日起离,中途逆风吹往北岸,几葬鱼腹,知之。二诗录寄。到后,幸一两
字附递至池州贵知达。玉芝善守护,无为有力者所取。余惟保爱。
【与人】
久不奉书,叠承枉教字,慰感良深。比日起居佳胜。汝郡务简,儒师清闲,
于此相从,岂非甚幸。区区,非面莫究。令兄不敢别状,乞道恳。
【与佛印禅师三首(之一)】
专人来,辱书累幅,劳问备至,感怍不已。腊雪应时,山中苦寒,法体清康。
一水之隔,无缘躬诣道场,少闻謦欬,但深驰仰。
【与佛印禅师三首(之二)】
萝想高风,忽复披奉,欣慰可知。但累日烦扰为愧耳。重承人船相送,益用
感怍。别来法体何如?后会不远,万万保练。
【与佛印禅师三首(之三)】
专人来,复书教并偈,捧读慰喜。且审比日法体安稳,幸甚!幸甚!今闻秀
老赴召,为众望,公来长芦,如何!如何!某方议买刘氏田,成否未可知。须更
留数日,携家入山,决矣。殇子之戚,亦不复经营,惟感觉老,忧爱之深也。太
虚已去,知之。
【答贾耘老四首(之一)】
久不奉书,尚蒙记录。远枉手教,且审比日动止佳胜,感慰兼集。寄示石刻,
足见故人风义之深,且与世异趣也。新诗不蒙录示数篇,何也?贫固诗人之常,
齿落目昏,当是为双荷叶所困,未可专咎诗也。某发少加白耳,余如故。未缘往
见,万万自爱。
【答贾耘老四首(之二)】
仆已买田阳羡,当告圣主哀怜余生,许于此安置。幸而许者,遂筑室于荆溪
之上而老矣。仆当闭户不出,公当扁舟过我也。醉甚不成字,不罪。见滕公,且
告为卑末送相子来扬州。
【答贾耘老四首(之三)】
久放江湖,不见伟人,前在金山,滕元发以扁舟破巨浪来相见。出船,巍然
使人神耸。好个没兴底张镐相公。见时,且为致意。别后酒狂,甚长进也。老杜
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谓张镐也。萧嵩荐之云:“用之则
为帝王师,不用则穷谷一病叟耳。”
【答贾耘老四首(之四)】
今日舟中无他事,十指如悬棰,适有人致嘉酒,遂独饮一杯,醺然径醉。念
贾处士贫甚,无以慰其意,乃为作怪石古木一纸,每遇饥时,辄一开看,还能饱
人否?若吴兴有好事者,能为君月致米三石酒二斗终君之世者,便以赠之。不尔
者,可令双荷叶收掌,须添丁长,以付之也。
【与千之侄】
必强侄近在泗州,得书,喜知安乐。房眷子孙各无恙。秋试又不利,老叔甚
失望。然慎勿动心,益务积学而已。人苟知道,无适而不可,初不计得失也。闻
侄欲暂还乡,信否?叔舟行几一年,近于阳羡买得少田,意欲老焉。寻奏乞居常,
见邸报,已许。文字必在南都。此行略到彼葬却老奶二姨。(子由干奶也。)住
二十来日,却乘舟还阳羡。侄能来南都一相见否?叔甚欲一往见传正,自惟罪废
之余,动辄累人,故不果尔。甚有欲与侄言者,非面莫尽,想不惮数舍之远也。
寒暖不定,万万自爱。
【与潘彦明】
别来思念不去心,远想起居佳安,眷爱各无恙。不见黄榜,未敢驰贺,想必
高捷也。某两曾奉书,达否?屡梦东坡笑语,觉后惘然也。已买得宜兴一小庄,
且乞居彼,遂为常人矣。公必已赴省试。谩发此书,不复覼缕。惟千万保爱。
【与开元明师五首(之一)】
奉别累年,舟过境上,怀想不忘。遣人惠书,知法体安稳,感慰兼集。咫尺
无由往见,万万自爱。
【与开元明师五首(之二)】
石桥之坏,每为怅然。吾师经营,非不坚尽,当由穷蹇之人,所向无成,累
此桥耶?知尚未有涯,但勿废此志,岁丰人纾,会当成耳。仆已得请居常州,暂
至南京,即还南也。知之。
【与开元明师五首(之三)】
中前经过,幸闻清论,深欲还日再上谒,以数相知约在栖贤,且自德安径赴
之,遂成食言,悚息不已。比日法体何如?拙诗一首,聊以记一时之事耳,不须
示人。切祝!切祝!
【与开元明师五首(之四)】
久复一见,甚以为慰。泥雨远烦瓶锡,不克款语,但有感怍。乍远,千万保
爱。
【与开元明师五首(之五)】
近过南都,见致政太保张公。公以所藏禅月罗汉十六轴见授,云:“衰老无
复玩好,而私家畜画像,乏香灯供养,可择名蓝高僧施之。”今吾师远来相别,
岂此罗汉契缘在彼乎?敬以奉赠,亦太保公之本意也。
【答王定国三首(之一)】
辱惠书,并新诗妙曲,大慰所怀,河冻胶舟,咫尺千里,意思牢落,可知。
得知佳作,终日喜快,滞闷冰释。幸甚。近在常置一小庄子,岁可得百石,似可
足食。非不知扬州之美,穷猿投林,不暇择木也。承欲一相见,固鄙怀至愿,但
不如彼此省事之为愈也。
【答王定国三首(之二)】
御瘴之术,惟绝欲练气一事。本自衰晚当然,初不为瘴而作也。其余坦然无
疑,鸡猪鱼蒜,遇着便吃,生老病死,符到奉行,此法差似简径也。君实尝云:
“定国瘴烟窟里五年,面如红玉。”不知道,能如此否?老人知道,则不如尔,
顽愚即过之。先帝升遐,天下所共哀慕,而不肖与公,蒙恩尤深,固宜作挽词,
少陈万一。然有所不敢者耳。必深察此意。无状罪废,众欲置之死,而先帝独哀
之,而今而后,谁复出我于沟壑者。归耕没齿而已矣。
【答王定国三首(之三)】
近绝少过临宾客。知其衰懒,不能与人为轻重。见顾者渐少,殊觉自幸。昨
日偶见子华,嗟叹老弟之远外,蒙嘱,闻过必相告。吾弟大节过人而小事亦不经
意,正如作诗,高处可以追配古人,而失处亦受嗤于拙目。薄俗正好点检人小疵,
不可不留意也。
【答灵鹫遵老二首(之一)】
前日壁间一见新偈,便向泥土上识君,今日复蒙古藤奇句,益知前言之不妄
也。然既传之诸祖,何不自家留使。既已倒持,辄当逆化,呵呵。
【答灵鹫遵老二首(之二)】
叠辱手教,具审法体佳胜。扇子妙句,开发良多,本欲攀和,恐久立大众。
呵呵。
【答杨元素(赴登州)】
专人至,辱长笺为贶,礼意两过。契故不浅,乃尔见疏。悚息!悚息!比日
起居何如?登州谢章未上,不敢致启事,近所传,盖非实也。未由合并,千万顺
时保爱。人还,适在瓜洲道中。裁谢不如礼。
【与杨康公】
两日大风,孤舟掀舞雪浪中,但阖户拥衾,瞑目块坐耳。杨次公惠法酝一器,
小酌径醉。醉中与公作得《醉道士石诗》,托楚守寄去,一笑。某有三儿,其次
者十六岁矣,颇知作诗,今日忽吟《淮口过风》一篇,粗可观,戏为和之,并以
奉呈。子由过彼,可出示之,令发一笑也。
【答姚秀才三首(之一)】
过苏,首辱垂访,到官,又枉教字,皆未克陈谢。又烦专使惠问,勤厚如此,
可量感愧。比日起居何如?寄示诗编石刻,良为珍玩,足见好事之深笃也。溽暑
未解,万万以时保练。
【答姚秀才三首(之二)】
近专人还,奉书必达。入秋差凉,体中佳否?咫尺披奉无由,尚冀保练,慰
此想念。
【答姚秀才三首(之三)】
昨惠及千文,荷雅意之厚,法书固人所共好,而某方欲省缘,除长物旧有者,
犹欲去之,又况复收耶!谨却封纳,不讶!
【答王庆源二首(登州还朝)(之一)】
近辱书,并寄新时,伏读感慰不已。属多事,未及继和。不审比来尊体何如,
贵眷各均安?某凡百如昨。梦想归路,如痿人之不忘起也。溽暑向隆,万乞以时
保重。
【答王庆源二首(之二)】
令子两先辈,必大富学术,非久腾踔矣。五五哥、五七哥及十六郎,临行冗
迫,不果拜书,因见,道意。登州下临瘴海,枕簟之下,天水相连,蓬莱三山,
仿佛可见。春夏间常见海市,状如烟云,为楼观人物之象。数日前偶见之,有一
诗录呈为笑也。史三儒长老近蒙惠书,冗中未及答,因见,乞道区区。《海市》
诗可转呈也。京师有干,乞示下。
【答潘立彦明二首(之一)】
行役无定,久不奉书。至登州,领所惠书。承起居佳胜,甚慰思企。到郡席
不暖,复蒙诏追,勉强奔走,愧叹不已。缅怀旧游,殆不胜情。承太夫人尊候如
昨。昌言令兄亦蒙惠书,冗甚,未及答。且申意毅甫、兴宗、公颐,各为致区区。
余万万自重。
【答潘立彦明二首(之二)】
少事奉闻,吴待制谪居于彼,想不免牢落,望诸君一往见之,诸事与照管。
某向者流落,非诸君相伴,何以度日。雪堂如要偃息,且与打揲相伴,使忘迁谪
之意,亦诸君风义也。不罪!不罪!
【与子安兄二首(之一)】
拜违十八年,终未有省侍之期。岁行尽,但有怀仰。即日履兹寒凝,尊体康
胜。侄男女各长成。东茔每烦照管,感涕不可言。某到不旬日,又有起居舍人之
命,方力辞免。年岁间,当请一乡郡归去,渐谋退省耳。未即瞻奉,万乞以时自
重。
【与子安兄二首(之二)】
子由亦有司谏之命,想不久到京。东茔芟松,甚烦照管。如更合芟,间告兄
与杨五哥略往觑,当分明数点根槎,交付佃户,免致辄便偷斫也。不然,与出榜
立赏,召人告偷斫者,亦佳。一切告留意相度。阿胶半斤,真阿井水煎者。青州
贡枣五斤,充信而已。京师有干,乞示及。
【与乡人】
某去乡十八年,老人半去,后生皆不识面,坟墓手种木已径尺矣,此心岂尝
一日忘归哉!久放山泽,乍入朝市,张皇失次,触目非所好也。但久与子由别,
乍得一处,不无喜幸。然此郎君乃作谏官,岂敢望久留者。相知之深,故详及一
二。
【与杨元素三首(之一)】
奉别忽将二载,未尝定居。到阙以来,人事衮衮,不皇上问,愧仰深矣。比
日切想起居佳胜。近闻小人辄黩左右,此何品类也,乃敢如此。信知困中,无种
不有。想以道眼观之,何啻蚊虻,一笑可也。知故旧皆已还朝,坐念老兄独在江
湖,未免慨叹也。更冀顺时为国自重。冗迫,不及详。
【与杨元素三首(之二)】
忝命过分,皆出素奖,碌碌无补,日忧愧耳。舍弟适患赤目,未能上状,又
适得乡信,堂兄承议(名不疑。)丧亡,悲痛中,不能尽区区,恕之!恕之!都
下有干,示及。
【与杨元素三首(之三)】
陈佥主簿,闻公已荐之,感戴之怀,如亲受赐也。幸为始终成之。此人实无
他肠,可保信也。不罪。
【与陈季常】
某局事虽清简,而京辇之下,岂有闲人,不觉劫劫过日,劳而无补,颜发苍
然,见必笑也。子由同省,日夕相对,此为厚幸。公小疾虽平,不可忽。“善言
不离口,善药不离手。”此乃古人之要言,可书之座右也。药物有彼中难得须此
干置者,千万不外。如闻公有意入京,不知几时可来,如得一会,何幸如之。柳
一已在此,一访,值出,未见也。僦居在蒲池寺,去此稍远。数日颇有新事。左
揆已出陈州,君实代之,蹇老知和州,授之庐签,余不能尽报去。刘莘老中丞旦
夕授也,黄安中龙直知越州。静菴不管闲事,最妙!最妙!
【与潘彦明四首(之一)】
辱书,喜承起居佳胜,眷聚各佳。某老病还朝,不为久计,已乞郡矣。何时
扁舟还乡,一过旧栖,溷乱故人,旬日而去,言之怅然。大热,千万保爱。
【与潘彦明四首(之二)】
久不闻问,方增渴仰。忽领手字,方知丈丈倾逝,闻之,悲怛不可言。比日
追慕之余,孝履且支持否?某衰病怀归,梦想江上,又闻耆旧凋丧,可胜凄惋。
未由往慰,惟冀节哀自重,以毕后事。
【与潘彦明四首(之三)】
东坡甚烦葺治,乳媪坟亦蒙留意,感戴不可言。令子各计安,宝儿想见颀然
矣。郭兴宗旧疾,必全平愈,酒坊果如意否?韩氏园亭,曾与葺乎?若果有亭榭
佳者,可以小图示及,当为作名写牌,然非华事者,则不足名也。张医博计安胜。
一场灾患,且喜无事。风颠不少减否?何亲必安,竹园复增葺否?以上诸人,各
为再三申意。仆暂出苟禄耳,终不久客尘间,东坡不可令荒茀,终当作主,与诸
君游,如昔日也。愿遍致此意。
【与潘彦明四首(之四)】
近附黄兵书必达。比日孝履何如?刘全父来,颇闻动止,殊慰想念。京尘衮
衮无佳想,缅怀昔游,怅惘而已。昌言及诸故人皆未及书,必察其少暇,伸意!
伸意!乍暄,千万节哀自重。
【与王庆源二首(之一)】
久不奉状,愧仰增积。即日,远想起居佳胜。叔丈脱屣缙绅,放怀田里,绝
人远矣。某罪废流落,今复强颜周行,有愧而已。若圣恩怜其老钝,年岁间,乞
与一乡郡,归陪杖屦,复讲昔日江上携壶藉草之乐,只是不得拽脚相送,先发遣
酒壶归瑞草桥,于义俭矣。记得否?呵呵。何幸如之。未间,惟望厚自颐养,以
享无疆之寿。
【与王庆源二首(之二)】
远沐寄示,老手高风,咏叹不已。甚欲和谢,公私纷纷,少暇,竟未果,悚
悚。七八两秀才,各计安。为学想日益,早奋场屋,慰亲意也。知宅酝甚奇,日
与蔡子华、杨君素聚会,每念此,即致仕之兴愈浓也。示谕要画,酒后信手,岂
能复佳。寄一扇一小轴去,作笑耳。
【答佛印禅师】
经年不闻法音,经术荒涩,无与锄治。忽致手教累幅,稍觉洒然。仍审比来
起居佳胜。行役二年,水陆万里,近方弛担,老病不复往日,而都下人事,十倍
于外。吁,可畏也。复欲如去年相对溪上,闻八万四千偈,岂可得哉!南望山门,
临书凄断。苦寒,为众珍重。
【与王文甫】
多时不奉书,思仰不去心。比日履兹酷暑,体中佳胜。数日,以伏暑下府,
初安乏力,而潘二丈速行,略奉此数字,殊不尽意。《西山》诗一册,当今能文
之士,多在其间。并拙诗亲写与邓圣求诗同纳上。或能为入石安溪,亦佳,不然,
写放壁中可也。
【与运判应之】
多日不接奉,渴仰殊深。大热,伏想起居佳胜。承旦夕启行,无缘往别,乡
里何幸,被蒙岂弟之政,但贤者远去,有识所叹也。冲犯酷暑,千万自爱。
【与范子功二首(之一)】
违阔岁月,书问不继,自咎之深,殆无所容。伏惟盛德雅度,有以容之。比
日窃计镇抚之暇,台候万福。某蒙庇粗遣,骤迁过分,备员无补,惟雅眷有以教
督之,乃幸。毒热,伏冀顺时为国自重。
【与范子功二首(之二)】
久疏上问,愧仰增剧。承轩旆将至,起居佳胜,欣慰不已。暂还旧席,即膺
柄用,舆议所属,小子得少托余庇,尤为厚幸。区区即遂面究。
【与知县十首(之一)】
纷冗,久疏上问,辱书感愧。比日履兹春温,起居何如。未由展奉,徒深渴
仰。尚冀保练,以慰区区。
【与知县十首(之二)】
近屡辱书,数裁谢,但苦冗中不尽意耳。比日起居何如?惠笋已拜赐,新奇
之味,远能分惠,感愧无已。
【与知县十首(之三)】
频示诲,感服勤眷。乍暄,伏计尊体佳胜。前去当入府,果尔否。
【与知县十首(之四)】
近者叠辱临访,纷冗中不尽所怀。枉手教,具审起居佳胜,感慰兼集。何日
复入城,得少款聚?未间,万万自重。
【与知县十首(之五)】
近辱回教,感慰深矣。比日履兹伏暑,起居清胜。咫尺莫由会过,引领来尘,
庶几少尽区区。未间,万万自重。
【与知县十首(之六)】
人来,辱手教。承比日起居佳胜。思企高义,未缘欢奉,临书怅惘。示谕书
醉公石固佳,但目昏疲倦,每书过百十字,辄意阑,恐旦夕少暇耳。毒热,万万
以时自重。
【与知县十首(之七)】
近日虽获一再见,终不尽区区。辱书告别,又不即裁答,可量愧悚。宿昔稍
凉,起居胜常。景物渐嘉,邑事多暇,想有以为乐。此外,万万自重。
【与知县十首(之八)】
叠辱手教,感慰兼集。邑事清简,起居胜常。小儿蒙不鄙外,荷德殊深矣。
未由接奉,千万以时自重。
【与知县十首(之九)】
儿子遂获讬庇,知幸。鲁钝多不及事,惟痛与督励也。切祝!切祝!晋卿相
见殿门外,惘然如梦中人也。人世何者非梦耶!亦不足多谈,但喜其容貌蔚然如
故,非有过人,能如是耶?
【与知县十首(之十)】
昨日辱示佳篇,词韵高绝,非此句无以发扬醉公也。雨冷,起居佳否?二碑
纳上。
【与人二首(之一)】
辱教,伏承尊体康胜。某以拘文,不克造请,初不知微恙,今闻已安愈,甚
慰驰仰。然犹当倍加保爱也。
【与人二首(之二)】
违阔,忽复周岁,思仰日深。冲涉薄冷,起居清胜。即获瞻奉,下情欣跃,
区区,并遂面尽。
【与张正己】
特承访别,愧企良深。晴寒,起居安胜。宝月书信并念二侄一书,烦从者附
行,不讶!不讶!正寒冲冒,千万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