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塞斯(Von.Mises)屈服准则

(2011-05-26 16:13:50)
标签:

杂谈

等效应力 物理意义

von mises等效应力就是一维屈服应力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等效表达,一维单轴问题处理一条曲线,那么一个屈服点就可以定义屈服行为,而多轴应力状态,有多个应力分量,问题复杂了,实在6个应力分量空间下问题,所以必须寻找一个等效量来模拟一维问题。

von mises应力是从形状改变比能的角度来衡量,即认为当材料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某一值时,材料屈服.
mises应力和tresca应力主要是描述三维应力状态的屈服条件,对于二维状态我们很好判断,而对于三维空间应力而言,并不是说当某一应力分量达到一定程度材料就进入塑性,跟能量有关,mises发现j2张量与点进入屈服的数学表达,于是发现了mises等效应力,所谓等效就是指当材料的某一点的mises应力达到规定的应力水平时,该点进入塑性,那么这个值很关键所以我们定义其为等效应力。

材料之所以按某种方式(屈服和断裂)失效,是应力,应变或变形能等因素中的其中一种引起的,故,造成失效的原因与应力状态无关,这类假设就是强度理论.
von Mises等效应力是遵循材料力学的第四强度理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的,该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即认为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形状改变比能达到了与材料性质有关的某一极限值,材料就发生屈服。
所有的应力分量(6个)、主应力(正、剪),和我们所谓的Vonmises应力(又叫等效应力)、八面体正应力/剪应力、静水压力(老外叫pressure-stress)等等,都是对材料/结构上某一点应力状态的表述,好比同一个人,你可以叫他的学名张三,可以叫他小名三子,或者诨名阿三,但在法律意义上、社会意义上和生物层面上,他就是他,不会因为称呼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在单向拉伸时,VonMises应力在数值上等于拉应力,注意,数值上相等,这就是它又叫等效应力的一层含义。这一特性很有用:VonMises应力的物理意义是材料在任意载荷下应力状态的表征,具备了鲜明的物理含义;现在可以由简单的单拉试验和人为的安全系数来确定门槛值,就能够方便地将其用于工程实践。
VonMises应力两个要点:
第一,代表是distortion energy
第二,将单轴或者双轴数据转换为多轴应力状态
八面体应力:
第一,用来定义pi平面的投影方向,即八面体正应力垂直于pi平面,八面体剪应力也是一种distortion energy的表达
第二,在二维pi平面上,vonmises和tresca屈服准则表的非常简单。


米塞斯(Von.Mises)屈服准则

3.4 屈服准则

 

3.4.1 屈服准则的概念

3.4.2 屈雷斯加( H.Tresca )屈服准则

3.4.3 米塞斯( Von . Mises )屈服准则

3.4.4 屈服准则的几何描述

3.4.5 屈服准则的试验验证与比较

一.屈服准则的概念

1 .屈服准则

A.受力物体内质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时,只要单向应力大到材料的屈服点时,则该质点开始由弹性状态进入塑性状态,即处于屈服。

B.受力物体内质点处于多向应力状态时,必须同时考虑所有的应力分量。在一定的变形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下,只有当各应力分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时,质点才开始进入塑性状态,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也称塑性条件。它是描述受力物体中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质点进入塑性状态并使塑性变形继续进行所必须遵守的力学条件,这种力学条件一般可表示为

fσij) = C

又称为屈服函数,式中 C 是与材料性质有关而与应力状态无关的常数,可通过试验求得。

屈服准则是求解塑性成形问题必要的补充方程。

2 .有关材料性质的一些基本概念

A.理想弹性材料 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完全成线性关系,并可假定它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是突然的。

B.理想塑性材料(又称全塑性材料) 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这种材料在进入塑性状态之后,应力不再增加,也即在中性载荷时即可连续产生塑性变形。

C.弹塑性材料 在研究材料塑性变形时,需要考虑塑性变形之前的弹性变形的材料这里可分两种情 况: 

Ⅰ.理想弹塑性材料 在塑性变形时,需要考虑塑性变形之前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硬化的材料,也即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应力不再增加可连续产生塑性变形。

Ⅱ.弹塑性硬化材料 在塑性变形时,既要考虑塑性变形之前的弹性变形,又要考虑加工硬化的材料,这种材料在进入塑性状态后,如应力保持不变,则不能进一步变形。只有在应力不断增加,也即在加载条件下才能连续产生塑性变形。

D.刚塑性材料 在研究塑性变形时不考虑塑性变形之前的弹性变形。这又可分两种情况:

Ⅰ.理想刚塑性材料 在研究塑性变形时,既不考虑弹性变形,又不考虑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的材料。

Ⅱ.刚塑性硬化材料 在研究塑性变形时,不考虑塑性变形之前的弹性变形,但需要考虑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材料。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及某些简化形式

二.屈雷斯加( H.Tresca )屈服准则

  当受力物体(质点)中的最大切应力达到某一定值时,该物体就发生屈服。或者说,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其最大切应力是一不变的定值,该定值只取决于材料在变形条件下的性质,而与应力状态无关。所以又称最大切应力不变条件

屈雷斯加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2.gif

|σmax - σmin| = σs = 2K

K 为材料屈服时的最大切应力值,也称剪切屈服强度

若规定主应力大小顺序为σ1σ2σ3 ,有

|σ1 - σ3|= 2K

如果不知道主应力大小顺序时,则屈雷斯加屈服准则表达式为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3.gif

左边为主应力之差,故又称主应力差不变条件。式中三个式子只要满足一个,该点即进入塑性状态。

 

三.米塞斯( Von.Mises )屈服准则

1.米塞斯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 

  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受力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偏张力的第二不变量 J 2 ' 达到某一定值时,该点就开始进入塑性状态。即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4.gif

用主应力表示为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5.gif

式中 σs —— 材料的屈服点 K —— 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

与等效应力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6.gif 比较,可得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7.gif

所以,米塞斯屈服准则也可以表述为: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受力物体内一点的等效应力 达到某一定值时,该点就开始进入塑性状态。

2.米塞斯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

  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材料的单位体积形状改变的弹性位能(又称弹性形变能)达到某一常数时,材料就屈服。

 

四.屈服准则的几何描述

1.空间主应力中的屈服平面

  屈服表面 —— 以应力主轴为坐标轴可以构成一个主应力空间,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在主应力空间中的几何图形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曲面。

http://s9/middle/773358df4a429ae377db8&690

米塞斯(Von.Mises)屈服准则米塞斯(Von.Mises)屈服准则
  米塞斯屈服表面 ——

 

由于矢量 OP = OM + MF

所以矢量的模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8.gif

其中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9.gif

│OM│就是σ1σ2σ3在 ON 线上的投影之和,即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10.gif

由此可得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11.gif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12.gif

根据米塞斯屈服准则,当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13.gif时材料就屈服,故P点屈服时有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14.gif

因此,若以 M 为圆心,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15.gif为半径作一圆柱面,则此圆柱面上的点都满足米塞斯屈服准则。这个圆柱面就是用主应力表示的米塞斯屈服准则公式在主应力空间中的几何表达。

  屈雷斯加屈服表面 —— 与米塞斯屈服表面类似,屈雷斯加准则的表达式,在主应力空间中的几何图形是一个内接于米塞斯圆柱面的正六棱柱面。

http://s9/middle/773358df4a429afa815d8&690

  屈服表面的几何意义 —— 若主应力空间中一点应力状态矢量的端点( 点)位于屈服表面,则该点处于塑性状态;若 点在屈服表面内部,则P点处于弹性状态。对于理想塑性材料,P 点不能在屈服表面之外

2.两向应力状态下的屈服轨迹 

  屈服轨迹 —— 两向应力状态下屈服准则的表达式在主应力坐标平面上的几何图形是一个封闭的曲线。

 

米塞斯(Von.Mises)屈服准则
http://s12/middle/773358df4a429e079d1eb&690

  两个屈服轨迹有六个交点,说明在这六个交点上,两个屈服准则是一致的。其中与坐标轴相交的四个点 Aσs,0)、E(0 ,σs)、G(-σs,0)、K(0,-σs表示单向应力状态;与椭圆长轴相交的二个点 Cσsσs)、I(-σs,-σs为轴对称应力状态。在两个屈服轨迹不相交的部份,米塞斯椭圆上的点均在屈雷斯加六边形之外,表明按米塞斯屈服准则需要较大的应力才能使材料(质点)屈服。两个屈服准则差别最大的有六个点B、D、F、H、J、L,它们的坐标分别由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20.gif既表示平面应力状态,又表示平面应变状态,因这四个点σ3 = 0(平面应变),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24.gif属纯切应力状态。这六个点上,两个屈服准则相差都是 15.5% 。

 

 

五.屈服准则的试验验证与比较

  分析前提为主应力方向是固定不变的,主应力次序也给定,若σ1σ2σ3,则屈雷斯加屈服准则可写为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25.gif

为了将米塞斯屈服准则写成类似式的形式,罗德引入了参数μσ(后称此参数为罗德应力参数)

σ1σ2σ3

得米塞斯屈服准则可写为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26.gif

罗德实验资料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PACER.GIF泰勒及奎乃实验资料

对两个屈服准则作综合比较:

1.多数金属符合米塞斯屈服准则。

2.当主应力大小顺序预知时,屈雷斯加屈服函数为线性的,使用起来很方便,在工程计算常常采用。若用修正系数来考虑中间应力的影响,则米塞斯屈服准则可以写成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27.gif

或表达为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28.gif

式中 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29.gif —— 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或称应力修正系数。在受单向受拉或单向受压及轴对称应力状态σ2 = σ时,β= 1,两个屈服准则重合;在纯切状态和平面应变状态时,http://oa.gdut.edu.cn/jinshu/%EF%BF%BD%CC%B0%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section/pic/3.4/3.4-30.gif,两者差别最大。故系数β = 1 ~ 1.155 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