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EDxNanjing 2013 大会讲者NO.5】黄梵:曲折而坚韧地踏上文学之路

(2013-08-27 16:37:04)
标签:

next

tedx

tedxnanjing

黄梵

第十一诫

http://s12/mw690/772d8733gx6Cbq0eL2z6b&6902013 大会讲者NO.5】黄梵:曲折而坚韧地踏上文学之路" TITLE="【TEDxNanjing 2013 大会讲者NO.5】黄梵:曲折而坚韧地踏上文学之路" />

黄梵,小说家,诗人,1963年生于甘肃兰州,湖北黄冈人。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飞行力学专业,历任南京理工大学飞行力学助教、南京理工大学出版中心编辑部主任、江苏省作协《扬子江诗刊》编辑部主任。现任南京理工大学艺文部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已出版著作:长篇小说《第十一诫》(2004年初版,2009年再版,2011年繁体字版)、《等待青春消失》(2009年初版),小说集《女校先生》(2005年初版),诗集《南京哀歌》(2013年繁体字版)等。长篇小说《第十一诫》发表出版后,曾在网络引起强烈反响,新浪读书原创连载后,高居排行榜前几名,点击率超过300万,被网络看作是书写年轻知识分子校园青春忏悔录的杰作,在文坛被称为是描绘知识分子的当代经典,被网络公推为80后青年应读的文革以来的两本小说之一。曾获第二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奖等。部分诗歌和小说被译成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韩语、法语等文字。曾出席珠江国际诗会、青海湖国际诗歌节,2011年受邀访台,参加“两岸作家交流计划”。台湾第六届、第七届叶红女性诗奖终审评委,第十六至二十一届柔刚诗歌奖评委会评委兼召集人,诗歌民刊《南京评论》创办人,《西部》杂志小说栏目主持人。


http://s9/mw690/772d8733gx6Cbq4XGju48&6902013 大会讲者NO.5】黄梵:曲折而坚韧地踏上文学之路" TITLE="【TEDxNanjing 2013 大会讲者NO.5】黄梵:曲折而坚韧地踏上文学之路" />

从黄梵的简历来看,他的经历颇为有趣。和很多作家不一样的是,他是学理工科出身,毕业于南理工飞行力学专业,后来还当过南理工飞行力学助教,但现在他又跨到了另一个学科,成为文学教研室主任、文科副教授。他的爷爷是黄梵的第一个文学启蒙人,因为曾在国民政府任职,文革期间只得去码头当搬运工,一干就是18年。黄梵上小学起,就在码头和家之间奔波,给他送饭、捎口信。不管白天担黄沙有多累,爷爷每晚必会摇头晃脑地吟唱唐诗宋词,大概激发了黄梵对文学、诗歌的兴趣。1983年夏天,黄梵写了平生第一首诗,还得到了爷爷的夸奖,却没有受到父母的支持,因而直至1997年,黄梵才开始正式写作,这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凹痕》。“写小说完全改变了我过去的生活方式,我由原来一个东游西逛的散漫之人,变成每天定时定点写作的严谨之人。”从此黄梵的小说写作再也没有停过。1997年以来,共写了三部长篇,三个中篇,四五十个短篇。


黄梵一共经历过三次职业的变动。第一次是在1988年,教了四年的弹道学的黄梵实在没兴趣再教下去,主动申请去学校的出版部门当编辑。第二次变动在1992年,被领导要求他负责一个面向市场的部门,一干就是十年,直到2002年借调到省作协,任扬子江诗刊编辑部主任。黄梵说这十年倒是让他离小说更近了,大概目睹了太多不地道的事,时常有表达的冲动,想用小说来探讨那么多陷入困境的人,在此期间,他已发表近30篇小说。2003年6月,黄梵调到南理工人文学院教书时,激动不已,觉得找到了理想的生活,教书与写作。他觉得教书让他在思考上不敢松懈,必须把整个文化史,作品的内外机制,弄得清清楚楚;写作又需要大量闲暇,还得从社会齿轮上卸下来,而高校刚好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也正是在这一年,黄梵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第十一诫》,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黄梵不仅是个小说家,也是一位诗人,他对诗歌有着独特的情感。当问及诗歌在他写作生涯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诗歌已成为我身上的血脉,它教会了我如何在小说和散文中使用语言,如何让语言独具个性,让人一见难忘。所以,它是我写作中的君王。…… 我体会到,诗歌在小说中非常有用,诗意能渲染悲哀、讽刺,扩大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效果,能升华或奚落人性,如果你愿意,还能让场景变得缠绵或滑稽。就个人来说,诗作中才有真实的我,不像我在小说中变形得厉害,面目全非。由于诗歌是对瞬间感觉和经验的扩充,小说是时间流动的产物,两者很好地平衡了我的精神,让我变得比较健康,不那么变态。”


也许是受对诗歌感情的影响,黄梵在文学写作中追求表达的新意和刺激,他不满足于现实主义文学,而渴望文学中大胆的冒险和实验,他认为理想中的小说应该有新鲜的个人语言,和对人与社会的深刻洞察,而这一个世纪过去,华人中的大多数,已从技术和皮相上完成与国际的接轨,但却缘何依然是一颗封闭与古老灵魂?文学、语言和表达是如何影响进化和未来?


欢迎您,2013年9月15日,南京城市地标紫峰大厦,TEDxNanjing2013年度大会“NEXT”同您一道望向未来。


大会详情及报名信息:http://t.cn/zQTMfL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