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汾阳堂】郭子仪后裔世系祥祖家族简表

(2018-12-28 19:17:36)
标签:

郭子仪

郭氏族谱

分类: 郭氏宗亲族

http://s5/bmiddle/002blco1zy7qkot3jNif4&690

      堂号和郡望一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在旧时中国各姓祠堂正门上方,往往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XX堂"。在海外的宗亲社团和各姓联谊会所,也往往挂有写着"XX堂"的灯笼和牌匾。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
  堂号是什么?简单地说,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
  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象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所谓大堂祠和小祠堂。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http://s13/bmiddle/002blco1zy7qkoDd9Dubc&690蒋中正 题

“汾阳堂”是郭氏众多堂号中的一个著名堂号。 什么是汾阳堂?汾阳堂起源于唐代中兴名将郭令公子仪,于肃宗宝应元年(762)建辰月(3月)由代国公进爵为汾阳郡王。唐时汾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太原汾阳是郭氏的郡望所在地。唐时功臣受封大都被封于其祖先的旧望地所在。汾阳是所受封爵的地名,不是籍贯所在地。郭令公祖籍华州(华阴),是新望。他出生于长安常乐坊寿州刺史郭敬之宅(见《郭公神道碑》)。所称汾阳堂是在长安亲仁里汾阳王府院内。“汾阳堂”,本是厅堂的名称,是汾阳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后来用作汾阳王的族属和后裔的代称,即堂号。

http://s7/mw690/002blco1zy7qkorePpY56&690


河南大梁(开封)郭氏,江苏徐州(彭城)郭氏、如皋郭氏、常熟郭氏,江西吉州、宜春、万载郭氏,浙江桐庐、东阳郭氏,湖北浠水郭氏,湖南武陵、湘潭、湘乡郭氏,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南安郭氏,广东潮安郭氏,台湾、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郭氏,大都称汾阳堂。汾阳堂又称满笏堂,是由于汾阳王“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每逢退朝时,笏(圭)版满堂,琳琅满目,说明他们效忠国家者多,故称满笏堂。汾阳堂亦称点颔堂,由于郭令公“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点头)而已。”(见《唐书》本传)如湖南中湘沙头郭氏便称点颔堂。汾阳堂又称忠武堂,由于汾阳王“谥曰忠武”,如浙江诸暨、暨阳、浣东郭氏皆称忠武堂。所有汾阳堂、忠武堂、满笏堂、点颔堂,大都表明他们是汾阳王后裔。

http://s13/bmiddle/002blco1zy7qkoy3R6Y8c&690


至于江苏毗陵(武进)郭氏则称“源汾堂”,不知源汾之汾,是汾阳王爵位之汾,还是汾阳县之汾,湖南湘阴郭氏、岳阳郭氏则称太原堂。山西崞县郭氏称崞阳堂,河南新乡郭氏称孝思堂,京江郭氏称续古堂,润东郭氏称诒政堂,金坛郭氏称笃叙堂,江阴郭氏称仁德堂,泰县郭氏称七凤堂,亳县郭氏称由义堂,宿松郭氏称忠孝堂,汤溪郭氏称余庆堂,兰溪郭氏称翠兰堂,灵湖郭氏称繁祉堂,云山郭氏称滋德堂,安化郭氏称全福堂,醴陵郭氏称雍豫堂,莆田郭氏称世庆堂,惠安郭氏称贻榖堂,中山郭氏称治本堂,良都郭氏称保顺堂。其宗支何属?当细读其谱牒始知。他如崇明郭氏称敦睦堂,中湘(高桥)郭氏称敦本堂,剡西郭氏称崇本堂,萧山郭氏称敬爱堂,是和其他诸姓共用一个堂号,难于考证其宗支、派系。

http://s1/mw690/002blco1zy7qknui5MY60&690

附汾阳堂过氏族谱部分简表:

一世先祖子仪

长子:曜---锐

-锋一-[王余]端夫——彦崇

—在徽

—在岩

—在微

-链[王寿]唐夫轸

—苹

—轺

]

-锜——[王共]景初

—[    -汉夫

—[    -磻

-尧夫

次子:旰

三子:晞——-钧

-钢——承嘏

-鍊

-鉷

-銶

-鏶

-镶

四子:昢

五子:晤——-铁

-鋿

-[金肙]

-钎

-鉟

-[金+介+走之]

-镫

-[金每]

-锬

六子:暧-——铸

-钊——仲文

仲恭

——仲词

——仲谦

——仲诩

——仲宣

——仲武

-[金从]-仲元

-[金舌]

七子:曙

八子:映

http://s7/mw690/002blco1zy7qkoJ4C0e56&690


二世 暧
三世 钊
四世 仲宣
五世 孝宇
六世 清传
七世 纪洪 
八世 宫春
九世 植德
十世 具夏
十一世 庆
十二世 秋
十三世 刚
十四世 丰
十五世 冬
十六世 章旺
十七世 礼
十八世 平
十九世 智
二十世 善
二十一世 才
二十二世 旺
二十三世 仲德
二十四世 胜
二十五世 通
二十六世 祥
二十七世 佩
二十八世 檀
二十九世 科 
三十世 起运
三十一世 义
三十二世 寿
三十三世 锦
三十四世 方
三十五世 屏
三十六世 让
三十七世 格
三十八世 盘
三十九世 光
四十世 
四十一世 凤贤
四十二世 崇高
四十三世 俊华
四十四世 承林(江苏苏州) 承树(江苏南通)
四十五世 英成(江苏苏州)

(摘于汾阳堂郭氏族谱-第九次修订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