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的第一天,到了曾去过多次,感觉从相当好、还不错的查济村。为了省点体力,凭印象没把车停在游客中心,但进到商业街后才发现没有停车场,不得已才把车停在必须吃饭才让停的饭店门口,也就注定不在此吃饭,车是走不了的。后来验证了老板娘端个凳子就坐在靠近车的门口,我们人还没到她已笑脸相迎,招呼着进空调房间点菜,呵呵。
七转八拐后才发现进到村子的中部,沿溪的石板路悠长依旧,但二侧房屋的一砖一瓦数年间改变了许多,仅剩少许斑驳的砖墙。不少新修房屋的砖已不是青灰色,而泛着微红;修缮后的门窗不再是朱红,却是显着黄色;满眼都是酒、菜、茶的幌子和供游客玩耍、拍照的道具,顿感此村也基本没了古村原有的浓郁与静默。也就走马观花,懒得再去寻拍残留的那转、那瓦、那人...。
村里随处可见写生的学生,又让我想起十几年前闺女曾经在此写过生。忍不住见一个、遇一群都要停一停、看一看、拍一拍。虽不是艳阳高照,但也闷热难挡,孩子个个面部通红、衣服湿漉漉的,一个劲画着属于自己的画。
在想,其实这个亭子、那个祠堂,还有那边的角楼,有多少已不是从前的样子,也许就是几年或几个月前修建的,他们画的只是仿古或修旧建筑的外形罢了。原先的查济古村的古韵已渐渐消失。
漫步至村子的中心地,没有庇荫的空地处又看见支着画架的几位长者,听口音来自优越感满满魔都。一大哥主动搭讪夸俺有一长枪,俺敬佩大哥大姐们的画笔。孩子们写生是课程安排,是不得已的,而年迈的大哥大姐顶着酷热、忍着蚊虫,一笔一笔描绘着他们心中仅存的那份时光...。
皖南地区古村落众多,近二十年的自驾、徒步、户外摄影几乎都拜访过,有的去过数次,其中自然的、人为的“变化”可谓历历在目,是喜、是忧、是狠自知。好在尽管如此,仍还没有减弱进山的热情,也许就是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节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