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白石《芭蕉》赏析

(2015-07-09 11:56:48)
标签:

杂谈

http://ww1/mw600/772df68fjw1ecw1frvb2hj20d91h40ym.jpg

导读:齐白石钟爱芭蕉,以芭蕉为题材的作品与远游印象和家乡记忆都有关系。较早以芭蕉为题材的作品是老人一九〇七年游钦州时随军到达东兴,东兴在北仑河北岸,对面是越南的芒街。

齐白石钟爱芭蕉,以芭蕉为题材的作品与远游印象和家乡记忆都有关系。较早以芭蕉为题材的作品是老人一九〇七年游钦州时随军到达东兴,东兴在北仑河北岸,对面是越南的芒街。过了铁桥,到了北仓河南岸,游览越南山水,看见野蕉数百株,映得漫天都成碧色,老人画了一张《绿天过客图》,收入借山图卷之内。

晚年齐白石思乡情切,念旧情深。他想念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屋前屋后种植的芭蕉树,时常在梦中回到故乡。每当他怀乡之情无法以言语表述时,他便用画笔作画,并以作诗来表达和寄托思乡之情。他在一首《蕉窗夜雨》诗中写道:“欲种千株待儿时,故乡迢递得归迟。莲花山下窗前绿,犹有挑灯雨后思。”莲花山是他故乡的山,夜里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就想起了故园窗前的绿色。由此可见老人深深的怀旧之情。

此幅《芭蕉》以近景简笔构图,以饱满画面来衬托画者浓浓的思绪,是齐白石此类题材的代表作之一。画中题写了一首七绝,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切切思念之情:“白石山前稚子情,杏花村里老人星。客中下笔还惆帐,怕惯春来夜雨声。”蕉叶蕉干虚实浓淡对比强烈,线条拙趣交织,这正折射出老人对儿时的清晰记忆,对曾经家乡生活的无限思念与向往。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高敏

http://news.99ys.com/20130520/article--130520--129838_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